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八卦小酒馆 风里听风

11. 酿酒

小说:

八卦小酒馆

作者:

风里听风

分类:

古典言情

抓大放小。

人的精力有限,无法面面俱到,抓住最紧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孟溪舟点头,转向秋至道:“秋至,你意下如何?”

被委以重任的秋至颇为羞赧地点了点头,“只是我没做过这等重要的事,怕有差池。”

“何妨,眼下跟着赵叔学就是。”孟溪舟轻柔地笑道。

“很该如此。”李素捻起一枚昨日剩的果子,递到秋至手里,“你们年纪小,没经过事儿,正合用小买卖历练,有老赵在旁指点,差不了。”

两下说定,一众人打趣儿说笑一通,将果子吃罢才散去。

晚间吃过晡食,大活儿早早地各自散去歇下,明日便要开始准备酿酒事宜,都需要养精蓄锐。

初九日一早,孟家人方用过朝食,周氏粮铺送粮的驴车便到了。

他们计划先酿三瓮麦酒,三石小麦足够。

卸完粮,老赵把孟溪舟叫到跟前,抓起一把麦粒,道:“元娘请看,周氏粮铺送来的麦子质量如何?”

圆润饱满,抓在手里沉甸甸的,麦粒呈现淡黄色或者深黄色,没有霉变发黑的现象。

教学从识别优质小麦始。

他将手中的麦子紧紧握住,稍后又松开,“颗颗散开,没有黏连的情况。”

孟溪舟学着老赵,抓起麦子不光观察麦子外形,还送到鼻下闻了闻,是浓郁的麦香味。

捻起一颗麦粒送进嘴里,嘎嘣一下麦粒一分为二。仔细观察,麦子截断处呈亮白色。

她要记住上等麦子的香味和硬度。

举一反三,老赵微笑着欣慰点头,道:“好元娘,高品质麦子气味清新,绝无酸败味。你再嚼一嚼,初始无味儿,过得片刻便回甘微甜了。”

这些选购注意事项,秋至在跟着老赵在外头跑的几年间,已经烂熟于心。

酿制麦酒虽比不得羊羔酒那般工序复杂,但要制作口感较好的酒液,每个步骤都得认真对待,马虎不得。

第一步,得先把粮食处理干净。

小麦里少不了会有些沙土、石子、麦壳之类的杂物,全得挑出来。

秋至到街上购置来所需物品,三个簸箕,还有后续酿造过程中需要给酒瓮保温的草席等物。

把麦子倒进簸箕里,沉甸甸的麦子被颠簸扬起时,阳光将深黄色的饱满麦粒照耀成浅金色。

淡黄色的麦壳较轻,在簸箕中被抛上空中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丝淡淡的风,也会随风飘走。

簸箕里便只剩下麦粒了,当然还有其他杂质,便需得一点一点细心挑拣出来了。

三石粮食三百六十百斤,这项活计耗时耗力,以前都是雇佣帮工来做,如今只能几个人亲自上阵。

第二步是将小麦碾碎。

小麦不能碾得太碎,表皮微微开裂,方便后续浸泡就好。若将麦子碾成碎屑状,泡进水里后,便要成黏糊糊的一团了。

等到月亮升起的时候,麦子碾好,便要进入投麦入瓮的浸泡阶段了。

浸泡分为初浸、换水去酸、复浸三个阶段。

初浸需要用热水,讲究一个“热水透心”。甘妈妈已经烧好开水,晾到了大约剩七成热。

孟溪舟在一旁看着老赵和秋至往装了麦子的瓮里添水,每瓮都是水面高出麦子约莫四指。

一般需要浸泡四到六个时辰,现下天寒水冷,六个时辰怕是不够,需得根据小麦吸水情况来定加多少时间。

“除却初浸外,二三次的换水,若依旧用温水甚至热水的话,岂非可大大减少侵泡时间了。”孟溪舟稍一思索,眼睛一亮,提议道。

她从前没能全程参与过酿酒过程,因此有许多酿造细节还不甚了解,她知晓麦子需要浸泡三次,却不懂如何浸泡。

老赵伸出大拇指赞道:“元娘,好想法。初浸用热水,乃是为了将麦芯泡透,到第二、三次的浸泡的时候,水温便不宜过高了,以人的手温为标准的话,水温至多只能高出半成,再烫,麦子可就要发酵了。”

“麦子发酵成酒,不是好事么?”孟溪舟望着装满麦子和热水的陶瓮,瞧着缓缓冒出的热气,疑惑地问。

秋至将瓮盖好,解答道:“水温过高会导致麦子还没有完全浸泡好,会提早发酵,酿造出来的酒液会很浑浊,喝起来口感粘稠、味道酸涩,且有生面的味道,”

孟溪舟点头,脸上并没有被人否决后的羞恼,反而沉思默想起来。

“是没能泡软的部分在作怪吗?”

“哈哈哈,好聪明的元娘。”老赵大笑道。

为防夜里瓮中的水结冰,老赵便把煤炉子搬进倒座房中,然后将三口大瓮围着炉子摆放。一切准备妥当,三人才各回卧房睡下。

冬夜天寒,换水这项活计又不需要什么技艺,三翁麦子,老赵和秋至两个人足以应付,但孟溪舟坚持参与。

她道,只有体会了每个流程的艰辛和作用,才不敢武断妄言哪个流程简单不重要,才能切身体会酿酒的不易,才敢说自己会酿酒、懂酿酒。

亥时第一次换水。

老赵掀开一口瓮上的盖子,看向孟溪舟,却并不开口。

孟溪舟知他何意,立即用食指沾水,放进口中尝了一下,道:“水质浑浊发黄,味道酸涩。”

“此又称为‘恶水’。接下来淘洗,大约三遍才能祛除酸味。”老赵道。

孟溪舟取来细竹篾编的舀子,学着一旁秋至的样子,先清除瓮里水面浮沫,然后把麦子盛进竹筐,再刳到院里,在装满井水的新瓮里淘洗。

果如老赵所言,至第三遍便达到了“水清无沫,手搅不黏”的程度。

等三人忙活完,秋至摸了一把窗棂子上结起的霜花,道是温度还是低,便在屋内烧了一筐麦秸升温。

孟溪舟只觉得才睡下不久,便听到中空的梆子发出的响亮悠远的“梆、梆、棒”声,慢敲三声,快敲三声,由远及近。

三更了,她哧溜一下,从暖烘烘的被窝里钻出来,回头瞧见微弱灯光下睡得香甜的妹妹,嘴里像吞了颗蜜枣一样,咕噜噜地动,一双手从被窝里扬起来,仿佛要去抓什么好吃的。

给妹妹掖好被角,孟溪舟轻手轻脚开了东厢的门,走进院子里的时候,老赵和秋至已经在往第一个瓮里添水了。

大步走到井边,呼吸一口气,简直跟吸一口冰碴子进肚没两样,冷气直往她肺管子里蹿。

如第一次般,先清浮沫,再清洗麦粒。

反复清洗三次后,手掌浸入水中,可见掌纹,捞起麦子咀嚼,没有酸涩的味道,

她谨记前番换水时老赵的叮嘱:水清无味,手搅不黏。

清洗过两竹筐麦子,孟溪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