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的饺子馆开在虹口老城区的一条美食街上,这条街道中间的马路并不算太宽,走在其中稍显有些拥挤。
街道两边满是小吃店和餐馆,虽然门面都不大,但是品类齐全,其中更是不乏一些老字号餐厅和网红店铺。
周边邻近小区的居民和慕名而来的食客让这条街道异常的繁忙热闹,街上的店铺也都生意红火,完全不必为客流问题发愁。赵姨的饺子馆是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家以北方风味水饺为招牌餐点的饭店。
十年前赵姨和对象老付从东北来到上海闯荡,那时的两人一穷二白,准备在这座充满机遇的大城市里白手起家,开始创业之旅。
初期的夫妻二人因为没有本钱,只能先在小饭店里打工赚钱。
从保洁员干到服务员,从配菜员再到厨师,两个人凭借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一路走过来,等到攒够盘下一间小门头房的资金后,两人就从打工的地方辞了职,准备开创自己的事业了。
一开始两人为饭店到底经营什么菜品很是伤脑筋,老付炒的一手好家常菜,赵姨则擅长面食的制作。
就在两个人为到底是叫家常菜馆,还是叫面馆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坐在一起吃晚饭,老付盯着碗里媳妇包的水饺突然灵光一现,“咱们开个水饺店吧。”
正在低头吃饭的赵姨疑惑地抬起头,“你说什么?什么水饺店?”
老付开心地看着赵姨,“你看啊,在上海有很多炒菜馆,也有很多面馆,但是水饺店就不太多,我们开个水饺店不就是物以稀为贵了。再说了,你这包水饺的手艺可是祖传的,在咱们村里都是出了名的,就这口味谁吃了不说好,吃了还想再吃啊。就开个水饺店,你包水饺,我炒几个下酒菜,咱们这馆子就齐全了。”
赵姨笑着数落老付,“你这是突然抽哪门子风呢?吃个饺子就决定开水饺店,明天吃个馒头还要开馒头店是吧?我这饺子好是好,但是咱们这北方的水饺,到底适不适合南方人的口味还不好说呢,这事儿不得再商量商量。”
“不用商量了,我就觉得是真的好,就这么定了。”老付一锤定音,赵姨表面上一脸嫌弃,心中却有些美滋滋的。
几天之后,饺子馆开张啦。因为饭店主营饺子,而饺子是赵姨包的,所以老付对店里的伙计和客人们说,自己的老婆才是饭店的老板,自己就是个打下手的,平时要叫赵姨老板,叫自己老付就行。
赵姨觉得赵老板这个名字听着别扭,于是对外统一宣布叫自己赵姨,由此饺子馆的赵姨和老付就这样成为了邻里和食客们日常的惯称。
事实证明,赵姨的祖传包饺子手艺确实名不虚传,饺子馆开业后仅仅半年的时间,就成功地积累了不少熟客,客人们口口相传,饺子馆在附近的街区里也是小有名气。
生意繁忙起来之后,赵姨和老付聘请了两名伙计帮厨,后来饺子馆旁边的店铺退租,夫妻二人又盘下了旁边的店铺扩大经营规模。
眼看着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收入也稳定起来,要一个孩子的议题也正式进入了夫妻二人接下来的人生规划之中。
早些年一心想着为生计打拼,要在这个城市里赢得一方立足之地,赵姨和老付一致同意把生孩子的事情暂时搁置,如今条件已经成熟,赵姨也即将要步入不惑之年,这已经是夫妻二人最后的机会了。
于是两人一边请西医诊治,一边找中医调理身体,专心备孕,终于在一年之后喜得贵子,至此赵姨和老付感觉人生已经圆满,再无未了的心事了。
但事实证明,赵姨和老付放心得太早了。
儿子出生以后,老付给儿子取名付胜龙,一心希望儿子将来能够人生顺遂、飞黄腾达。
夫妻二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仍然秉承的是生活上要照顾好,学习上要严厉一点的传统理念。
但是现代教育中关于儿童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三观、三商的养成这些专业育儿知识,夫妻俩别说是执行,就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赵姨和老付如今的生活好起来了,一心想着不能让孩子再像他们以前那样吃苦,在物质方面对儿子竭力满足。
儿子的学习成绩也是夫妻两人一直关注的事情,每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夫妻二人都会拿出时间对儿子进行督促教育,急性子的赵姨有时候火气上来,甚至会直接上手教育。
而每当这时,老付并不会直接干预赵姨的教育行为,而是会站在旁边默默地关注,以防事件的走向失控,即便当时发觉一些问题,也会在事后找到赵姨单独沟通。
但不管是赵姨还是老付,他们都认同孩子是需要管教的这个理念,他们宁可现在对孩子严厉一些,也不希望将来为养出一个逆子而遗憾和后悔。
夫妻俩人的想法其实并没有错,只是现代的小孩子与他们父辈的童年相比,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赵姨和老付还在上学的时候,社会环境比较单纯,孩子们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就是通过老师和家长。
对那时的孩子们来说,老师的话语具有无上的权威,老师的教导是必须遵从的,上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衡量学生价值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
而现在的孩子所处的时代早已不同,他们在年纪尚小的时候就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所包围。
他们出生在大人的关注之中,从小就被打上了世俗的标签,富二代、高学历父母、高颜值等评价在孩子降生到这个世上时就已经存在,仿佛他们未来的人生此时便已注定。
接下来就要进入内卷的世界,拼教育、拼资源、拼财力甚至拼父母,这个过程不仅事关于大人,也需要孩子的参与。
只是养育一个孩子都已经让身为父母的人感觉非常辛苦,那种儿女成群、放养式育儿的年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孩子长大一些后,就要面临选学校、选专业、选工作这几道关卡,每一道选择题的答案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人生发展,这都需要家长和孩子慎之又慎,共同做出决定。
这之后就是成人世界的买房、买车、财富积累、迎娶婚嫁、孙辈看护等一系问题,所有的这一切都完成之后,父母也已经步入古稀之年,整个人生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即将要把手中的这个世界让位于年轻人了。
反观孩子的世界,为了长大之后更好地迎接挑战,他们从小就被迫成长,在尚未自由地探索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提前开始文化知识的学习。
想要就读高水平的幼儿园,他们需要在入学前就拥有一定的母语以及外语的词汇储备量、简单的数学计算能力、社交和表达能力,然后才能通过层层的面试选拔和家庭背景调查成功入读,实现赢在起跑线上的目标。
上学之后除了学校设置的课业,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需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后经历全民关注的中考、高考,最后升入大学。
就读的大学是985、 211,还是国外名牌大学?考取的是专科,还是本科?本科之后是读硕士,还是硕博连读?毕业后入职国企,还是外资企业?何时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何时成家立业实现人生成功?
