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曜见提起战事,面上又染上了轻愁,“不容乐观。”
自那日行宫传来城破噩耗起,基本没有传来任何好消息,匈奴如有神助,连破三城。
宣威帝派了亲信武将李阚带五万大军支援漠城,想的便是守城易攻城难,诚然出五万军意味着根本没打算收复失地,但加上西北原本的兵力,稳定边线总该够了吧?谁知竟也不过坚持月余,那李阚竟带残兵弃城后撤,满城百姓落入匈奴手中。
匈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漠城宛如人间炼狱,一时大霂国民人人自危,连云都都被压抑的气息笼罩,百姓终日惶惶惑惑、议论纷纷。
“陛下在筹备议和了,欲选一公主和亲。”
他是极力反对议和的。要让那些茹毛饮血的禽兽安守在国界之外,绝非一位公主远嫁就能换得,而是要用国土、国民和尊严去换。
行于路中,为人所痛打,为了不再被打,奉上家宅、钱财求饶,这有失人的尊严,放在国家上,则有失国家的尊严。
且这么做,又怎对得起西北四城百姓的亡灵?唯有血债血偿,才能聊以告慰这些冤魂。
而宣威帝只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让一切回到正轨上来,他怕再这么打下去,有损天威,甚至危及皇权。
“我再想想对策。”陈九曜沉思。
众人皆知很难,除非……天赐良将,否则再这么一直输下去,迟早是要议和的。
顾乘风拍拍他的肩膀,“殿下日日思量这些事情,就姑且偷闲一会儿罢。说件喜事,你的婚期已定下了吧?”
然而这个话题似乎并没有让陈九曜放松下来,反而新添一种他自己也搞不懂的愁绪,“是,八月廿三。”
没有喜悦,只有茫然,和将将惊觉的抵触。
但他现在却没有空闲去深思和探究这些。
……
八月初三,皇陵,长夜冥冥。
雨水淅淅沥沥了一整日,缠绵不休,好似离人悄无声息却又难以休止的泪水。
一人一骑破开雨幕,向此处而来。
马上的人身着斗笠和蓑衣,远眺而去难以分辨究竟是何人。
那人行至近处,翻身下马,微微上抬帽檐,看向门口的守卫,守卫便立刻行礼并放行。
他轻轻颔首,径直向内走去。
此人正是刚忙完政务的陈九曜。
新来的守卫很是惊讶,小声问老守卫:“太子怎会来此处?”
老守卫撇眼,道:“少见多怪,今日是先皇忌辰,殿下每年不管忙到多晚都会来,况且平时殿下也常来。”
“要是我死后也有人这样惦念就好了。”他甚是艳羡。
“小子无知!活着就想死之后的事!快‘呸呸呸’!”恼怒。
“呸呸呸。”无奈。
……
紧闭的门隔绝了雨声,牌位前的烛火昏黄,却是这个暗沉的一天中唯一的暖色。
陈九曜内心顿时沉静下来,他脱下蓑衣,靠着供案席地而坐。
“阿翁,你一切安好吗?”
“阿翁,我的婚期是八月廿三,但我……好像并不想成婚。”
……
“阿翁,九曜不孝,要让你担心了,我决定赴边关杀敌。”顿了顿,解释:“不要忧心,不将敌人拦于国门之外,我不会轻易让自己出事的……就算有什么不测,也正好可与阿翁作伴。你看,怎么都不亏的。”
“……唯一对不起的就是我阿娘。”
……
窗外的天亮了,也晴了。
东曦既驾,霞光万道,瑞气千条。
陈九曜沐着晨光,如来时一般,静悄悄地离去了。
“秘召中书令李牧之、户部尚书张子昂、兵部尚书徐元。”
……
八月初七荧夜,崇仁坊。
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这条长街繁华灼眼,喧嚣贯耳,惟街尾一座静立的明月楼格格不入。
三层的阁楼之上,从开阔的窗口向外望去,圆月似乎真的格外明亮。
与这静默的月遥遥相对的,是阁楼上耍酒疯的人。
“终于把你拽出来了,其多艰矣!”顾乘风醉眼朦胧,抓着陈九曜的手腕不放开,“我爹怎会如此迂腐!为了祖父遗言拦着我,放任边关百姓被那些杂碎欺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要不殿下下旨吧,殿下下旨!让我去西北前线!如此我爹就没办法了!”
却说完就趴在桌子上不动了。
这人偏要喝酒,自己灌自己,一顿晚饭吃到月上中天。
陈九曜叫人送来清水和巾帕,帮他擦拭通红的脸使其降温,低声道:“阿弟,对不起,我不能答应你。”
楚定音接过巾帕,用修长的指将它按在水中浣洗,“五日后便是殿下生辰,二十成人初加冠,不是小事,缘君嘱咐我们早点和你打招呼,定要把那日空出来,我们一同替你庆祝。”
陈九曜闻言眼中闪烁着明灭的光,教人难以看懂。
“谢诸位,但我应是无法应约了。”
……
次日一早,晨鼓方响,雄鸡未鸣,黎明前的云都仍是一片漆黑时,云都所有正五品以上的官员们,就在昏暗的街灯下骑着马,走街穿巷前往大明宫了。
待行至望仙门,天已有欲明之意。官员们下马向内走,每进一座宫门,都会经守卫仔细核对身份。
一路沿着宽阔的大路向前,过御桥,到达含元殿东、西朝堂,行立班序,再向内过宣政门,在日华门和月华门内廊下序班等待,待太监唱喏之后,列队进入宣政殿。
早朝由此正式开始了。
“西北屡战屡败,都是一帮酒囊饭袋!朕养你们有何用!”
许是因为昨晚收到的那封最新的战报,今日宣威帝不耐走那些常规流程,上来直奔主题,发泄憋了一宿的怒意。
“陛下息怒。”底下跪倒一片,唯有陈九曜立在原地不动。
宣威帝向下一扫,面色缓和,待看到陈九曜时,眼中再次闪过一丝不快,顿了顿,给群臣递台阶,“起来!”
“朕欲派玉黛公主和亲,平息战事。”
朝中早就盛传宣威帝有与匈奴议和的意向,今日算是摆到台面上讲了,但依然裹着“和亲”的遮羞布。说是和亲,其实这不过是个挽尊的仪式,核心还是要割地赔款。
下面顿时一片议论之声。
“陛下!不可!”中书令李牧之开口,“如此行事,会折损我大霂国威。”
宣威帝闻言沉着脸盯着他,“我朝武将不堪重用,屡战屡败,故以和亲之法平息战事,李卿既反对,不如派你去战场,扬我国威如何?”
下面一片寂静。
已是知命之年的李牧之脸憋得一片通红,羞愤难当。
他是前朝遗老,文臣之首,桃李满朝,他的学生听到这句讽刺之言,也是内心愤懑,但不敢流露,只能低头掩饰神色。
陈九曜见状欲开口,却被殿外的嘈杂之声打断。
声音由远及近,愈来愈大,凄厉异常,殿内众人终于听清在喊什么。
“父皇!女儿已有心上人!求父皇收回成命!”
声音尖锐、绝望。
正是宣威帝准备派去和亲的玉黛公主。
自觉颜面有失的宣威帝大怒,“成何体统!带她下去!”
看到宣威帝眼中的绝情,玉黛公主跪倒在地上,哀求:“求求各位大人!放过我!求求你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