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星陨落

第七十五章

小说: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作者:

星陨落

分类:

古典言情

【到咱们今天除了纸币外还增添了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是什么东西?”诸朝人们不解。

纸币他们还能理解一点虚拟货币就完全不懂了。

【虚拟货币就是电子数字存款比起纸币连实体都没有。

从虚拟货币我们可以看出货币有没有实体并不重要关键是背后的国家信誉。】

看到虚拟货币的相关视频诸朝古人倒吸凉气“这跟假。钱有什么区别?”

“虚假的钱居然也能用?!”

“国家信誉我想我理解了国家安稳时哪怕是虚假的货币也能维持经济可一旦国家动荡哪怕是实体的钱也很难保证。”

虚拟货币带给古人尤其是古代经济学家们很大冲击。

他们觉得自己对经济一道的理解更深。

尽管他们所在的古代用不到虚拟货币可其中道理是相通的。

【大致说完经济我们来看经济体系。

如果把钱财比作水源那么在地面上的钱可称之为活水地下的钱被称为死水。

随着古代厚葬和存钱等各种习惯最后连带地面上的水变少少到再也循环不成活水。】

“把钱比作水吗这我们也懂了。”

姜叶举例通俗易懂就是不懂经济的古人们听懂也没问题。

“可怎么让水源‘活’起来”

“之前天幕不是说了从生产入手吗?”

“谈何容易。”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

【如果厚葬和存钱行为是个人行为那么国家的插手会让经济体系更进一步的崩坏。

就像宋朝及之后朝代的纸币

“现在知道原因了吧除非国家愿意要不然私人对生产力的提高是很有限的。”

“没事如果咱们朝代不愿意提高生产力那咱们就换一个朝代。”

原本对他们古代生产发展情况不是很抱希望的人愣住。

对啊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之前真是一叶障目。

【还有明朝大明宝钞就不用说了没有保证金外他们还会强制让百姓们使用大明宝钞。

然后最骚的操作来了那就是明朝的大明宝钞官。方是不回收的!】①

“噗纸币他们官府自己都不认居然让百姓们强制用。”

“这不是明摆欺负人吗!”

“自己发行的纸币自己都不认可明朝的经济体系还真是……”

“难道明朝就没一个懂经济的官员?不会吧?”

他们实在很难相信这个猜测。

“两

种可能明朝要么没有懂经济的官员要么明朝的帝王们不听。”

“不回收怎么了!”朱元璋脸色涨红。

他知道这事自己做的不地道但却不愿意听人直接说出来。

【而这种行为是实打实的与民争利明朝把经济损失转移到天下人身上这种情况是纸币弊端两宋时期也有。

但明朝跟宋朝不一样宋朝经济好歹平稳过一段时间明朝则是从一开始就崩了可以说经济从明朝建国到亡国一直都是明朝的短板。】

宋明清的百姓们:“……”

他们这是只有倒霉和更倒霉的处境啊。

“强制让我们收下大明宝钞却又让我们花不出去可不就是让我们承担朝廷的损失吗!”明朝百姓们双眼猩红。

以前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越来越穷现在总算知道原因这让他们如何对罪魁祸首们不愤怒。

“陛下天幕说破这件事咱们该怎么办?”明朝臣子们表面忧心忡忡实则幸灾乐祸。

因为朝廷给他们发的工资

从大明宝钞一事可以看出民间百姓和朝廷官员都无法得利。

唯一获利的只有明朝皇室以及被天下供养的明朝宗室。

“先去找懂经济的官员们来。”明朝帝王们头疼至极但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大明宝钞就是外行指导内行的杰作他们怕乱来大明经济情况会更加严重。

“朕让人改还不行吗……”朱元璋有气无力道。

跟其他接受良好的明朝帝王们比朱元璋哪怕早知道自己错了依旧头铁因为大明宝钞是他的“智慧结晶”付出自然不是其他明朝帝王能比的。

可是比起智慧结晶拥有优质帝王素养的朱元璋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所以尽管不舍他还是下令。

只是他下令太晚明朝的百姓们早就承受诸多损失甚至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他们濒临绝路对于朝廷这个罪魁祸首自然恨的牙痒痒。

而他们能否能够成功则是未知数。

除了明朝开始动荡还有宋朝。

因为比起明朝只是经济拉胯宋朝军事能力也不行百姓对宋朝执政者们更不满。

平稳时期还好像遇到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时期偏偏朝廷还对他们雪上加霜与民争利这让宋朝百姓们如何不心生怒火。

“朝廷不让我们活那我们也没必要对朝廷客气!”

