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乱世女商发家记(战国秦) 园篱

76. 邯郸的局势

小说:

乱世女商发家记(战国秦)

作者:

园篱

分类:

古典言情

秋七月,渭水吹来的风驱散了暑气,温驯的日光洒在瓦檐上,伴随着阵阵急促的鼓点,咸阳城开始了新的一天。

城门前,等候入城的商人、使者、黔首,排成了长蛇。

队伍中有赵地来的使者中行武。他坐在轺车中,好奇地瞅着前面的商队,只见他们亮出通关符节后,城门卒客客气气请他们入城。中行武疑惑,不是说秦国瞧不起商人,怎么的如此有待商队?忽的想起,这队商人似乎是同他们一道从邯郸出发的,途中又数次相遇。

该不会是秦国的探子,伪装成了商贾?

赵国不日即将发兵袭燕,这个节骨眼上,秦人可别动什么歪心思。

他叫来侍从,附耳吩咐了几句。那侍从往前挪,不着痕迹地跟上了商队的最后一辆车。

进城后,中行武一行入住秦国专门接待六国来使的馆舍。刚洗了手、面,半卧着歇息,前去打探的侍从就回来了。

“孟弋夫人?”

中行武坐直了。

怪不得城门卒那么客气,原来是她。

侍从多了句嘴:“这位夫人好大排场,什么来头?秦王还未娶亲,她是秦国哪位大臣的夫人?”

中行武笑了:“知道庐陵君这些年守活寡是为了谁?”

侍从瞠目。他年岁小,又刚从赵国边郡到邯郸,自然不晓得,几年前,邯郸出了位风云一时的奇女。

那位邯郸百姓念叨至今的孟弋,是赵女中的传奇。

赵国出刺客、侠士,更出美女。享誉列国的赵女无一不是凭借美色,得宠于王侯宫中,或是豪富的内宅,孟弋则是另类。她一介贫女,却像男人那般筚路蓝缕,经商致富,这已经够奇了,更奇的还在后面。她一面用美色钓住庐陵君,一面又与秦质子异人搭上了关系,比吕不韦这种投机客还奸猾……

身为弥子牟的心腹,中行武对孟弋的离经叛道大肆抨击。

“……于是,朝堂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庐陵君被女人抛弃,成了弃夫,可他犯贱,对那女人念念不忘,守了这些年活寡,推掉了好几门婚事。哼,身为公子,却被一个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我都替他害臊……赵国男儿的脸都被他丢尽了。”

赵简是弥子牟的眼中钉,中行武提起他从来都是冷嘲热讽。

正说着,猛地停下。根据侍从探听到的消息,孟弋的商队常年往来于邯郸和咸阳,仅仅是做买卖?孟弋对大王和建信君恨之入骨,会不会趁机打探赵国情报?赵简用情如此至深,难道就没有只字片言带给孟弋?赵王染病,身子大不如前,对赵简来说,这可是天赐良机,孟弋在秦国得势,赵简会不会借助秦国的势力兴风作浪……

未雨绸缪,中行武觉得,他有义务替建信君探听虚实。可如何接近孟弋呢?

正事要紧,先办正事。

正事就是奉王命为赵忽授爵。赵忽?有了!

***

中行武没猜错,从邯郸回来的商队,除了赵地的物产,确实给孟弋捎回了一封书札。不过她人不在咸阳,在蓝田,是以晚了一天才收到。

她还惦记着山头上那片可怜的漆树。今夏的漆是全泡汤了,血本无归。嬴政和李斯都劝她忘了这件事,权当花钱买经验了,孟弋不甘心,不顾众人劝阻,又来了蓝田,她想看看有没有补救的法子。

夏天过去,天气转凉,一刀下去,漆树流出的漆液不但少而且质量差,孟弋失望而归。

咸阳送信的人来了。

孟弋看完,缄默不语。

“采!”

窗下,嬴政和赵忽吆喝着玩六博。

得知孟弋要来蓝田,嬴政在宫里呆不住,软磨硬泡求孟弋带他一起来。孟弋初时不同意,他诚挚地瞪着无辜的双眼:“老师,你常教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居上位者须躬身实践知晓民生疾苦,我回秦国几年了,连咸阳都没出过,如何能体察民情?”

他为了出宫放风,搬出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孟弋心知肚明,想拆穿他,一转念,他说的确也是实情,把半大小子关在深宫里,是挺没人性的。

孟弋捏捏他的脸:“如果你能说服太后,我就不拦你。”

原想着,赵姬那边会有些麻烦,出乎意料,嬴政一张口,她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只嘱他多带些侍卫,不可顽劣。

孟弋感到诧异,可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被嬴政高昂的兴致感染,便顾不上细究了,迅速收拾了行李,还叫上了赵忽,一行人热热闹闹离了咸阳。

第一次来乡间,第一次见到漆树,嬴政高兴坏了,把孟弋的叮咛抛在脑后,袖子一捋,直接上手摸了。蒙氏兄弟也是头回知道,原来日常所用器物上的漆,都是这树上流出来的,好奇心起,又摸又捻的。赵忽待要伸手,被孟弋喝住了。

