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她知道那个告密者是谁的话,她非要揪出来,关他个三天三夜,不给吃的。
秦惜音只得回答道:“贺司籍,我指导弘文馆的学士,也是想跟他们搞好关系,这样才能借到弘文馆的书籍。”
贺司籍怒道:“你简直本末倒置!你看到他们犯了错误,就该隐瞒才是,怎么还告诉他们呢?司籍司现在跟弘文馆有竞争关系,你此举是对司籍司的背叛!”
秦惜音赶紧说道:“属下只是给他们指明了其中一个错误而已,对整体的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属下借到了弘文馆的一些参考书,这对属下的工作有更大的帮助。总的来看,还是属下赚了。”
“巧言令色,看来你丝毫不知悔改。本官罚你抄写《女官守则》一百遍,就跪在这里抄。”
“大人,属下现在身兼数职,时间本就不够用,如果再抄写《女官守则》,会耽误正事的……”
“哼,胡说八道。你写字不是很快吗?写《女官守则》百遍,对你来说也很轻松吧?”
“……”
秦惜音没法反抗,只能跪着抄写《女官守则》。
抄完一遍后,她就很累了。
这时,黄典籍从窗外走过,秦惜音故意打了个喷嚏,引起了黄典籍的注意。
黄典籍隔着窗子,看见秦惜音跪在地上,抄写着什么,非常惊讶地看了她一眼。
接着,黄典籍想走进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惜音微微摇头,示意黄典籍别进来。
毕竟,黄典籍也只是七品女官,没法反抗贺司籍这个六品女官。
黄典籍意味深长地看了秦惜音一眼,似乎在说,她会帮忙想办法。
于是,秦惜音继续低头抄写了起来。
她猜测,黄典籍可能会去找沈芦叶帮忙,毕竟沈芦叶也是六品司籍。
果然,没过一会,沈芦叶就过来了,笑道:“贺姐姐,你这是做什么?”
贺司籍道:“惜音违反了规矩,我罚她抄写《女官守则》百遍。”
“惜音现在肩负着为皇上翻译古籍的重任,如果因为其他事耽搁了,就不好了。这样吧,等她先把手上的活干完,再抄写一百遍《女官守则》,到时候我亲自交给你看,怎么样?”
见沈芦叶求情,贺司籍也不能太生硬了,只好说道:“好吧。”
于是,沈芦叶扶起秦惜音,往外走去。
秦惜音道:“谢谢沈司籍。”
“不用客气。究竟是怎么回事?”
秦惜音便把前因后果说了。
沈芦叶点头道:“我觉得你做得对。不过,贺司籍要罚你,也有她的道理。总之,你别想太多,先把古籍翻译好。”
“是。”
秦惜音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干活。
——————
另一边。
皇帝在宫道上闲逛,忽然有个风筝飞到了他的头顶,掉了下来。
皇帝捡起来一看,见是一个蝴蝶风筝,风筝的中间还写着四个字“家国永安”。
皇帝来了兴趣,端详着这个风筝。
这时,曲南蕊跑了过来,说道:“我的风筝……”
接着,她装作刚刚看到皇帝的样子,说道:“皇上在这里……妾身给皇上请安。”
皇帝笑道:“起来吧。这是你做的风筝?”
“是。”
“你为什么在上面写‘家国永安’四个字呢?”
“因为皇上一直操心国事,心系百姓,嫔妾不能为皇上分忧,只能在风筝上写下祈福语,希望我大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样,皇上也可以轻松一些。”
“你为什么不为自己祈福呢?”
“嫔妾身在后宫,衣食无忧,已经很好了,不需要祈福。但是宫外的百姓,经常会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所以嫔妾为他们祈福。有国才有家,后宫也是一个大家庭。国家安定,嫔妾等后妃也就安定了。”
皇帝有些欣赏地看着曲南蕊:“你说得很好,没想到曲采女还有这样的胸怀。你的风筝断线了,没法再放了,不如陪朕走走吧。”
曲南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和微笑,说道:“是。”
皇帝牵着曲南蕊的手,往前走去。
曲南蕊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接着马上换上微笑,让自己的表情舒展一些。
几天后,曲南蕊被晋封为七品御.女。
得知这一消息,秦惜音很高兴,偷偷让人给曲南蕊送去礼物。
等秦惜音不忙了,会亲自去看曲南蕊。
这时,有人敲了敲门。
秦惜音抬头一看,见来人是尚食局的女官松月,也是自己的朋友,笑道:“松月,你怎么来了?”
“我是来给你送礼物的。还记得之前我们说过,我们俩之间谁先升官,就给谁送礼物吗?这是我给你买的耳环。”
松月递上一对和田玉耳环,秦惜音很惊喜,笑道:“当时是开玩笑的,没想到你真的买了礼物。”
“这也是我的心意嘛,你能升官,我很高兴。”
“那你呢?有没有升迁的机会?”
“目前尚食局的女官名额比较满,我暂时没有上升空间。可能只能等长官们离职了,我才有机会吧。”
“加油,期待看见你升官的那一天。”
“嗯。”
秦惜音让松月待了一会,拿出糕点、茶叶给她吃。
松月知道秦惜音有些忙,就没怎么跟她说话,只是安静地喝茶、吃糕点,顺便看看闲书。
过了一会,松月说道:“我怎么感觉所有的累活都在你一个人身上了?”
“也没有,有些活比较适合我干,所以我就接了。”
“原来是这样。看来,太博学了也会有烦恼。”
“噗,你别给我戴高帽了。”
“不,我是真心佩服你。书里的文字这么晦涩难懂,难为你读了这么多书,我看见书就头疼。”
“哈哈,那你不还是考中女官了?”
“我主要是厨艺好,但你可是全才。我记得,你考入六尚局的分数,比我当时要高出几十分呢。”
两人又聊了一会,松月要回去做菜,就先离开了。
另一边,宫道上。
有一名妃嫔梧桐打听到皇帝即将路过这里,就放飞了手里的风筝。
并且,她算好时间,剪断了风筝的线,让风筝飘到了皇帝脚下。
梧桐本是太后身边的宫女,后来太后请女相士给所有宫人相面,女相士说梧桐、兰花、秦惜音三人都能生贵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