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锦衣卫摇身一变成国税局!要的就是无孔不入【求订阅】
老朱拿到了这份资料之后,当即是宣布,“咱们得成立船厂,开始建造大船。
摊丁入亩、官差一体当差纳粮立刻执行,不要找试点了。
正如陈寒所说,摊丁入亩这些就适合富裕地的执行。
把全天下的人丁税给他取消,摊入到田亩当中去。
先把夏税给收上来,然后立刻把路面给咱修起来,把纺织厂的订单给咱放下去,引导多出来的人口进工坊做工赚钱。
把沐英给调过来,让他把火枪兵训练起来。
建立起陈寒所说的补贴农业的大仓,十三个行省都给咱设立这样的大仓,把每年多余的粮食给咱收购回来,存到仓库里面去,给我把西北百姓们吃不起饭这个问题全面解决。
既然放开了手脚,买卖人让他们做买卖。
从此之后对买卖人的限制都解除,如果这次买卖人能帮助大明迈入工业革命时期,让他们的子女去上学,朕都没意见。
还有陈寒所说的培养人才这一块,立刻按照他的方法去建立更大的私塾。
所谓的儒家唯一显学,让他们放屁去吧。”
朱元璋此刻就像是一个捡到了大块大块黄金的小孩一样,他知道大明王朝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这个爆发点就是陈寒为有让陈寒能够大胆的往前走,大明王朝才有未来。
朱元璋这个时候其实看得出来非常的着急。
他不仅仅不仅仅是因为拿到了陈寒这个策略,心里面特别着急,想要在整个大明去实行。
最重要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他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在离世之前,能够留下足够让人百姓悼念的成绩。
朱标曾经跟他讲过很多次,即便自己真的会英年早逝,那也只不过是命中注定,千万不要有任何的其他的想法,只需要平平常常也就罢了。
所以朱元璋想要干什么,他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在离开之前能够获得一份最为体面的功绩。
即便只有一年的时间,也得让自己的儿子这一年之内,走得非常的漂漂亮亮的。
这是一个作为父亲的最后的要求。
这说起来其实是一场非常撕心裂肺的对抗。
但是在朱元璋这里,他也只能是这样去做。
幸好现在的朱标看上去好了很多,不再那样的病恹恹。
但对于朱元璋来讲,依旧不够。
特别是现在他听到陈寒这里有这么好的改革之法后,他更加想在自己的儿子还在世的时候,赶紧去做好。
即便是像摊丁入亩这种需要一些时间去检验的改革,他也希望陈寒说的是对的。
他也宁可相信陈寒,可以让大明王朝走这条路。
即便明白现在的情况和两百年之后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也依旧要去相信。
朱标看着自己父亲迫切心情,明白父亲这么做的目的,有点鼻头发酸。
虽然现在的父亲能够平常心一样的来对待自己马上要离去的这件事,但是他心里面的压力有多大,只有朱标能够明白。
君臣三个人在马车里边商量了一会儿后,蒋瓛直接驾着马车回到了京城。
当天夜里就有一个命令,直接是发给了云南的西平侯沐英。
接着朱元璋就让户部的官员清点一下当前国库黄金和白银的储备量。
他要提前允许百姓们拿着宝钞回兑金银这一条命令给下发下去。
他要让老百姓们看到更多的希望。
还要让老百姓们在这一次,听到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之后,在对朝廷的信心已经增加的基础上,再累加一层。
他要让老百姓们看到朝廷现在的决心,就是要给他们更多的幸福。
同时朱元璋直接半夜召见夏元吉、沈立谦、户部尚书赵勉、户部左右侍郎程补阙、以及彭之敬、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礼部左右侍郎等。
