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四郎悄声对月娘道:“庐陵书行里的卖的那些书,我都要看腻了。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本,《论语》《大学》《尚书》......看看这里的书,多有趣!”
戴月娘也心有戚戚焉。
庐陵虽然也是文风兴盛之地,但前些年其实连正儿八经的书铺都没几家,只有一些士族家中才会有藏书。若是普通人想要看书,还得去士族家中求一求,但主人家允不允那就另说了。
她记得在自己大约七八岁的时候,庐陵城中的书铺才多了起来。
月娘踮起脚看着自己眼前的书架,这书架从地面一直到屋顶,上面摆满了满满当当的书,让她与戴四郎在内心不约而同发出了“哇”的一声——他们纯粹靠强大的意志力才没让自己惊讶出声。
而且书架分门别类,一层是“经史”,一层是“诗集文学”,还有一层是“算学”,一层是各类期刊杂志,还有一层放着各种不好分类的书籍,有农书还有医书等等。
而换一家店,甚至还能看到如今流行的各种话本子,什么才子佳人,狐妖道士,还有各种民间故事,比如之前悲田院抗疫的话本子,都是在茶楼酒坊还有百戏社中经常能听到看到的。月娘都不知道它们甚至还出了话本子!
她偷偷的买了几本。本以为一个娘子来买这样的话本子会被别人侧目,但周围人却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这让她逐渐放下心来。
再换一家店,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花样子的合集。
月娘有些惊讶,问掌柜:“这是什么?”
掌柜笑道:“这是刺绣的花样子,还有这几本,是棒针织法的图样。这些都是长安城的大绣庄和羊毛作坊出的,卖得很好哩,娘子们可喜欢了。”
月娘有些恍惚,现在连这种闺中手艺都可以拿来印书了吗?
她问掌柜,掌柜笑道:“有何不可?贵人都说了,娘子们也需要生活上的乐趣,且这些花样子最终还不是百姓受益?而且,小娘子你可别觉得绣庄和作坊会亏,他们这是在扬名呢。”
月娘看了看合集上偌大的XX绣庄与XX作坊字样,不禁失笑:“这真的是,真的是......”
真的是太好了!
戴四郎已经与书铺掌柜攀谈起来,听他在讲那刚建立不久的长安学院。
“那学院里可是卧虎藏龙呐!它和以往的书院都不同,与国子监也不同,里面不单单学经史,还学算学、科学,周相公说了,要效仿孔圣人,做到有教无类,不管是什么出身,只要是能考上长安书院,都可以去上,而且还免束脩!我和你们说,我曾去过里面一趟,那儿的图书馆所藏的书,嘿嘿,那才比咱们这儿可要全多了!”
戴四郎心生向往:“原本我在庐陵时还听得众多士人唾骂,说......”
“说科学不过是工匠之学,将科学与算学等也纳入到学院之中是有辱斯文,愧对于圣人言,是否?”书铺掌柜笑眯眯道。
戴四郎点点头。
书铺掌柜呵呵一笑,有了点讲古的兴趣:“当时说要建综合性大学的时候,嗐,这个词还是我听来的,就是如长安学院这样不单单只是教授的学堂之意。当时,长安城里吵得更凶呢,就是国子监的几位博士都出声反对,差一点儿,这学院就建不起来了。”
月娘好奇问:“那后来又是如何建起来的?”
“既然有反对的就会有支持的,反正那段时间请命的士人与学子们一波又一波,各种杂志和报纸上的辩论更是针锋相对,热闹极了。”掌柜眯起眼,“不过,具体内情如何却不是我们这等小人物能够知晓的了。只知道,一年半载后,长安学院终归是建起来了,而且科举的分科取士也越发的仔细了。”
戴四郎被掌柜描述的这段过往搞得热血沸腾。
这就是京都吗?
就连一个小人物似乎也能参与到这样的天下大事中去。
月娘插嘴道:“掌柜可留存有当时的报纸?”
她早就听说了报纸之名,据说是长安一家印坊先做出来的,原来是仿照学术杂志期刊的做法,收集一些街坊的逸闻趣事还接受投稿,一个月一次。后来这种形式大受欢迎,内容也包罗万象,越来越丰富,时间也变成了一周一次,被读书人们戏称为民间版的邸报。酒坊与茶楼里的一个固定节目就是由说书人为客人们读报纸。
这些报纸被行商们从长安带到各处,戴月娘也看过几份,觉得大为震撼,真是不出门而闻天下事。
趁着书铺掌柜去取报纸的时候,戴月娘与自己的兄长对望一眼,两个人都想起了舅舅让他们留在长安的话,燃起了强烈的热望。
留在长安,似乎真的挺好......
几天后,戴月娘想起自己与阿念的约定,和母亲说了声,带上了侍女和礼物去悲田院看她。阿念来了信,说她们已经住院了而且排上了悲田院提供的廉租房。
那廉租房是四人间,阿念说原本想要申请六人间,不过她与舅舅目前都有了一些收入,所以便申请了四人间。
四人间她们还需要和其他人一起挤,而且房间窄小,还是显得昏暗局促。
月娘有些不解:“为何不直接申请两人间?想必也能休息得更好一些。”
阿念笑道:“这儿却是没有两人间的,我也问过,那管事说若是有了单间和两人间,恐怕就会有许多原本不是那么贫困的人也来申请,那就挤压了那些真正贫困之人的空间。”
月娘恍然大悟:“如此的确是更周全。”
她又知道这些福利一半来自于朝廷的拨款,一半却是来自于平阳昭公主以及徐寺卿等人成立的慈善堂的捐款,对其夸了又夸,打定主意也要给善堂也捐些钱。
月娘问阿念钱财可还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