我的老天诶!孟弋发誓,再不带这群祖宗上山了。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秦国朝堂都不会放过她。

被强行带下山后,无事发生,嬴政抱怨老师小题大做。睡了一晚,手上、颈上发痒,一挠挠出了一溜溜恶心的疱,他痛悟,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

蒙氏兄弟也倒了霉。

搽了药,养了几日疱疱消了不少,不痒了,嬴政兴致好转,邀上赵忽游戏。

就是这个时候,邯郸的信从咸阳转送了过来。

嬴政杀伐正酣,抬头注意到孟弋握持着木牍发呆。老师如此失态,一定与邯郸的某人有关。他冲赵忽使了个眼色,两人一齐放下了棋子。

“姊,邯郸来的信?”赵忽问。

孟弋回过神来,点点头。

郭起在信中说,赵简送赵忽入秦为质,是为了保全他。

邯郸到底乱成什么样了?

郭起说,眼下的邯郸,比天地初开还混沌。赵丹用弥子牟主政以来,朝中分裂为几派势力,有跟着弥氏为虎作伥的,有强烈反对他的,有中立自保的。反对派中,以赵简为首。赵简麻烦连连。

早先,他反对对燕用兵,认为秦国才是最大的敌人,主张与燕国修好,将防御重点放在西线,触怒了赵丹。去岁,又有人告发他与廉颇密谋谋逆,加重了赵丹的猜忌。其实不过是廉颇攻燕时受了伤,赵简前去探望,却落人口实,说他结交大将,犯了赵丹大忌。

若是别的将军还好些,可偏偏是廉颇。廉颇为人,有勇有谋,唯一的缺点是脾气执拗人缘太差,赵丹对他的态度很别扭,不得不用,却不能重用。孟弋明白赵简的处境,自身难保的局面下,把赵忽送出来的确比在邯郸安全。

“这是好事啊。”嬴政很开心,“赵国越乱,对我们越有利。”

赵忽看看嬴政,再看看孟弋,默默走出了兀自。

嬴政抓抓发痒的手背:“他怎么了?”

孟弋白他一眼:“我的大王,你是真会说话。”

孟弋追到院中,想安慰赵忽,黑颈匆匆进来禀事。

咸阳来人到了县里,称赵王派了使者来,要见赵忽。

***

赵忽如坠云里雾里,在嬴政亲卫和黑颈的陪同下,风驰电掣赶回咸阳。

中行武等候多时了。

上次来时,中行武是赵忽的副使,今次已是独当一面的使者,赵忽沦为人质。公子王孙又如何,还不是一朝天上,一朝渠沟?赵忽堕入沟渠,中行武也是出了一份力的,不禁小人得志,见到一脸晦气赵忽,他满眼的奸笑憋都憋不住。

几个月来,赵忽见识了种种人心难测,知晓中行武背后搞的小动作,他谨记孟弋的叮嘱,没有发作,忍了。

双方行过礼,中行武宣读赵丹的命令:册封赵忽为春平君。这便是他此行的使命。

赵忽呆愣:这是王兄的补偿?

中行武呈上封邑去岁的户籍和田结,称谓也立马改了:“恭喜春平君。”

赵忽脸上没办分喜悦,王兄想让我永远留在秦国?

中行武又说了几句恭维的话,兜着圈子打听起孟弋。

赵忽有心提防,化身闷嘴葫芦,一问摇头三不知。

中行武暗暗叫骂,悻悻离去。

在赵忽身上没捞到有用消息,中行武不放弃,次日一早就去了相邦府。

此次使秦的另一任务,就是献城给吕不韦。虽说只是将五城的税收奉上,并不是割地,可五座城池皆是工商繁盛之地,税收非常可观。为了笼络吕不韦,赵国下足了血本。所图无他,只希冀秦国信守承诺,不要干涉赵攻燕。

吕不韦欣然笑纳了赵国的诚意和建信君本人的诚意。他说,秦国非常重视秦赵邦交,只要赵国不与魏楚等合纵,秦国就不会进犯赵国,建信君就永远是秦国的朋友。

中行武心下甚安。

会面没持续多久。

中行武明白,吕不韦总理朝政,日理万机,能够在百忙之中抽闲接见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使者,已是格外给赵国面子了。看着下人抬出来的一箱箱回赠给建信君的谢礼,他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趟差事办得太漂亮了,回去一定会受到奖赏。

然而仍有疑虑未消,他看向送他出府的宾客司空马:“司空兄离赵多年,可否怀念赵酒的滋味?此行小弟带来了几坛,兄如不弃,我后晌派人送来。”

司空马是赵人,在邯郸时就投在吕不韦门下,后又随之入秦,受重用至今。中行武与他是旧相识。

司空马道谢:“尊使如此大礼,某恐无以为报啊。”

“区区小事,见什么外?”出了大门,中行武压低声问,“愚弟有事相询。”

“愿闻其详。”

中行武问起了孟弋。

“她深得秦王和秦太后信赖,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