在他们的面前,直接宣布允许百姓们开始拿着宝钞回兑金银这条法律。
当然前提是,不仅只是技术上面需要解决模仿元朝中统钞在各地建设的机构这件事。
更多的是要把黄金白银分配到十几个布政司。
当前召集他们,就是让他们做好准备。
夏元吉他们当然是自信满满,一定要做好事情的。
赵勉吃过了一次亏之后,这一次绝对不会再让自己成为笑话。
这段时间,他听到了太多的流言蜚语。
谁要是夸夏元吉这位年轻的官员一句话,必定要带上户部尚书赵勉这个没有任何眼光的尚书大人。
京城的风言风语让这位赵尚书现在是铆足了劲。
既然朝廷现在要改革,有关于户部任何一项改革,即便想去推迟。
可一想到还有个年轻的夏元吉,身为一个内阁大臣,明明这个部门只不过就是一个参考性的机构,还不够成为定员的资格。
即便是这个夏元吉,还是自己的属下,可是做的事,却已经可以和他平起平坐之时,他受不了。
所以他不敢再有任何的逃脱的想法。
即便是经
年老吏,也在这股年轻人推动之下越发的有了向上的动力。
当夏元吉他们听到了这么一个机密的事情之后,震惊的他们在书房里边半天都说不出话了。
夏元吉和户部尚书赵勉以及其他的各部尚书们,以为‘以工代赈’、‘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已经是非常超前的。
已经是可以说掀起整个天下动荡的改革。
可是没有想到,这样的改革居然还仅仅只是为后续改革铺垫而已。
皇帝他们已经在开始做户部,把宝钞印钞局都给接管过来。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其实锦衣卫已经开始到各地去考察情况。
朱元璋已经对锦衣卫这种凌驾于律法之上的机构不是很满意了。
尤其是在朱标一而再再而三提醒他。
如果一个朝廷想要正常运转,就绝不能够出现这种凌驾于律法之上的机构时,他已经是听从了。
按照史书记载,在朱元璋在朱标过世之后,已经把锦衣卫给解散了。
甚至连锦衣卫用的那些刑具都给焚烧一空。
只是到了永乐年间,朱棣因为上位是靠造反,出于监控天下的原因,又重新启用了锦衣卫。
而现在朱元璋看着锦衣卫这支部队解除的话,实在有点可惜,还不如直接将他们重新利用起来。
怎么利用?
利用这支队伍得精明强干和只听命于皇帝这两点。
让他们去管理宝钞都提举司和平准库,同时更是让他们利用曾经震慑天下的影响力,在这次清丈土地、赋税征收方面出力。
因为宝钞都提举司这当中是涉及大量的金钱往来的,不管是回收过来的旧宝钞进行销毁。
又或者是每一次新增发的宝钞,要连同宝钞以及黄金白银一同运往各个宝钞都提举司仓库里边,这都涉及很严格的保密工作。
必须得要运输人员的忠诚,因为不管是真金白银,还是新宝钞,都是高价物。
朱元璋不放心其他的部门,交给锦衣卫来干是最合适的。
不过现在锦衣卫充其量才五六千人而已,如果真的要扩展到全天下去,那锦衣卫就得扩充。
甚至到后期朱元璋还想让锦衣卫参与到,对全天下所有税务有关的监察工作上去。
原本这些锦衣卫就擅长无孔不入的情报工作。
他们技术娴熟、业务对口,何不如让他们去查偷税漏税这种事。
毕竟以后大明王朝的赋税工作,可都要寄托在买卖人身上。
这些人买卖人的流动性,会让税收工作变得复杂。
而锦衣为甚擅长处理这种复杂的工作。
他们更擅长把对方调查个底掉。
那么多地主阶层,那么多有钱阶层,一定会想着如何逃税。
那就让锦衣卫去调查。
原本锦衣卫是一个凌驾于律法之上的机构。
那现在就直接赋予他们税务调查工作。
也难怪现在这帮文官们一个个地没有那么胆战心惊,就因为锦衣卫大量的人员不在京城,派到地方上去了。
也难怪地方的官员们一个个地胆战心惊。
因为锦衣卫不仅是在考察宝钞都提举司、平准库两个机构如何设立的问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