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幽居梦 冷冷雨

25. 第八章 邂逅 第二节 青泥遗梦

小说:

幽居梦

作者:

冷冷雨

分类:

古典言情

第二节青泥遗梦

大历十三年十月初,林惊风和顾影怜骑行于阴雨初霁的青泥岭中。顾影怜对青泥岭并不陌生,她曾在民国《徽县新志》中读到其 “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陷泥淖”。李白《蜀道难》中,亦有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之叹。顾影怜昔日读来只觉夸张,此刻身临其境方感 “诚哉斯言” ——赭红色山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马蹄每落皆溅起半尺深的泥浆,连缰绳都被山岚浸得发潮。

行至一处相对平缓的弯道,两人牵马在嶙峋山石后稍作歇息。顾影怜从行囊里取出李端赠送的《辋川修竹图》,图中竹节处钱起题的 “不为风折” 四字格外清晰。

“在想什么?” 林惊风问。

“我在想,” 顾影怜望着险峻的山道,“无论世道如何艰难,总有些人心存诗意。这些文人笔下的诗意,何尝不是众人心底的向往?”

林惊风回望远处云雾中的辋川,“你看,银杏落叶,新竹抽枝,溪水长流——世间清阴长存,不在刹那绚烂,而在新根岁岁深扎。所谓永恒诗意,原是将苦难酿成养分,让希望在尘埃里抽芽。”

顾影怜忽然懂得:雅集从不是文人孤高清谈,而是心怀星火者以诗笔为薪,在困厄中燃旺共守美好的心火。聚时如星子汇河,以笔墨为舟、情怀为桨,在泥泞里划出通向星空的航线;散若新篁遍野,各自将诗意根须扎进生活厚土。文人骨子里的诗意,从来不是天边独悬的冷月,而是聚散相照的灯火——让独行灵魂在墨香中相照,让困厄坚守化为彼此热望。这灯火虽不耀眼,却能照破孤寂,燃旺理想,让仰望的眼眸映着云端清辉。而这穿透尘埃的光明,是千万灵魂在泥途共举的姿态——以诗心相契,将人间烟火酿成超越的月光,让每个仰望都成为通向星天的桥梁。

两人休息了一阵,吃了些干粮,继续前行。行至猿愁岩转角,忽闻崖下传来断续的哭泣声。藤蔓掩映的凹洞里,蜷着个穿半旧团花襦裙的女子,怀中抱着个面色青白的男子。女子鬓角插着朵枯萎的野菊,裙摆沾满暗红泥渍,像是跌倒时蹭到了崖壁的赭石。

“郎君醒醒!”女子的哭道,“听说翻过这岭便是兴州,定能寻到药……”

她抬头看见两人,突然扑过来抓住顾影怜的裙角,“救命!我家郎君染了重疾,已两日水米不进!”

林惊风蹲下身,摸了摸男子的寸口脉,脉沉迟。他见男子腰间缠着浸血的布帛,揭开后露出五道并排的棍伤,伤口周围泛着青黑,“这是受过严刑?”

女子抽咽着,“我们从凤州逃婚出来,本想经青泥岭去蜀地......”

原来,女子名叫林玉翠,是凤州参军的家伎,与府中马夫陈文贵相恋。半月前被主人发现,阿贵挨了二十杖,两人便揣着半升粟米连夜出逃。“主母说要将我许给五十岁的盐商。文贵说青泥岭南有良田,能让我做正经妇人。我们就逃了出来,逃出那晚听见犬吠,他便整夜蜷缩发抖,白日里走几步就要小解,夜里总梦见被人拖回府衙。我们本想在青泥岭借宿猎户家,谁知遇上暴雨,他摔进了泥坑,好不容易将他拖出来,他就变这样了……”

林惊风道:“外伤瘀滞,惊恐伤肾。”

顾影怜道:“还有救吗?”

林惊风道:“便溲失禁,难了。”

顾影怜嗅了嗅,空气中果然飘浮着溲便的臭味。

陈文贵躺在林玉翠的怀中,已气如游丝。他望着林玉翠,一滴眼泪滑下脸颊。慢慢地,他闭上了眼睛,本来放在胸前的手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