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卷王皇太孙今天登基了吗?没,在科举 火棠

11. 第 11 章

楚长生可不知道自己被大小两变态给盯上了,她正后悔中,后悔没有深刻领悟,有钱人之有钱会有多么有钱,所以才会狭隘的以为那三角亭看着近,就是真的近。

老话说的好,看山跑死马。

她这只小马驹,腿酸ing,想反悔要不就随地蹲守算了……大华夏传统,蹲一蹲,对身体更健康噢耶~~

奈何,仆从真不愧是所谓世家调教出来的,一路上规规矩矩,适时停顿小休憩几息,恭恭敬敬到楚长生都不好意思说“要不就不去三角亭了”,只能硬撑着头皮堪称好一番“跨山涉水”后,终抵达三角亭。

此时三角亭却已“改头换面”,不仅有了一老一少,还挂了纱帘,隔了屏风,屏风后似乎还有一人,十之八九是女眷。

楚长生:“????”

楚长生怔愣片刻,看了下此时三角亭中场景,又借着擦汗的动作,看向先前停留过的长廊。近,真的近,且因为高处俯瞰缘故,分明可见有一条蜿蜒小道可以直达的近。

原来。

很好。

被做局了……

楚长生这一刻脑中转过很多念头,但也都只是须臾之间,便尽数都化为面上合该露出的震惊诧异,以及浓浓的迟疑,唯有一双眼睛,咕噜噜转着,正一错不错看三角亭中未被屏风挡住的一老一少。

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她不久前在正堂见过的李凤台,一身低调又自带贵气的靛蓝色镶黑边的袍子,盘腿坐在那儿,茶水汩汩,一手拨弄琴弦,一手书卷,晃眼一看像极了某本小说中于山水之中琴箫相和的XXX。

如此装逼姿态!

楚长生嘴角抽了下,目光却下意识在李凤台的手上多停留几秒,无他,这一双手白嫩又圆润,不仅掉逼格,还很有点眼熟。

相较于李凤台堪称“摆拍”装逼范儿,旁坐的小男孩就是一副状况外的模样,他瞧着年纪跟她差不多,当然,最重要的是矮的跟她不相上下,瘦的五十步笑百步。

咳,小男孩虽然矮,虽然瘦,但就跟她长得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样,水嫩好似一颗刚从地里面长出来小葱,睡眼惺忪,迷迷瞪瞪,好一会才瞪开一双琥珀色的猫眼,看看李凤台,看看楚长生,又看看屏风上精致荷花图,如此反复数次。

真就是用行动反复诠释出了他的“震惊”和“疑惑”。

楚长生也在震惊和疑惑,二度!毕竟任谁发现同学牛逼爷爷曾经碰瓷过自己能不震惊呢?图啥啊?图一堆杂粮馒头?而疑惑的是,这个李老爷到底想要做什么?搞了这么个场景就算了,还弄了个眼熟的同龄同款小男孩过来?

总不可能是……美人计吧?

楚长生想此,多瞧了小男孩几眼,七八岁的样儿,还真的挺好看的,但!这就是个小崽子啊????小猫咪很可爱,但谁会跟小猫咪酱酱酿酿啊?

畜牲嘛?!

不得不说,此时此刻,她心理活动多到每秒万字节奏,每一个字都闪着红灯,不是在违法边缘大鹏展翅,就是在变态边缘疯狂伸jiojio。

“你是——”李凤台自觉摆拍差不多了,率先开口,面上流露出困惑。

送楚长生来的仆从恭敬接话,“回老爷,这是楚家少爷,同卢少爷一起过来看望扶苏小公子的学堂同窗。”

“哦,我想起来了。你是叫楚长生吧,难怪这么眼熟。”李凤台放下书卷,撩起的琴音却在几个轻巧跳跃收尾后,这才继续笑呵呵开口,“是不是阿寿那孩子又闹变扭了?哎,这么大了还闹脾气,卢家小子偏也是个惯着的,以后可怎么办呢?”

阿寿?

谁?李扶苏?阿寿?!

楚长生品了品,怪不是滋味的,这李扶苏大名碰瓷迷人老祖宗的大儿子就算了,小名竟然也碰瓷明朝独生子皇帝,不过,扶苏公子自杀,朱厚照早死……

唔,突然就理解了李扶苏一副作死样为何了?名字取得呗!

李凤台可不知楚长生心里在怎么腹谤,他今儿个搭好了戏台子,又亲自开场,全为了接下来的大戏。

当然,李前任左御史大人是要脸的,所以还需要铺垫铺垫!毕竟自古以来,自己跋山涉水求来的,永远比轻而易举被别人放在手上的要更显珍贵。

巧了不是么?

楚长生在反复琢磨,自己一声“救命”,守在李府外的王老仆就算真和便宜爹娘吹的那般牛逼轰轰,怕是也无法一键召唤的后,就决定先苟住,静观其变。

必要的时候,从心,低头,膝盖没命重要!

于是在李凤台委婉邀请下,她立马打蛇随棍上,就这么进了三角亭。

李凤台如此轻而易举成功“留下”楚长生后,却似有所觉的多看了楚长生几眼,然后这老奸巨猾的家伙,果断砍掉循序渐进的铺垫,目光一转,看向旁边的小男孩。

“这是我的大弟子。”李凤台介绍,“裴砚辞,砚辞取自‘砚台藏墨香,辞章惊世人’。”

裴砚辞愣了下,就要起身,却被李凤台用折扇轻轻一点,阻止,紧接着就听自己认了的老师突然抛出一个问题:“昨日功课,可有疑惑?”

功课?

什么功课?

昨日有功课?

他不是入门第一日起,就被明确告知……

裴砚辞一双琥珀色的猫眼闪了闪,在发现自己竟然被李凤台和楚长生同时注视后,先是本能缩脖子,想要躲起来,但很快,他反应过来什么,立马控制住了自己本能,硬着头皮站起身。

先作揖行礼,一举一动标准的像是用尺子测量出来的,衬着那张小脸,比楚长生还像是个小大人,而他提出的问题,也同样很小大人。

“老师昨日提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论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何解?”

这个“解”,自然不是问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而分明是在问李凤台这个当老师究竟是想要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