“放肆一群刁民!”面对民间层出不穷的起义宋、明帝王们自然愤怒至极。

“都怪天幕要不是天幕蛊。惑人心那些刁民也不会那么大胆!”

“陛

下……”见帝王们口无遮拦,周围人大惊。

宋、明帝王们反应过来,不敢再说天幕坏话,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皇位安稳,和能够看到天幕有很大关系。

他们不敢去赌。

是以哪怕对天幕憎恨至极,他们也得强忍住。

“咱们经济可不能学习宋元明清,一定要以此为戒。”宋朝前面朝代的执政者们神情凝重。

他们时代虽然还用金银铜货币,经济体系不至于崩塌,可纸币的劣势,依旧让他们心有余悸。

姜叶和江雪不知道宋明清时期的动荡,他们继续直播。

【接下来咱们看一下古代的税。收类型,以及主要纳税群体。

然后再对比一下咱们现代。】

【古代税。收一般是实物,比如粮食、布匹之类,这类产出极大依赖农业,这也是古代扶持农业的原因。

因为农耕社会,农业真的是国家根本。】

“总算听天幕说句好话了,这样才不显得咱们扶持农业像傻子一样。”有帝王忍不住笑道。

历朝历代都以农为本,是因为他们傻吗?不,正是因为他们聪明,才会这么做。

【除了基础实物外,他们还有其他很多税。收。

往大了说,可以分为农业税、商税、关税等几大类。】

【农业税细分可分为田税和丁税。

之前的实物,可以划分为田税,而丁税则是指人口,自己服兵役和劳役这种给朝廷白干活,没工钱,吃不饱、穿不暖等奴役行为。】

诸朝执政者们:“……照天幕这说法,有王朝能幸免吗?”

“哪个王朝没有劳役和兵役!”

虽然他们对百姓们确实是奴役。

可是当姜叶直白说出来,还是让他们感到一种难堪。

那是他们一直以来的遮羞布,被姜叶和江雪等后世人直接扯开。

让他们再也无法自欺欺人,真当自己是什么盛世明君。

【商税是古代朝廷为了限制商人们而推出的税。收,有时候商税比例会非常高,让商人们苦不堪言。

同时过高商税也会降低商人们的积极性,虽然这本来就是朝廷用商税打击商人们的目的,却也侧面影响了经济发展。】

“商税没什么好说的,我们不可能放任百姓们去经商。”

“都去经商,谁来种地?没有粮食,会引发饥。荒,造成更大灾难。”

【然后是关税,关税是对外的一种税。收,是边关和海边做生意,需要交的税。收,这种税。收比起农业税和商税,有更大的局限性。

说起关税,在很多人印象里,明朝因为海禁政策,百姓们连私自出海都不让,就以为明朝没有海关税,事实恰好相反。

】③

“百姓不能私自出海,那海边人怎么生存?

“对啊,他们那边不能种地,居然连赖以生存的捕鱼都不让!

“可是既然有海禁政策,百姓们不能私自出海,那为什么还会有海关税?

“税。收这东西,必须得具备一定规模才行。

小打小闹,可完全够不上国家税。收的规格。

【明朝海关税是怎么回事呢?

那就是明朝不让百姓们免费捕鱼交易,要想捕鱼交易,必须得交钱,那些钱就是海关税。】

“自己冒生。命危险出海捕鱼,上岸后想交易还得给朝廷交钱,这可真是……

“幸好咱们不在明朝,明朝真是太可怕了。没有海禁政策的海边渔民们庆幸道。

“你们说,咱们帝王听了天幕的话,会不会跟明朝有样学样?也有人担忧。

“希望他们别那样做,要不然……

【在古代,因为航海、物流等不发达的原因,捕鱼并不像咱们现在能挣钱。

就这朝廷还不忘从本就不富裕的渔民身上刮油水,以至于很多渔民苦不堪言,直接成了海盗。

海盗也算明朝一大特色,比起烧杀抢掠的倭寇们,明朝海盗们更多是绕开官。方,选择私下交易的海边百姓。

以至于明朝海禁政策巅峰,明朝海盗们的数量也到达巅峰,后来明朝海禁政策放宽,海盗们的数量也随之减少。】④

“可惜咱们捕鱼不像后世那样挣钱,就这样朝廷还想对咱们敲骨吸髓。

元明清三个有海禁政策的百姓们苦笑不已。

“对呀,朝廷要是逼迫太甚,咱们可以直接去当海盗!

