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宫女在偷偷的看着桓瑛,不是他的身份,秦王谁不知道啊!没有想到秦王一个武将,还生出了一个这么精致的少年郎。
唐河也跟小李将军一样,被自己的父母塞进了御林军。
今天皇帝邀请文武百官的家眷入宫赴宴。
唐河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你们得多巡逻几次啊!一个死角都不要放过,抓紧点。”唐河指挥手小的小兵抓紧巡逻。
“唐公子?”桓瑛看到带头巡逻的御林军,还以为是自己看花眼了。
“桓公子?你怎么也在?”唐河见到桓瑛也很惊喜,他突然想起桓瑛的身份,桓瑛就算再怎么懵懂无知,不知礼节,他也是秦王的儿子,身为权臣,秦王的家眷也在邀请之列。
“我的母亲,身体不舒服,只能由我来参加。”其实桓瑛自己并不想来,他与那些勋贵世家子弟来往不多,至于那些清流世家,他们自诩清流,不与权宦同流合污,因此桓瑛来了之后,发现与他能说上话的就只有宋王世子和林长风,林长风可是东床快婿。早就被围得团团转,一会问林长风学得怎么样,外祖父顾阁老的身体如何。林长风脾气很好,一一做答,要是换成桓瑛早就开溜了。
“你得注意安全,人多口杂。”说不定就被嫁祸了,这样的事还算少吗?这句话唐河还是说不出口来,只能由桓瑛自己来领会。
“不是还有你们吗?”桓瑛笑了笑,这次他进宫也没有带上展赫,碰到小齐侯舞刀弄枪的也不好。
小齐侯这次倒是规矩了许多,见到桓瑛没有冲上来喊打喊杀。
“你还是的小心一点。”唐河凑过来跟桓瑛说悄悄话,“谁知道小齐侯会不会铤而走险,直接给你的脑袋套个麻袋揍你一顿,你又没有生命危险,到时候受了伤,找谁说理去。”
“小齐侯之前是不是经常这样做?”
“肯定的,不然我怎么也会知道。”唐河非常确定的跟桓瑛说。
“所以,你平时要远离小齐侯。”
“难道我还不够远离小齐侯吗?”总不能不让桓瑛出门。桓瑛一看到小齐侯就厌烦。
“我也不能跟你说太多,我今天当值,得去巡逻了。”唐河怕和桓瑛说太多,别人会说他结党营私。
“你自己注意点。”
唐河要四下看了看,宫里面人多口杂,说不定就有人盯着他们呢。
“我会注意的,你先去巡逻吧,万一被你们那个御林军首领找到了可不好。”桓瑛知道玉林军手里跟齐平侯交好。
“可是他真的很好看啊!”
“好看又有什么用啊?”
“可他是秦王的儿子,嫁给他也算吃穿不愁。”
“他才十五岁,估计得等到及冠才成亲。”
“我看林公子就不错了。”
“林长风啊?就不用想了,早早就被预定了,只是不知道是那家的嫡女,只可惜,我们没有做正室的命!”
几个宫女在窃窃私语,今天来的公子们,她们都看了哥遍,最好看的还是桓瑛,第一他比较年轻,看起来比较清爽,没有铜臭味。
“他穿的那件狐裘应该很少见,颜色那么白,又那么大,整个人都可以裹进去。”有宫女是关注那冬天穿的狐裘,那么大张白狐裘,在宫里也只有受宠的妃子才有。
“那是去年北地进贡的,通共就那几张,秦王也得一张,本来以为是给秦王妃,或给秦王受宠的姬妾,没有想到给了桓公子,可见秦王真像传言那些溺爱孩子。”
她们感叹的是,自己怎么也没有这么一个溺爱自己的父亲。
有一些宫女从小就入宫,对宫外家人的印象早就模糊了,甚至有些早就成为了孤儿。
锦衣玉食,奴婢成群的诰命夫人贵族小姐,她们也见过了,像桓瑛这样受父母溺爱的,还是非常少。
她们羡慕的是温情,“哪有人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好的狐裘?说不定只是普通的狐裘,那里是进贡的。”
也有人不愿意相信,会愿意给进贡的狐裘给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自己留着,或者给受宠的姬妾。
“说不定,他就是秦王唯一的孩子,那就不出奇了。”
桓瑛的生活令人羡慕,父母溺爱,也不拘着他,那怕那一天他跑去唱戏,秦王夫妇都不会说他什么。
“今年怎么不见宁阳长公主把大儿媳带进宫。”也有人发现宁阳长公主那边坐席上少了一个人。
“嘘嘘嘘嘘嘘、这话你们可千万不要让宁阳长公主把他大一些呀送到庄子上去了。”
“什么?”金枝玉叶的千金送到庄子上干农活。确实是宁阳做得出来。
宁氏的丈夫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过来看过她,她天天都咸菜配白粥。整个人都吃得面黄肌瘦,比以前瘦了不少。
她整个人都被关在院子里,自己的衣服,冬天都得自己洗,木炭也不够用。
如今过年了,给宁氏的都是一些不新鲜的肉,她还能怎么办,也只能认了。
宁氏平时在家,大鱼大肉都不缺,十手不沾阳春水。虽然不是锦衣玉食奴仆成群,但是也有两个小丫鬟跟着之后还不用用自己动手做饭,自己吃穿不愁,那想到,她高嫁了,还得吃下嫁的苦,跟着农家妇女一样要干农活。
她找谁说理去啊!
“今天我不洗衣服了,井水太冷了,我不洗。”宁氏对着几个老嬷嬷冷冷道,“你们要洗的话自己洗,我不会洗的。”
宁氏天天都是咸菜配白粥,好点的话,会给她配点咸鱼,宁氏还看不上那点菜呢。
“你们也是宁阳长公主派来的如今也快过年了,我也不为难你们。”两个老嬷嬷一年到头了看着宁氏,说累也不累,就是一年多了都没有怎么见过家人,她们吃得也是白菜,最多配个炒鸡蛋,过得肯定也没有公主府里过得好。
公主府里,体面点的主管嬷嬷,都能吃到肥鸭肥鸡,那像她们一样,不沾荤腥。
宁阳长公主给她们都月钱和公主府里的其他下人也是一样的,两个老嬷嬷时间久了,难免会松懈些,在这里方圆百里几乎没有人居住,就是旁边住着一个年轻的读书人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到了过年,他也搬出去。就算有钱也没地买酒喝去。
宁氏肯定是也没有钱打发这两个老嬷嬷,她的月钱都被宁阳长公主停了,他带过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