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小食铺 白风禾

103. 第 103 章

小说:

小食铺

作者:

白风禾

分类:

古典言情

钱家家大业大,光厨房就有将近二十号人,且不说今日还从别处调了十余人过来打杂。

厨房足有食铺那么大,院子更是厨房的两倍大,三十多号人在里边活动一点都不显拥挤,甚至绰绰有余。

方娘子带沈春宜转了一圈,在那两盆鸭掌面前停了下来。

方娘子弯腰从木盆里拿起一只鸭掌递给她看,笑道:“这是我方才让她们试着去了骨头的鸭掌,你看看能不能用。”

大燕是没有无骨鸭掌的,但给鸭掌去骨也不是什么难事,沈春宜也从不小瞧古人的智慧,所以提出做无骨鸭掌的时候并没有说要怎么去骨。

这不,不用她说,她们也能做出来了。

鸭掌皮相完整,没有一丝破损,刀口笔直,显然去骨的人刀工十分利索。

沈春宜笑道:“这都不能用的话,那还有什么能用的?”

方娘子谦虚道:“能用我就放心了,这法子还是她们琢磨了许久才琢磨出来的,我就怕不能用,所以才没让她们继续做了。”她朝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她们的几个小娘子笑道,“都听见了吧,沈二娘子说能用,你们继续吧,手脚都麻利些,沈二娘子还要等着用呢。”

几人笑嘻嘻地应了一声,纷纷走到木盆旁的凳子坐下,拿起小刀便开始给鸭掌去骨。

她们动作还有点生疏,但每一刀都很稳,先把鸭掌的主骨踢掉,再去掉爪子上的每一根小骨头,便得到了一个无一丝破损的完美无骨鸭掌。

这个流程和后世的流程一模一样,只是生拆法的速度终究比不上熟拆法的。

把鸭掌煮到断生,再入冰水,冷热交替,骨肉便会分离,拆起骨头来就容易多了,这就是后世常用的熟拆法。

方娘子听了,二话不说就挥手让她们停下来,把鸭掌先拿去煮。

鸭掌煮了,又过了冰水,几人一试,速度果然更快了,都笑呵呵地道:“生得和熟的果然不一样,生鸭掌的骨头就跟鱼鳔胶黏过似的,难拆得很,使了老劲才能把骨头剔出来,熟了就不一样,轻轻一剔就出来了。”

厨房的人闻言纷纷过来凑热闹,一瞧,也觉得这个法子好,个个都想要上手来试一试。

方娘子不是个苛刻的人,换做平时她就让她们轮流试一试了,但今日可是做宴的大日子,由不得她们胡闹,便呵斥一声,让她们安静了下来。

又大声道:“要选六个人给沈二娘子打下手,你们谁愿意来?”

此言一出,大家齐刷刷地站了出来。

“方管事选我,我力气大,剁肉一流……”

“还有我,他们撕的鸡丝都没有我好,夫人最爱吃我做的鸡丝粥了……”

“我烧火最好,让我烧火准没错……”

十几号人一起说话,声音翁翁的,方娘子额上青筋猛跳,手一挥,大声道:“安静,都给我安静!”

大家立即安静了下来,只拿一双眼睛巴巴地看着她。

方娘子扶额,“不如还是你选吧。”早知道这样,她就抽签了,抽到谁就是谁,谁也别争,公平又公正!

沈春宜没多犹豫了,点了那几个说“肉剁得好”“鸡丝做得好”“刀工好”“烧火好”的人。

被选中的六人眉开眼笑,胸膛挺得高高的,仿佛中了大奖一般。

方娘子没眼看,扭头看向沈春宜道:“她们六个都是厨房里的好手,你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她们去做。”接着又把她带到一处两边有隔扇的灶台前,“这是你的灶间,调料什么的里边都有,锅是我给你选的,你看合不合适,不合适再去换别的。”

这个灶台有两大一小三个灶眼,其中一个大灶眼上放着炒菜的大铁锅,旁边的是铁釜,就是后世那种圆形深肚的锅,只是这个锅大得过份,口径足有三尺宽,跟大铁锅一般大。

这锅又深又大,用来煮鸡倒是适合。小的那个灶眼上放的是敞口深肚大陶锅,刚好可以用来炖红烧肉。

沈春宜笑道:“合适的。”

“合适就好,我先去忙了,你缺什么就和圆生说,让他去给你拿。”方娘子说完便走了,走了两步又回头道:“对了,烤炉在院子里,你走出去就能看到。”

沈春宜点点头,其实她进门的时候就看到烤炉了。

萱娘进了灶间,东瞅西瞅,又去摸了摸隔扇上折叠起来的门扇,拉开之后见刚好是一半的门,便问道:“二娘子,我们要把隔扇关上吗?”

隔扇关上,灶间就是一个可以隔绝视线的独立空间了,可以有效地防止别人偷师。

不过沈春宜拒绝了,若是看两眼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味道来,那这个人定是个天才里的天才,怎么防都是防不住的。

现代文学上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放在厨艺上也适合,即使是同样的食材,同样的烹饪手法,不同的人,做出来就有不同的味道。

且沈春宜对自己的厨艺有着绝对的自信,从不畏惧她人“偷师”。

不仅是她,方娘子的灶间也始终是敞开的状态,有人问她问题,她也从不吝啬解答。

沈春宜收回视线,便开始忙活了。

烤鸭工序复杂,耗时长,便作为第一个开始做的菜。

烤鸭不难做,但想要做的好难。那些不讲究的店家,直接把鸭子放进烤炉里烤,出来的也是烤鸭,只是这样子的烤鸭,皮皱巴巴的,瞧着就不好吃,沈春宜前世去广府旅游时,在街边就看到过这样子的烧鸭店。

她还好奇地走进去尝了尝,发现鸭皮软趴趴的,跟北京烤鸭半点不像。

后来,她开始学做烤鸭,在充气这一步折腾了许久,还跟师傅发脾气,说广府的烧鸭不充气,还不是大把人买,被师傅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

她那时候觉得师傅故意折腾人,明明都有充气筒,偏要让她学传统的人工充气法。

什么叫人工充气法?就是用嘴巴给鸭子吹气,一次不行,还得多次,直至把鸭子吹得皮肉分离,鸭皮囊鼓起来。

这个办法有点类似杀羊剥羊皮的办法,沈春宜前世就亲眼看见过杀羊,把羊杀了之后,从羊的小腿那里割开一个小口子,往里面打气,使羊皮鼓起来,和羊肉分离,这样子羊皮就能很好的剥下来了。

和剥羊皮不同,鸭子的吹气是从脖子那儿吹的,嘴唇紧紧地贴着鸭脖子,鼻端一股子鸭腥味,吹完一口气之后嘴巴都是腥臭的。

刚开始的时候,沈春宜每吹一次就干呕一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