诸朝海边渔民们眼睛发亮,找到解决办法。

“海禁政策居然把良民逼成海盗。

本来想学明朝海禁政策,增加国库税。收的其他朝代执政者们看到海禁政策结果,心里迟疑,并遗憾放弃。

“原来这就是海盗真。相?!元明清内陆的百姓们神情恍惚。

之前他们听说过海边海盗数量众多,行事猖獗,心里害怕和唾弃,但没想到海盗真。相,如此不堪。

可不是不堪,如果不是海禁政策,海边海盗数量还不那么多呢。

诚然,不是所有海盗都是好的,但是海盗数量和朝廷海禁政策成正比,已经说明很多问题。

“没有海关税,国库该怎么办?!明朝帝王们举棋不定。

取消海禁政策,海盗数量变少,可海关税也会变少。

可不取消海禁政策,海盗数量增多,朝廷脸面十分不好看。

百姓们要是不知道海边海盗们的真。相,他们身为帝王自然能大义凌然的剿灭海贼。

可在百姓们知道海盗真。相的情况下,他们要是还敢这么做,百姓们一定会更不满。

“行了,不是说海外有好东西吗。

既然外面有好东西,就不惦记自家的三核桃俩枣了!”朱棣最先作出决定。

因为他有郑和,本身也支持出海,性格也很果断。

【除了以上这些税。收外,古代还有许多税。收,其中很多奇葩的。

比如周朝的喝水捐,意思指喝水也要交税。】

“喝水也要交税,这也太离谱了吧!”

没听过喝水捐的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惊讶过后,就是愤怒。

【汉朝单身税,这种主要针对单身女性,看到没有,不光是咱们现在的女性不想结婚,古代的女先祖们同样也是。

也许哪天咱们也会出离谱的单身税,但跟结婚生子,操心孩子教育、医疗等大头比起来,单身税真不算什么,我们已经做好准备。】

“等等,天幕两个主持人不是一对吗?为什么他们还说自己是单身?”

“是咱们感觉错了?还是他们两个不想对对方负责?”

听到姜叶的话,诸朝古人们的关注点有点歪。

但也有人道:“就算两情相悦,也未必成婚生子,女子这么想我们不惊讶,倒是男方居然也接受?”

“没有名分,这不就是无媒苟合吗?”更多的人则是不赞同。

但是等看到后面,诸朝古人们的看法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因为那些离谱的捐、税明目。

落地捐,孩子一出生就交税;结婚捐,成婚需要交税;棺材捐,人死用棺材也交税;猪牛羊鸡鸭等动物捐,只要喂养,就得交税;赤脚捐和穿鞋捐,人穿不穿鞋都得交税……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很多。⑤

诸朝古人们从最初的震惊到最后的麻木,“世上还有想象不到的税。收吗?”

“这么多税。收,人真的还能活下去吗?”

本来他们对后世彼此有情也不成婚生子的行为很有意见。

可是看到那些苛捐杂税,突然就能理解了,因为人能顾上自己,就算不错了。

【这些种种组成的苛捐杂税,是古代百姓们身上难以言喻的大山,他们有官。方有私人,最后受迫害的都是百姓。

比如出现的“捐”,是自愿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官。方税。收,可百姓们就算明知,他们敢不自愿捐钱吗?】

听姜叶这么说,诸朝无数百姓们心酸落泪。

“我们不是不愿意交税,而是那些税。收实在是太多了!”

就是不在乎底层百姓们处境的帝王们看到那些奇葩捐、税也目瞪口呆。

他们这些置身事外的人都为之震惊

当事百姓们就更不用说了。

【苛捐杂税让百姓们民不聊生同时也让王朝步入倒计时。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是历朝历代百姓们苦难的最真实写照。】

姜叶语气里难掩惆怅。

“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