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开国皇帝为我娘神魂颠倒 未眠灯

第59章 他的画地为牢

小说:

开国皇帝为我娘神魂颠倒

作者:

未眠灯

分类:

现代言情

青州,过云落,秦宅。

“阿嚏……

黛黎一连打了几个喷嚏,她揉了揉鼻子,怀疑自己热感冒了。

“夫人,您是染风寒了吗?可需奴去丁先生那处拿几副药回来?碧珀担忧道。

黛黎揉完鼻子后,静等了片刻才说,“我喉咙不疼,鼻子也不堵,应该不是风寒。

至于为什么忽然连续打喷嚏,可能是有人念叨吧。思及念叨,她想起今日秦邵宗出府时,问她要不要随他一同去军营。

黛黎以脚伤未愈拒绝了。

她估计是真的要开战了,这人不想来回奔波,所以才有如此提议。

但她才不乐意呢,这府上住得好好的,取水方便,榻睡得舒服,正院里的小灶也随便用。待脚伤好了,还可以出门游肆,作甚要去随军风餐露宿。

当时那人低头看了她的脚一眼,没说什么就走了。

“夫人,衣裳取回来了。外面传来念夏的声音。

今日念夏出门去绸庄,取前些天为秦宴州定做的衣裳。

如今她带着衣物归,见黛黎和碧珀聚在一块,又想起黛黎因脚伤已有几日未出门,遂放好衣裳后,她对黛黎说起一件外面的趣事。

“夫人,今日我在郡中听闻一桩奇事。念夏见二人看过来后,继续道:“有一庖丁在做餐食时,忽见天上飞来一张桑皮纸,这庖丁捡到以后本想拿去扔了,结果方到手上,却惊见纸上竟浮现出字。

碧珀瞬间被吊起了好奇心,“那上面写了什么?

“山河虽好非完璧,祸根犹是北方来。念夏觉得这话还挺朗朗上口的。

黛黎眉心一跳。

“字凭空出现?真的假的?碧珀惊疑道。

“我没看见,但据说当时许多人都瞧见了这神奇的一幕,后面陆续有人跪下,拜称上天显灵。念夏如此说。

碧珀喃喃道:“光天化日之下有如此异像出现,难不成真是上苍显灵,因此才投下某种暗示?

“此事往后在府中莫要提。黛黎严肃道。她少有如此凝重的神情,二女见状连连颔首。

黛黎不放心,又补充道:“不仅府上不能提,到外面也不可凑这种热闹,否则被人拿住了把柄危及性命,那时我可救不了你们。

二女顿时大惊,再三保证。

“你们去喊胡兵长……黛黎说到一半改口,“罢了,不用去,你们各自去忙吧,不用在此伺候我。

待她们离去,黛黎坐在软椅上发愣。

山河虽好非完璧,祸根犹是北方来。

北方,秦邵宗。

并非多么深奥的一句话,却正好适合给文化程度不高的白丁解读。简单了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当,也很直接,自己琢磨下就能琢磨明白。

说不准琢磨明白后,这群“明白人”还会聚在一起偷偷交换消息,若是不加以干预,这团掩在平静之下的阴云将迅速发酵。

民心与声望这两样东西,看似换不了实打实的银钱,却有时能在关键时候起决定作用。昔年秦穆公攻打晋国,命悬一线时,为一群农夫所救,能说这其中民心没有起关键作用吗?

有人在暗地里对付秦邵宗。

一出手就是神乎玄乎,沸沸扬扬,估计不久后要满城皆知了。是何人所为,是州州的那些仇家寻上门了吗?

秦邵宗如今虽不在城中,但城中发生的事他未必不知。不着急,她再看看好了。

黛黎打定主意静观其变,结果当晚就发生了一件事,狠狠吓了她一跳。

有刺客进来。

和上回的乌龙不一样,这回是真有人夜闯。且还是直奔主房来,黛黎半夜惊醒,听到外面的厉喝和刀剑碰撞的声音。

她的脚已好了大半,走路只是慢些,无需女婢掺扶,当即黛黎起床出去看。然而刚走到窗边,无意间往外看的这一眼,令她脸色大变。

她儿子提着刀正往外走。

“州州!”黛黎连忙喊。

已行至院中的青年停下脚步,倒回来。

“你到何处去?”黛黎盯着他手里刀。

秦宴州如实说:“府上来了刺客,秦长庚不在,其他人也大多不在,那些刺客很可能是冲着我或者您来的。我去将他们都杀了,妈妈您继续休息。”

这番话听得黛黎心惊肉跳。

月光此时从云后探出头来,淡淡的月光洒落。身着白袍的青年立于庭院中,月华落在他俊美精致的眉眼上,却映不出任何温度。

他像一樽冰冷的艺术品,比如是用玉雕刻而成的刀,又或者是山巅上一捧终年不化的雪。

他此时无疑是平静的,对接下来即将要被收割的性命无动于衷。

“州州,你站那儿别动。”黛黎喊住儿子后,她忙绕到外面去。

屋檐下,青年岿然不动,还保持着方才的站姿,甚至连站的角度都没有变过。直到黛黎来到他身旁,他才向左转,改成面向她。

“来刺客就来刺客了,外面的侍卫会处理,不用你管,你回去睡觉。”黛黎郑重道。

儿子已经比她高得多了,此时低着头听她这句堪称是命令的话,眼里依旧是小羊羔的温顺,没有半分不情愿与抗拒。

但他站着不动。

黛黎加重了语气:“听话!”

