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诚恳地看着皇上,那张温润如玉的面孔上,故作露出几分不解。
“儿臣惶恐,不知父皇的意思是?”
皇帝不语,看了他一眼。
太子温润在外,内里藏锋。
这个儿子,最像他,也最得他意。
“朕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无需再小心翼翼,只管说你心中所想。”
闻言,太子近前一步,声音低了低:“父皇,儿臣不敢说,许靖央在危难关头挂帅出征,她有功,这不假。”
皇帝捧着茶盏不语,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太子又道:“只是,她先前打了西越,都奢望封将军,若是此番她赢了北梁,回京之后,还不知要提出什么样的过分要求。”
“军中她威望高,百姓们也认可她,儿臣的两个弟弟宁王、平王,都为她做过糊涂事,您都知道。”
皇帝摇头,有些失望:“他们两个不如你聪慧。”
得了皇帝暗示的首肯,太子自然直言不讳。
“父皇,许靖央此女,确有大才,于国有功,儿臣不敢否认,然,其功过高,已非人臣之福,军中只知神策大将军,而不知天子诏令,此其一。”
他稍稍抬眼,观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继续缓缓道:“其二,她以女子之身位列将帅,本已是破格之举。”
“若此番再立不世之功,天下女子会如何想?岂不纷纷效仿,长此以往,阴阳倒错,纲常紊乱,朝廷若尽是女辈,还如何治理天下?礼法何在,体统何存?”
皇帝捧着茶盏,浑浊的眼眸深不见底,抬眸看他一眼。
“朕还以为,你会因为长公主的原因,更能理解许靖央位高权重。”
太子面色一顿,转而道:“姑姑不似许靖央这般野心勃勃,何况,姑姑是自家人,她也姓萧。”
皇帝没有继续说长公主的事,而是淡淡问:“你觉得怎么办才好?”
太子面上依旧温润,语气却透出几分冷情。
“父皇,儿臣所见,应先假装允她和谈,颁下嘉奖诏书,将她稳稳妥妥地骗回京城。”
没了那神策军,一旦离开军营,许靖央还不是如同蛟龙离水,猛虎失去利爪?
太子声音压低:“到那时,便可处置她了。”
皇帝蹙眉:“她在军中声望极高,若杀之,恐激起兵变,军心不稳。
太子也想到了这一茬,故而沉默下来,仔细思虑。
这时,皇帝从枕边摸出一块质地上乘的玉佩,递到太子眼前。
这玉佩,是赵曦上回来信时,夹在其中的。
“朕偶然得知,此物乃西越皇族宇文畴的贴身之物,朕还听说,许靖央是宇文畴流落在外的女儿,钧儿,你怎么看?
太子目光落在玉佩上,黑沉的眼眸,染上淡淡的惊愕。
“若果真如此,那她许靖央与我大燕便有血海深仇!西越与我交战十数年,边关将士百姓死伤无数,此恨不共戴天!
“父皇,若将此消息昭告天下,根本无需我们动手,那些将她奉若神明的将士和百姓,第一个就容不下她!谁又能容忍一个敌国余孽,手握我大燕的兵权?
皇帝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此事关乎重大,朕便交由你去查证,务必稳妥。
“儿臣遵命!
“是要叫她回来。皇帝闭上眼,似在养神,声音低沉,“不过,需得等北梁战事彻底平稳,和谈落定之后才行,钧儿,你当明白朕的顾虑。
太子心领神会:“儿臣明白,绝不会在此时动摇前方军心,请父皇放心。
皇帝忽又睁开眼,看着太子。
“前阵子,有不少人,其中不乏平王麾下的心腹,上奏**你,说你纵容党羽私下买卖军粮,以权谋私。
太子面色骤然一白,正要开口辩解,皇帝却抬手止住了他。
“朕都不信他们,钧儿,朕始终记得,你是在朕怀里出生的,第一个抱你的人,除了稳婆,就是朕了,我们的父子之情,岂是旁人能轻易离间的?
太子顿时动容,眼眶微红,深深低下头去。
“儿臣,愿永远为父皇分忧,绝不负父皇信重!
皇帝欣慰地点点头,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太子恭敬地告退。
直到殿门缓缓关上,皇帝脸上那点微弱的温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冰冷的盘算。
*
平王给陆允深的信先圣旨一步到达许靖央的手中。
兹事体大陆允深快步去了许靖央的营内。
“大将军这封信是王爷请末将转交给您的。”陆允深将平王的信递来。
许靖央接过去烛火下细看。
陆允深两次抬眸悄悄地打量许靖央的神色。
她眉宇是那样沉着冷静即便看见平王在信中说“不要回京回必有祸”这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