以上种种每一步,都充满着竞争和压力。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需要被迫去懂得很多成人世界的法则,去接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
以前的小孩子玩跳房子、投沙包的年纪,现在的小孩子在打电脑、操作平板;以前的孩子写黑板报,现在的孩子建网站;以前的孩子集体郊游,现在的孩子国外旅行;以前的孩子谈论小说和连环画,现在的孩子讨论游戏和短视频。
赵姨和老付的儿子龙龙也是一样,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已经央求着父母买了手机,之后很快就沉迷在手机游戏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夫妻俩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严重,
听从老师的建议没收了手机,希望以此让儿子戒掉网瘾,重新回到知识学习的本职。
刚开始的时候,龙龙想尽了各种方法哭闹抗拒,但夫妻俩这次下定了决心,就是不肯松口,无奈之下龙龙也只能接受现实。
之后的一切看起来似乎恢复了正常,但在龙龙看似乖巧的背后,其实仍然跟着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出入网吧,或者借同学的手机玩游戏。
大部分正规的网吧都已经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但总有那么几家地下黑网吧铤而走险,昧着良心赚未成年人的钱,为了能去网吧玩游戏,龙龙跟着一些高年级同学走街串巷,出入一些不起眼的地方。
夫妻俩发现最近儿子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心中感觉不对劲,于是把儿子从学校里接回来之后,叫到房间里好好地教育了一通,希望他今后能够做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每天放学后早点回家学习。
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却因此激起了龙龙的叛逆心,当天晚上,龙龙就不见了踪影。
赵姨和老付忙活完饭店里的事情回到家时,已经是接近晚上十一点钟,赵姨例行地要在睡前去儿子的房间看一眼,结果发现儿子的床铺上,棉被胡乱地堆放着,本应该在被窝里睡觉的儿子却不知去向。
夫妻俩一下子慌了神,屋里屋外地寻找了一圈,还是没有找到人。
这时老付拨打了110报警电话,警察赶到现场后,首先询问了夫妻俩关于孩子当晚的具体情况,最后分析孩子可能是在受到父母的训斥之后,一时接受不了离家出走。
可以尽快联系孩子在上海的亲人、朋友和同学问一下,孩子有没有去这些人的家里,另外孩子常去和喜欢去的地方也可以重点搜寻。
因为龙龙的失踪尚没有达到二十四小时,且没有证据表明孩子有人身安全危险,因此警察暂时不予立案,目前只是协助查找为主。
赵姨和老付发动了店里的员工一起帮忙找人,但是夫妻俩平日里多忙于饭店里的事情,很少跟孩子沟通谈心,对于孩子的情况实在是知之甚少,如今一时间竟无从下手,难免有些慌了神。
最后还是在警察的帮助下,先是找到了龙龙学校里的班主任,然后又联系到几个龙龙平常在学校里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向他们询问了一些情况,可是从中得到的信息非常杂乱,涉及的搜索范围也很广阔,目前的人手显然不够用。
这时,老付记起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位退役军人开了一家处理各种杂事的店铺,之前他们夫妻俩也找这个人委托了几次帮办业务,知道这家店铺的宋老板是一个实诚可靠的人。
于是老付在凌晨时分拨通了宋河涛的电话,在首先道歉这么晚打扰他之后,向他讲述了儿子龙龙离家出走的事情,并且请他帮忙一起寻找孩子。
宋河涛听完后二话不说,穿起衣服,很快就来到老付家里。
赵姨看到宋河涛时,赶紧迎了上去,此时老付已经带着人到儿子常去的地方去搜寻了,赵姨则按照警察的吩咐留在家里等待,以防儿子突然回家。
赵姨拉着宋河涛的手说:“宋老板,麻烦你这么晚过来,不过我们夫妻俩现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