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巷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已经黄了大半。
昭宁推着崭新的凤凰牌二六女式自行车走进巷子,车铃在夕阳下闪着细碎的光。
这是苏禾特意托人在友谊商店买的,花了二百六十块钱,就为了让女儿上下班更方便。
还没到家门口,就听见小芳妈撕心裂肺的哭声从隔壁院里传来。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养了你这么个糊涂东西.”
昭宁叹了口气,不用猜都知道,小芳到底还是偷偷跑去街道办报名下乡了。
她摇摇头,正要推车进自家院门,却被从隔壁冲出来的小芳一把拉住。
“昭宁。”
小芳眼睛红肿,脸上还挂着泪痕,语气却带着几分质问。
“你和静姝不是好朋友吗?作为好朋友,难道不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静姝都要下乡了,你为什么不肯跟我们一起?她这几天伤心得连饭都吃不下。”
昭宁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直视着小芳。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沉静的脸上,显得格外稳重。
“芳芳。”
她的声音很平静:“你也说了,我们只是朋友。我不是她父母,没有义务非要陪着她下乡。
那天在丽丽家我就说得很清楚,我已经在第一机床厂宣传科上班了。
静姝下乡,我上班,都是在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
她顿了顿,看着小芳倔强的眼神,继续说道:“再说了,我跟你情况不一样。
你还有两个哥哥可以孝顺父母,我妈就我一个女儿,我必须留在她身边照顾她。
国家政策都允许独生子女不用下乡,街道办的同志也是这么宣传的。
我这不叫逃避,是有自知之明。
就我这样连麦苗和野草都分不清的人,去了农村不是给农民伯伯添乱吗?”
这番话有理有据,说得小芳哑口无言。
她气得直跺脚,声音都尖利起来:“反正我和静姝是不会原谅你这个逃兵的。
我们要去农村的广阔天地接受工农再教育,你就在城里待着吧。
丽丽和晓红也会跟我们一起去的。”
“你这个糊涂东西。”
小芳妈从院里冲出来,气得在她背上捶了两下:“自己犯傻还要拉着昭宁?人家昭宁多明白事理。
昭宁啊,小芳被那个王静姝忽悠糊涂了,你可千万别跟她一般见识。”
昭宁笑笑:“春婶儿,您放心,我不会的。我知道小芳是性子单纯,善良。”
小芳妈看着昭宁推着新车稳稳当当地进了院门,再对比自家这个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傻闺女,心里又急又悔。
她这辈子最错的就是把女儿保护得太好,养得这般天真无知。
这一幕,几乎同时在张丽丽和李晓红家上演。
不同的是,那两家的父母可没有小芳妈这么好说话。
张丽丽的父亲是厂里的老钳工,脾气火爆。
听说女儿要跟着王静姝去东北下乡,直接抄起扫帚就是一顿揍。
“我让你个大傻子被人忽悠,我让你不知好歹。”
张父一边打一边骂:“王静姝是没办法才下乡,你放着好好的接班机会不要,非要往火坑里跳?
老子干脆打死你,省得你出去被人骗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李晓红家更是上演了男女混合双打。
她妈哭喊着:“我们省吃俭用把你供到高中毕业,就等着你接我的班,你倒好,要跟人去那冰天雪地的地方?
你今天要是敢去报名,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女儿。”
两家父母都发了狠话:要是敢偷偷报名下乡,以后就断绝关系,一分钱一件衣服都别想从家里得到。
这招直接拿住了两个姑娘的七寸。
她们挨了打,疼得趴在床上哭了两天,最后还是灰溜溜地跟着父母去厂里办了接班手续。
毕竟,一时的意气用事,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
王静姝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家里收拾行李。
她气得把手中的衣服狠狠摔在床上。她费尽口舌,结果只说服了小芳一个人。
这离她想象中的姐妹团一起下乡差得太远了。
然而,更让她崩溃的还在后头。
小芳妈经过几天的痛苦挣扎,终于做出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
既然拦不住女儿下乡,那就把伤害降到最低。
她悄悄去了街道办,以投奔亲属互相照应为由,把小芳的下乡地点从东北改到了大西北,她二儿子所在的兵团。
“嫂子,这事儿您可得帮我保密。”
小芳妈往街道办王主任手里塞了两张粮票:“要是让那傻丫头知道了,非得跟我闹翻天不可。”
王主任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你放心,这是为了孩子好。
西北虽然条件苦点,但有亲哥哥照应着,总比去人生地不熟的东北强。”
小芳妈苦笑:“就是这个理,王家那个丫头太狠了,我闺女傻不愣登的,真要跟她一起下乡,怕是被她卖了,还欢欢喜喜地替她数钱呢。
这孩子,我是管不了了,我就盼着她这回能吃吃苦,吃一堑长一智。
让她知道真正的农村生活是什么样的。左右有她二哥护着,总不会让她真的累死在大西北。”
不得不说,小芳妈这番操作确实有魄力。
为了给女儿一个深刻的教训,她宁可让女儿去西北吃沙子,也不让她被王静姝牵着鼻子走。
接下来的几天,小芳妈费尽心思瞒着小芳。
她帮着收拾行李,准备干粮,还特意多做了几件厚实的棉衣,表现得比谁都积极。
小芳还以为母亲终于想通了,高兴得什么似的,完全没察觉母亲的良苦用心。
小芳妈甚至还特意去邮局,花了半个月工资给二儿子打了长途电话。
“老二......”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小芳妈的声音都有些哽咽。
“长话短说,你妹妹那个大傻子被人忽悠,非要下乡,我拦不住。
现在我把她送到你那儿去,你给我好好磨砺磨砺她。
但是记住,不能让她累出病来,该照顾的时候还得照顾......”
电话那头的二儿子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应了下来。
终于到了下乡出发的日子。
火车站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