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拯救权宦年少时 流湍

13. 放榜倒数第二日(一)

小说:

拯救权宦年少时

作者:

流湍

分类:

穿越架空

“小姐,醒醒。辰时了”

温砚闻声昏昏沉沉地醒来。映入眼帘的是小满的脸,那个稍显稚气的小满的脸。

温砚从架子床上艰难地支起身子,只觉浑身颓软,头也疼得厉害。

这一觉,她睡得并不踏实。

梦里,各种人、各种场景在眼前飞速变换,前世、今生混杂在一起。

她一会儿梦到谢鹤期受剐刑而死时支离破碎的身体,一会儿又梦到他对她微笑;

一会儿梦到燕珩逼迫她向谢鹤期敬酒,一会儿又梦到燕珩死死地抓住她的双肩,猩红着眼,厉声质问他的孩子在哪里;

一会儿梦到她死后,小满赤脚踩了热碳,受了廷杖,为她敲了登闻鼓,状告燕珩逼死了她......

傻姑娘,她一个小丫鬟,怎么可能斗得过国公府那般庞然大物。

“小姐,你怎么哭了?”小满皱紧了眉,“小姐你是不舒服,还是受委屈了?”

温砚回过神来,抬手一摸脸颊,指尖已沾满了湿意,她勉强挤出一个笑来,

“没什么,就是梦到娘亲了。”

温砚合上眼,深吸一口气,努力将那些不堪的过往从脑海中摒除。

秋闱放榜前的每一日,都十分关键,她没空伤感。

今日,她要去找谢鹤期,取得关键的“物证”。

————————————

小巷的深处有一扇陈旧的木门,漆皮早已斑驳脱落,边角被磨得圆润光滑,温砚站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没敢敲门。

前日所为太过出格,怕是已经在谢鹤期心中留下了“轻浮”、“放浪”印象,今日前来,怕是要吃闭门羹了。

小巷虽僻静,但到底是市井,免不了人来人往,况温砚生得又极为出挑,时不时有人驻足看她一眼。

站在门口,温砚越发有些进退两难。

这时,一道脚步声突然在身后响起。

温砚闻声回头,一个身着青布裙的老妇人出现在眼前。眼前的妇人两鬓霜白,皱纹细密,只是眉眼间依稀可见其年轻时清丽模样。她手挎一个竹篮,里面盛着刚买的菜。

一块豆腐,一把青菜。

老妇人望向温砚的眼中带着惊艳,她好奇地开口,“不知姑娘站在我家门口是有什么事吗?”

温砚心知这位便是谢鹤期的母亲,柳氏。

温砚想起前世谢鹤期被诬陷入狱,柳氏闻此噩耗,惊怒交加中心疾加重,连爱子的最后一面都未曾见到,便在孤寂中撒手人寰。

温砚之所以对此事如此清楚,是因为前世柳氏身后事的用度,就是她悄悄垫付的。

那时她已嫁入国公府,对谢鹤期她虽有心相帮,但碍于燕珩也不敢亲自出面,只是差使了小满去官府送了陈情信,但那信中证词并未被官府采信。后来柳氏辞世后,她又让小满送去银钱,好歹为柳氏全了最后一点体面。

对谢鹤期和柳氏,她一直心存愧疚。

她知道自己并非勇毅之人,即便是前世被燕珩百般折辱,含恨而终,重活一世,她也没有勇气向他复仇。但是今生,至少在救下谢鹤期一事上,她绝不会退却。

念及此,她微微一笑,对柳氏道:“请问.....这是谢鹤期谢先生的家吗?”

这样神仙样貌的姑娘,竟是来找她的儿子的!

柳氏一时有些慌乱,一边开门,一遍连连应道:“是,是,鹤期在家中呢。”

她把温砚和小满请入家中。

大抵是怕是话茬落了地,让这貌若天仙的姑娘落得不自在,柳氏连连道:

“姑娘今日来得巧了,鹤期平日这个时候都在城东的学堂里上课。夫子说他课讲得好,有他在,来学堂报名的孩童都多了呢!”

“鹤期这孩子孝顺,我这几日身子不爽利,他就要上山给我采药,我说这天色不太好,怕是要落雨,便让他晚些时候再去。”

“哎呀,你看看,我这老婆子,说起话来就没个收的,怕是惹了姑娘厌烦了吧?”

温砚微笑着摇摇头。

她并不讨厌这样的对话。柳氏的絮叨让她有种在活过来的真实感。

小院很是简陋,但是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摆着数个竹筛,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置着各种药材。青石板缝的青苔沾着晨露的潮气,檐下几盆茉莉,花瓣香幽,开的正盛。

“鹤期,有位.....”柳氏刚一开口,便听吱呀一声,一个清瘦的身影出现在门框里。

清正,端凝,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温砚抬眼向谢鹤期,只见那好看至极的眉眼下有着淡淡的青影,像是整夜未眠。

谢鹤期似乎是心里压着事,墨瞳中有着化不开的凝重。但见到温砚的那瞬间,他脸上的沉郁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微微的错愕,但很快又恢复了往日里的沉静淡然。

二人对视半晌,最终是温砚打破了沉默,“来者是客,先生莫非不请我小坐片刻?”

谢鹤期略一迟疑,还是坐了个“请”的姿势,示意温砚进屋相谈。

“哎呀,我这老婆子真是糊涂了,姑娘进来这么久还没喝上一口水,我这就去沏茶!你们慢聊。”说罢,柳氏便朝着灶房走去。

温砚便和小满进了屋,隔着一方几案,与谢鹤期相对而坐。

这是一间不大的书房,收拾得整整齐齐,屋内弥漫着小四合香的味道。

寻常百姓家用不起昂贵的“沉檀龙麝”,便用香橙皮、荔枝壳、木瓜果核、梨滓中等份混合,配成香料,人称“小四合香”,或者四弃香。虽然不如沉檀龙麝的气味幽芳绵长,但是自带瓜果清爽之气,加上物美价廉,十分受百姓们喜欢。

这是一方让人心静的小天地。

无论是屋内的陈设,熏香的味道,还是书房主人那双乌沉深静的眼睛,都让人没来由地感到放松和平静。

几案放在屋内靠东窗的明亮处,上堆着半尺高的书卷,案头正中间平铺着一张白纸。

纸上写得是横渠四句中的前两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然而到了第三句时,那起笔的一点方落下,还未延伸出下一笔,便像是被什么惊扰了一般,戛然而止。

只余一点孤墨,无声地浸在纸上

纸上墨迹早已干透,似乎搁笔已久。

那字迹清雅端正,起笔收锋的顿挫间力道沉稳,一笔一划皆见筋骨。

通篇看去,既见法度严谨,又见磊落风骨,仿佛书写者的一身正气皆凝于笔端,望之便觉清朗庄重。

谢鹤期率先开口,“姑娘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温砚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借口,“家中嫡母卧病,听闻谢先生字墨端方,想在佛前献上手抄佛经为嫡母祈福,愿付酬劳。”

谈话间,她又拿出一本《心经》递与谢鹤期,“需劳烦先生手抄五十遍。”

谢鹤期书法精妙,往日里原也常有富贵之家慕名来请他抄录经文,此事他早已习以为常了。但今日,谢鹤期却微敛了眉,并未接过。

果然,这人比小满难忽悠多了。温砚心知,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