“我回去睡觉,您也早点休息,妈妈晚安。”青年颔首。

黛黎:“州州先回去。”

秦宴州闻言转身回房。

黛黎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直到他房间的房门合拢,仍站在原地没动,她心潮起伏,一个令她手脚冰凉的认知将她钉在原地。

这些东西并非骤然出现,只是先前她并不愿正视它们,自欺欺人地将它们拒之门外。而现在,它们如同海啸般呼啸席卷,将她淹没,令她喘不上气。

州州来到这里时才九岁,他在这个时代待了十年。

九年与十年。

后者的时间明显更长,更别说前面九年里,他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跑会跳,也不是刚出生就有自己的认知。

他的三观还未完全建立好,就被这个**的时代暴力抹去,再一点点以鲜血、以残骸重新塑造。

人命,在他眼中真不是多么重要的东西,他的骨子里多了一股难以磨灭的血腥味。

而且这些天相处下来,黛黎发觉儿子在性格和交际这两块出了很大的问题。

秦邵宗麾下不乏有擅谈的武将,每人都对州州很好奇,有几个还日日找他聊天。但州州的状态不像是厌恶搭腔,又或是懒得搭理,他更像画地为牢,把自己困在一座无望的孤岛里。

除了和她说话,他几乎不会主动接触其他人。有时自己一坐就是一个白天,什么也不干,只像木偶一样坐着。

黛黎心疼他麻木的同时,又有种说不出的彷徨。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黛黎在外面站了很久,久到打探消息的念夏回来,碧珀也不住出声提醒。

“外面情况如何?”黛黎问。

念夏回答:“潜入十人,已尽数伏诛。”

“夫人,胡兵长在院门守着,您不必担心。”碧珀以为黛黎吓坏了。

黛黎顺着看去,果然看到院门有几道被火光拉出来的长影,她轻轻呼出一口气,“你们也回去歇息吧。”

然而重新躺回榻上,黛黎却是再没能入睡,她睁眼到天亮。

翌日用过早膳后,黛黎让念夏和碧珀到府外走一趟,并不为买任何东西,此行是打听消息。

黛黎吩咐她们多留意街头巷角的事,最好问问见过神迹之人,也让她们去茶馆食肆大堂等地坐一坐,说是今日可能会听到些不一样的东西。

二女领命外出。

大概两个时辰后,两人先后回到府上。

“夫人,您料事如神,好生厉害啊!”念夏目光灼灼地看着黛黎,“您难道是天上的仙子变的,否则如何能未卜先知?”

黛黎叹了口气。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念夏如此态度,不难猜到外面对鬼神有深深敬畏的布衣会如何。

没读过书,太好糊弄了。

不,也不是读不读书的问题,是认知。

古人夜观天象,知二十八宿、四象,也对星空进行了分区,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但天外是什么呢?这个困扰着人们的问题直到明末,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传入中国,才摸到了冰山一角。

天外是太空,是太阳系,是宇宙。

而如今还在缓缓往前的历史长河,显然未经过那片壮阔秀美的探索史。

黛黎无奈道:“仙子可不会崴到脚。和我说说吧,外面发生了什么?”

念夏:“听闻昨日和今早又有几个地方出现了神迹,目击者不计其数,膜拜者不下百人。夫人,说来也巧,今日我在外面碰到苏绣娘,就是那个原先为小郎君做衣裳的绣娘,她是神迹的见证者之一。”

黛黎来了兴趣,“我记得你与她颇为熟悉,如何,神迹一事你问她了吗?”

“自然是问了。”念夏点头说:“苏娘子说昨日她去集市买完菜,突觉腹中饥饿,恰逢路过一个面摊,遂去要了一碗汤面。她方坐下,忽的起了一阵风,那风中卷着数张纸,将之分别吹到各处,其中有一张就落于面摊上。”

黛黎问:“苏娘子直接将纸捡起来了?”

念夏摇头,“没有,那纸吹到摊内的炉子那边去了,和苏娘子有些距离。不过她倒亲眼看到小贩将之拾起后,其上出现了字,还是那一句。”

黛黎若有所思。

这时碧珀也回来了,她同样带回一条重要消息:“夫人,今儿我在外面听到一首童谣。”

黛黎觉得肯定和秦邵宗脱不开关系,果然,下一刻她就听碧珀说:

“北地虎,凶又贪,一口吞下舔盐牛,钻入林中寻青衣;青衣者,呆且笨,易骗又无能,最后凄惨是结局。”

黛黎忍不住扶额。

只要是对时局有点了解的人都能听出,这指向性真的太强了。

童谣,又称之为“童子歌”。有种说法是,童子歌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不少布衣也信以为真,对童谣分外信服。

“夫人,您怎么了?”两人不解。

黛黎正要说话,却听闻此时外面传来了喧闹,其中隐隐夹杂着一句“君侯归”。

很快,那道熟悉的高大身影穿过洞门,阔步进入正院里。

黛黎让人搬了软椅坐于屋檐下乘凉,如今秦邵宗一进来,两人目光便碰上了。

没有立马说话,秦邵宗将她从头到脚看了遍,而后才道:“夫人脸色似乎不大好,昨夜吓着了?”

黛黎昨晚没睡好,后半夜睁眼到天亮,脸上难免带了几分倦意,“也不算吓着,就是惊醒后难以再睡回去。”

“那就是吓着了,府上不安生,夫人随我去军营。”他一锤定音,随后喊来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