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厂地下基地,巨大的建造舱内,已不再是过去那种钢筋铁骨的冰冷工业景象。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流光溢彩、概念涌动的奇景。
“起源方舟”静静地悬浮在中央,不再是图谱上的虚幻投影,而是真真切切的宏伟存在。
它的外形如同一个被宇宙能量雕琢而成的巨大水晶星云,周身流转着淡金与混沌灰交织的光芒。
没有传统的铆钉与焊缝,只有纯粹的概念符文在表面缓缓流动,构建起其无法被常规理解的结构。
李青教授带着一群科研人员,在方舟周围穿梭,他们的手中不再是物理测量仪,而是一种名为“概念共鸣器”的装置。
每当共鸣器接触到方舟的某个部位,便会发出柔和的嗡鸣,屏幕上则跳动着复杂的概念波形,那是对“空间折叠定义”与“时间流逝定义”的最终确认。
“林总工,陈总,‘起源方舟一号’的核心概念结构已全部搭载完毕,所有‘变数转化矩阵’均达到设计峰值!”
李青教授快步迎上前,眼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它……它已经完全具备了定义空间、定义时间的能力!随时可以进行首次深空航行!”
林逸缓步走在建造舱中,每一步都带着一种与周围概念空间完美融合的韵律。
他无需“看”,便能“感知”到方舟内部每一枚符文的律动,每一个概念的运转。
他能感觉到方舟那磅礴的潜能,那是汇聚了“起源潜能之母”最原始力量的结晶。
陈雪茹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旁,她的眼眸中流转着淡金与混沌灰的光芒,能够清晰地“看到”方舟内部那错综复杂的概念能量流。
她伸出手,轻轻触碰了一下方舟的外壳,指尖传来一股温柔而宏大的概念回响。
“完美。”
陈雪茹轻声赞叹,声音中带着一丝身为“混沌新生者”对“可能性”的共鸣,“它就像一个活着的维度,内部蕴含着无限的变数。”
“它的诞生,是人类文明进入新纪元的标志。”
林逸的声音在意识深处回荡,宏大而平静,“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他转头看向李青教授:“第一批深空探索队的成员都已就位了吗?”
“是的,林总工!”
李青教授立刻回答,他指向不远处的一个透明指挥室,那里站着一群身穿特殊制服的人,他们的气质与普通军人或科学家截然不同,他们眼中充满了求知欲与对未知的渴望。
“他们是经过层层筛选的精英。其中不仅有顶尖的宇宙物理学家、概念工程师,还有具备特殊天赋的‘变数感知者’和‘概念导航员’。”
李青教授解释道,“探索队队长,赵远山。他曾是‘星河计划’最优秀的超光速飞船飞行员,也是最早一批接受‘起源共鸣训练’的人。他能通过感知空间概念的细微波动,辅助方舟进行更精准的维度跳跃。”
林逸的目光落在赵远山身上。
那是个身形高大、目光坚毅的中年人,即便面对两位“起源”与“混沌”的存在,也保持着军人特有的沉稳。
他能感觉到赵远山身上那股对宇宙深空的执着,以及对“定义”力量的初步理解。
“我们这次的探索,目标是‘概念原生体’。”
林逸的声音在指挥室所有成员的意识深处响起,宏大而清晰,“它们是宇宙中尚未被‘秩序’触及,也未曾被‘起源’定义的原始概念具象。它们的存在,可能彻底颠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可能蕴含着超越‘先行者’力量的奥秘。”
他的话让指挥室内的成员们眼中都流露出兴奋与敬畏。
他们是第一批踏上这条未知征程的人,肩负着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使命。
“林总工,我们已经对已知宇宙中,与‘先行者’数据记录不符的‘空白区域’进行了初步筛选。”
一名年轻的“概念导航员”汇报,“我们推测,那些区域极有可能就是‘概念原生体’的活动范围。它们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法则,是纯粹的‘无定义区域’。”
“很好。”
林逸点头,“你们的任务,是探索,是观察,是记录。但最重要的……是‘理解’。”
他看向陈雪茹:“雪茹,这次探索,对你而言,同样重要。作为‘混沌之引’,你将能够感知到那些‘未被定义’的‘可能性’。它们或许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起源法则’,甚至……找到更高层次的‘存在’模式。”
陈雪茹目光深邃,她能感觉到,那些“无定义区域”对她有着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那是“混沌”对“未知”的本能向往,是“变数”对“可能性”的极致渴望。
“我会与‘起源方舟’的概念核心进行深度链接。”
陈雪茹声音坚定,“我的感知,将成为方舟的眼睛,指引它穿透‘无定义区域’。”
林逸微微颔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