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脱贫致富从种田开始 万里云烟

81. 于事无补

小说:

脱贫致富从种田开始

作者:

万里云烟

分类:

古典言情

因着先前赵大爷在夏花家大闹了一场,叶云昭对他没有什么好印象,当初他那般信誓旦旦说绝不种蘑菇,可没曾想,自己不在这几日,他竟然已经搭好菇棚了。

人虽然有几分讨厌,但蘑菇是无辜的啊,更何况这可是叶云昭千选百选的发家致富的路子。

她跟在吴老三身后,步履匆匆地往赵大爷家赶,雪水混着北风往人身上吹,她缩了缩脖子,远远望去,隐约瞧见赵大爷又敲又骂。

乡里百姓家的院墙大多都是篱笆围着的,只有些许人家半人高的院墙是用土砖砌的,在这其中,只有三五户人家的院墙能砌的过人高。

赵大爷家算是不错的半人高的土砖院墙,眼下隔过院墙,正好瞧见他在院里疯了般地用铁锤敲菇棚。

一旁是手足无措的赵大婶,浑身已经湿透:“老头子你别敲了……老头子……”

赵大爷充耳不闻,嘴里念念有词:“骗我!都骗我!我让你们骗我!没良心的东西……”

院墙外的叶云昭和吴老三对视一眼,他摊了摊手,低语道:“赵大爷真不是个东……唉,算了算了,总之,叶县令,咱们走吧,你看他疯了一样,何苦来招惹他,全给自己找不痛快。”

叶云昭摇了摇头,同他交代了一声:“你先回家罢,我进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话罢,她极快地移动到院门处,抬手敲了几下,却发现门没锁。

叶云昭抬步进去,首先发现她的是赵大婶,赵大婶快走了两步:“叶县令?你怎么来了?是因着我家老头子的事罢,怎地还亲自跑一趟,快进屋烤烤火罢。”

叶云昭冲她摆了摆手,走到赵大爷身后:“赵大爷!别砸了!有什么问题你同我说!”

一旁的赵大婶附和着:“是啊老头子,叶县令亲自来给你解决问题了,咱们先进屋,先进屋……”

她说着又走近了一些,抬手阻止赵大爷癫狂的动作,谁知赵大爷猛地一推,赵大婶一下子跌坐在了泥水里:“谁都别管我!今天我非要把这个破屋砸碎!”

叶云昭连忙俯身扶她,赵大婶眼底滑过一丝窘迫和羞愧,她站起身后,恶狠狠地瞪了赵大爷一眼,转脸进了灶屋,竟拿着菜刀直直地往他身边走去。

“赵秋麦!你再胡闹一个看看!还不快给老娘滚进屋里!”

被吓了一跳的叶云昭急忙拦她,结结巴巴道:“赵大婶使……使不得……使不得……”

她冲叶云昭温和一笑“叶县令,你放心。”

瞬尔,她提着刀往赵大爷眼前甩了两下:“听见了没!给老娘滚屋里!一天天的,蹬鼻子上脸!快点!”

叶云昭万万没想到,这招这么好用,方才还对旁人不闻不问的赵大爷,如同顺了毛的鹌鹑,把锤子往地上一扔,乖乖地往屋里走去。

赵大婶声色俱厉道:“谁让你把锤子扔这里的,哪里拿的放哪里!”

赵大爷默不作声,快步地拿着锤子进了灶屋。

叶云昭瞠目结舌,暗暗朝她竖了个大拇指。

片刻后,三人坐在堂屋,中间是一个黄泥砌成的炉子,里头烧了一些干柴。

“叶县令,喝碗热水暖和暖和罢。”赵大婶笑着把热水递给她。

叶云昭谢过后,看了看不远处垂头丧气的赵大爷,关切道:“赵大爷,就因着旁人家的蘑菇冒尖了,你就这般大的气性,非要今日冒雪把菇棚砸了?”

赵大婶冲他翻了个白眼:“叶县令,你评评理,又不是一家有问题,十多户都有问题,就我们家这个缺货把菇棚砸了!没出息!”

赵大爷猛地起身,斥责道:“我没出息?整日说我没出息,我要是没出息,你能住上这么宽敞的房子么!再者说了!我这般还不是因为她——”

他说着话,忽地一转身,粗糙的手指指向呆坐在一旁的叶云昭:“当初吹得天花乱坠,若是有一丁点的问题,你一定帮忙,真出了问题,你人呢!?我就知道是诓我们的!没良心啊……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父母官,父母官是这样的么?当官的真是没一个好东西……”

闻言,赵大婶偷摸撇了一眼叶云昭,见她面上没有怒色,猛地锤向他:“你胡说八道什么呐!你怎地这么会给自己脸上贴金!我住这么好的房子都是我儿子的功劳,跟你这个蠢才有什么干系!”

见他们打作一团,叶云昭头疼的厉害,此事确实和自己突然入狱脱不了关系,她只好先把二人分开。

“此事我有责任,但蘑菇尚有挽救的余地……”叶云昭看向院内已经塌了大半的菇棚,幽幽叹了口气。

赵大婶眼睛一亮:“叶县令说的是真的?!”

她心思活络,听了这话,自然又起了种蘑菇的心思,更何况她前两日可是去王大娘家里瞧过,真真是颇为昂贵的编笠菌呐!

赵大爷却不以为意,没什么好脸色道:“去去去!往后你说的话我一个字都不信!别想再诓我!出去!我们家不欢迎你!”

他边说边把叶云昭往外赶,赵大婶在一旁拉了半天也于事无补。

叶云昭被赵大爷推到门外,他那双混浊的眼睛一瞪:“起开起开!还说什么可以补救,定是又要诓我!出去出去!”

叶云昭被迫倒退着,被他推了个踉跄,吴老三连忙从一旁窜出来,推了一把她的背,这才没能摔倒。

“老赵头你是怎么同县令说话的!你再推一下试试!你信不信我告你殴打朝廷命官!”

吴老三一向看不上他,准确地说,是西乡大多数百姓都看不上他,赵秋麦算得上西乡头一号耍滑偷懒的“人物”。俗话说“歹竹出好笋”,这话放在赵家实在不假,这般耍滑偷懒的人竟有一个勤劳能干的儿子,后来还上了战场,算是西乡的另一号人物。

不过平日里大家都是你顾你的地,我种我的田,再看在他儿子的面上,很少会产生正面冲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