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方舟一号”内部,指挥室。
在林逸“定义”的“理解之桥”下,陈雪茹已将“概念原生体”传输的宏大“原生之忆”初步转化为人类可理解的“变数信息”。
这些信息并非直观的图像或语言,而是对宇宙深层逻辑的启示,对“共生之态”本质的阐述。
陈雪茹缓缓睁开眼,那双淡金与混沌灰交织的眼眸中,闪烁着宇宙古老的光芒。
她将手指轻触指挥桌,一道道概念流光随之蔓延,在屏幕上构建出精炼而抽象的“共生模型”与“可能性矩阵”。
“‘原生之忆’揭示,宇宙并非简单的‘定义’与‘无定义’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共生之态’。”
陈雪茹的声音宏大而清晰,带着一种能够解析万物的力量,“‘定义’是固定,‘无定义’是潜能。两者需相辅相成,方能维系宇宙的无限生机。”
李青教授和所有科研人员都聚精会神地聆听着。
他们所理解的宇宙,正在被陈雪茹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
“‘先行者’的错误在于将‘定义’推向极致,扼杀了‘无定义’的潜能,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崩溃。”
陈雪茹继续阐述,“而我们‘新纪元’的使命,便是将这种‘共生之态’播撒出去,让宇宙从‘单一秩序’的固化中解脱,重获‘可能性’的活力。”
林逸站在陈雪茹身旁,目光深邃。
他能感觉到陈雪茹的“混沌之引”力量,在解析了“原生之忆”后,变得更加圆融与包容。
她不再仅仅是“变数”的具象,更是“共生”理念的最佳诠释者。
“那么,我们的第一站,将是哪里?”
林逸的声音在指挥室中回荡,平静而宏大。
陈雪茹抬手轻点屏幕,一个遥远的星系图景显现出来。
那片星系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死寂,概念导航系统显示,那里曾是“先行者”核心指令网络最严密的控制区域之一,被施加了极致的“单一秩序”定义。
然而此刻,随着“先行者”的瓦解,那片星系并未恢复生机,反而陷入了一种概念上的“僵死”——所有“可能性”都被抹除,只剩下冰冷、僵硬的“既定事实”。
“这片星系,我们称之为‘概念荒漠’。”
陈雪茹解释道,“它被‘先行者’的‘绝对定义’过度抽离了‘变数’。如今‘先行者’已逝,但其遗留的‘定义场’依然存在,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这片区域的所有新生。这里……是‘共生之种’最佳的播撒地。”
赵远山队长凝重地点头:“‘概念荒漠’如果能让那里恢复生机,无疑是对‘共生之态’最直接的验证。”
“播撒‘共生之种’,并非简单的能量灌输,也不是强制性的概念覆盖。”
林逸的声音再次响起,为这项艰巨的任务定下基调,“我们需要创造一种能够引导‘无定义’潜能,使其与‘既有定义’重新融合的‘概念催化剂’。”
陈雪茹的眼眸闪过一丝明悟:“我明白了,林逸。就像‘原生之忆’中描述的,‘共生’不是打破原有的‘定义’,而是让‘无定义’的‘可能性’,在‘定义’的框架内,自由地萌发、生长。它需要一种‘柔性引导’。”
她看向李青教授:“我们需要重新设计‘起源方舟’的概念投放系统。它必须能够精确地识别并解析‘概念荒漠’中残余的‘单一秩序定义’,同时,又能以最柔和的方式,播撒由‘起源潜能之母’孕育出的‘变数种子’。”
李青教授立刻会意,激动地回应:“林总工,陈总!我们将为此设计出‘共生播撒器’!它将基于您对‘柔性定义’与‘无限可能性’的理解,成为概念园丁的工具!”
“‘共生播撒器’的每一次投放,都将是一次‘概念重塑’的尝试。”
林逸补充道,“它不仅要唤醒被压制的‘变数’,更要让那些僵化的‘既有定义’,重新变得‘柔软’,重新拥有‘接纳’‘可能性’的能力。”
他们开始快速讨论起“共生播撒器”的具体概念架构。
这将是一种结合了林逸“起源法则”的稳定与陈雪茹“混沌之引”的引导的全新装置。
它不具备攻击性,其目的只是“催化”与“激活”,让死寂的“概念荒漠”重新拥有自我演化的能力。
就在他们讨论得如火如荼之际,方舟的概念导航系统突然发出了微弱的预警。
不是能量波动,也不是维度的异常,而是一种纯粹的“概念排斥”。
“警报!距离目标区域一光年处,检测到高强度‘概念屏障’!”
概念分析师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它不是‘先行者’的防御体系,更像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概念死锁’!它阻碍一切‘变数’的进入!”
主屏幕上,‘概念荒漠’星系的外围,突然浮现出一圈肉眼不可见的、却能被概念感知到的“透明壁垒”。
这壁垒没有实体,却散发出极致的“概念刚性”,仿佛是‘概念荒漠’自身在“排斥”一切外来影响。
“这是‘概念荒漠’对‘外来可能性’的本能抗拒。”
陈雪茹轻声说,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它的‘单一秩序定义’过于根深蒂固,已经形成了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