首页 > 穿越架空 > 青云重山 泓烧鸭

第33章 百家争鸣

小说:

青云重山

作者:

泓烧鸭

分类:

穿越架空

《青云重山》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在最后一个赶到、自称“兵家”的寅侯也进了场,找准位置坐好后,那门前负责登记的老翁遂卷起统计完了名录的竹简,将之收进了袖袋,而后,转身将门关了起来。

接着,老翁沿中堂踏上高坛、来到了太师白真身边。

在学宫上下、全场百余人的注视下,太师起身,对着老翁笑起,老翁则伸手一揭、取下了戴在头上的花白假发,露出了一头极显年轻的乌青色。

随后,又取下假胡子,再抹去脸上各种刻意化老的伪装…

最终,呈现出了一副看起来只比太师与寅侯稍年长些,四十来岁左右,不蓄须、五官端正硬朗,双目如炬的青年相貌!

“李夫子?!”

全场席间倏然爆发出了震惊万分的呼声,原来李夫子早已进了寅城、来到学宫,化妆潜伏在此了!

各座位中的范远、榑景明、风听雨、子显、屈杉等人见状也皆惊叹…

“李昱,见过诸位!”

除遍全身伪装、露出**相貌后,李夫子遂笑对宫中众人,大鞠一躬、作揖敬拜。

百家学子也纷纷站起,拜以回礼:

“请李夫子开讲!”

“师兄,请。”

白真也请师兄入座,李夫子笑应谢过诸位后,遂与师弟一道,二人共同坐进了高坛最里处,左右各两张的蒲团上。

四名侍者端上两张条桌,摆在二人面前。

又有两名侍者将提前准备好的、堆摞得非常高的一堆堆线装书簿搬来,摆放在了李夫子面前桌上。

书有非常多,条桌在不挡到李夫子的前提下被很快摆满后,剩余的又只能摆到地上…

就此堆放完,竟堆积起了有如一座四尺高的小山般。

……

随后,李夫子正式开始了他此行来到寅城的讲学。

首先是宣传介绍他历时七年刚刚完成的着作,只见他随手从旁拿起一本,便开始了讲解:

原来这些堆作了小山般的书目,二十四卷,九百一十八章,三百七十五万言,竟都是他一人在七年内所作!

这部巨着全文的模板已经运到寅城,只稍一段时日后,便可由寅城开始,逐渐出现在全乐国境内的各家书局与书摊,而后再借行走书商之力,又继续贩售到六国与王畿…

李夫子称,他毕生虽专攻纵横家学论最多,但认为“学”应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遂对百家其它学论也颇有兴趣、皆有所涉猎。

这一回,他所找到的便是一门在百家思想中已极少有人谈论、研究,甚至几乎已将散佚的学家——

小说家。

说到“小说家”,在座百家学子果然各皆议论了起来,已是鲜少有人知晓。乃至今天都没有弟子代表前来,哪怕道家都来了两人。

李夫子继续介绍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即采集民间传说议论,考察民情风俗,以编写故事为要务。

也正因此,小说家曾被冠以“九流十家”之名。

即但有十家学说,便唯小说家不入流,除去小说家后,余下的才堪称入流。

然他李夫子则表示有“有学无类”,博取百家、集思广益,自驳自辩才是真正学者应有的态度,也是他本人研学百家至今的信条。

若不然,只会越学越是狭隘,最终陷入桎梏。

“彩!”

百家学子闻罢,纷纷默契地作揖喝彩。

李夫子于是继续介绍,在进行了对小说家形式的探索、经历长久的研究后,他最终完成了这部三百余万言的故事。

如此宏大的长篇故事,其核心是围绕着两个家族,纵贯百年、长达五代人的斗争厮杀所展开的。

门派、家族、侠义、信念、江山、苍生…

从起初两个相持已久的庞大武林世家,到最终仅余二人的决斗,战争、权谋、亲情、友情、爱情,上百余个生动的人物角色,糅合着以他纵横家为主的百家理论、交杂在各方势力的一场场各式样的博弈中,更将人性的复杂在精彩的故事中体现得是淋漓尽致…

简单的讲述,便已令百家学子是纷纷拜服,又皆再度喝彩。

接着,李夫子则开始了细谈,拣出其中一些在他看来具有代表性的情节,来向学子们介绍讨论…

……

对李夫子最是热情的阴阳家弟子子显,成了全场第一个举手提问的人,交流提问、辩论争鸣的气氛也由她正式引起。

站在阴阳家角度,子显看出了李夫子用在故事中的地名、人名、人物命运与故事走向间五行五德的规律,边说着又边问起更多…

李夫子对子显赞赏表扬,令她脸上浮现出了无比满足与兴奋的笑容。

这与范榑二人那夜在丛林里见的,那个冷峻的“**组织叛徒”形象可说是判若两人。

若非亲眼见过,任谁也难以联想得到。

随后,便有法家弟子提问。分为法

、术、势三派的包括罗沉在内的弟子们,分别对故事中所虚构的那个大一统王朝,以及当中其它一些门派、世家与组织,所各沿用的不同法度与秩序,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疑问与看法。

李夫子同样是对答如流,解释得一清二楚,任法家三派弟子们皆无不拜服。

墨家十分认同故事中颂扬的侠义精神,但对各种不同的执行方式,充满在全文上下无所不在的搏杀,则表示难以理解。

李夫子则回答了些他个人对所谓“侠义”的理解,虽讲解分析了清楚,但依然难与墨家理念苟同。

兵家所关心与提问的,自是书中描述的几场“震荡天下”的战争,当中的前因后果、过程走向,用兵方略、兵种、战术,各方人物的心理等。而对于这些,李夫子也一一对答如流…

自称兵家的寅侯是全程并未开口言声,也不知他是否有听懂哪句。

全场的气氛只稍一被带起,加以烘托渲染,那争鸣激辩的氛围便开始了,名家、儒家、纵横家、医家、农家、杂家的代表们先后当着李夫子的面,开始向之前发言的各家学子们提出询问…

激烈、热闹、繁荣的百家学派大争鸣,就这般在学宫中开始了。

当中代表着道家的范榑二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