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府,崔家粮仓。
赵安看着村壮们将一袋袋粮食搬进粮仓,满脸欣喜之色。
来到大唐一年多,终于在他不懈的努力下,通过改良土地优化粮种,李家村获得了丰收。
想当年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慌的一逼!
开局没有原主记忆就算了,还沦为人牙流落官牙市场,差点饿死完结撒花。
好在去年遇见宁安崔家购买家奴,机缘巧合下签了**契做了崔家佃户,才得以在李家村安身立命。
今天正是崔家收租的日子,崔家的佃户们从城外各村推着大车小车赶来交粮。
作为崔家佃户最多的李家村自然也不例外。
但相比其他各村。
今年,李家村的稻谷产量和品质要高出不少,这也让前来交粮的佃户纷纷议论起来。
“吵什么吵,贱命一条的泥腿子,嫌命长是吧!还不滚到一边去。”
这时,人群之中传来一道喝骂声。
村壮们闻声,纷纷让出一条道。
很快在俩名家丁的簇拥下,一名身穿锦缎的中年男人,挺着大肚子朝赵安这边走来。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崔家的新任家主崔高河。
正在给李家村佃户盘账的账房见家主前来,立即放下手里的账本,堆起笑脸起身迎接。
崔高河没有理会他,眯起小眼扫视众人:“一个个是不是都闲的慌,都不用做事是吧!还不快滚去干活。”
说罢,中年男人的目光停留在赵安脸上。
印象中,这个年轻人很特别,崔高河第一次见到赵安的时候,他就不喜欢这个年轻人。
只因从赵安的脸上,崔高河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准确来说这个年轻人脸上,有着一股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沉着冷静,并且对他这个家主没有一丝丝惧意。
“我说你小子是个聋子吗,交完粮还不赶紧滚。”
赵安上前一步,沉着的脸上随即逢笑:“二爷,您过目一下李家村的账,小的再走不迟。”
宁安崔家乃是“五姓七望”清河崔氏的旁支,一共有两房,大房崔高山掌管家族地产人事,二房崔高河管理着崔家大大小小的店铺生意。
由于崔高山年事已高,现已体弱多病。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家族地产及人事则由崔家二房接手代为打理,已然是名义上的新任家主。
所以今年收租的事情自然落在崔二爷头上。
“有什么可看的。”
崔高河脸色不悦,沉声道:“你们李家村的租子要是没交齐,明年就再加一成。”
各地地租税收不同,通常都是三七分。
崔家家主崔高山是个心善之人,分给自家佃户三成半,这要是再分去一成的话,基本上就是不给这些佃户活路。
话音刚落,本想看热闹的佃户们纷纷忙起手里的活计,生怕牵连到自己。
只有李家村的几个青壮注视着这边。
赵安对他们使了一个安心的眼色,转身拿起一旁书案上的账本来到崔高河身前,不急不缓道:
“二爷,这是李家村今年的账,不负老爷期望,李家村迎来一个好光景。”
要知道,近年来受天灾影响,不要说稻谷丰收了,百姓能吃饱肚子就不错,更别说这些十不存一的佃农们,一天能吃上一顿粗粮就要拜谢主家开恩了。
崔高河不由撇了眼赵安,随后看向站在一旁唯唯诺诺的账房。
后者笑着点了点头。
崔高河这才好奇的接过账本。
翻开第二页便是李家村的账,李家村二十多户的租子依次记录在上,并在其后注有佃粮品级。
“上品?”
崔高河看到清一色的标记脸色一凝,心中无比吃惊,从而忽视了李家村今年的租子总和要比往年多出半成。
大唐的粮食有品级之分,共分为四品。
从优到劣,依次是良品,上品,中品,下品。
本时空的宁安土地贫瘠,多为“丘陵裸岩,沙地,盐碱地”不宜耕种,当地最好的土地也只能种出中品粮,而李家村上供的佃粮竟然全部达到了上品。
崔高河再次看向一旁的账房,后者的眼神已经告诉他这账绝对不会作假,上品粮实属千真万确。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