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明 色盲童

83. 第 83 章

小说:

明明

作者:

色盲童

分类:

穿越架空

欧洲三大电影节中,戛纳电影节的商业吸引力最强,是制片厂和顶级导演的首选。柏林电影节偏好尖锐议题,且拥有全球最大电影交易市场,是小众佳作走向世界的重要跳板。

相比之下,历史最悠久的威尼斯电影节这几年却因定位模糊,资源被戛纳和柏林分流,影响力日渐式微。

正因如此,艺术总监贝托尼在内部会议室强调,急需一部电影重新定义威尼斯气质。既有艺术电影的深度,又不乏观赏性的电影,还要有恰到好处的关注度。

他亲自飞到京州。在陈楚的工作室里,贝托尼被墙上一张旧照吸引。照片里,陈楚双手捧着金狮奖杯开怀大笑,身后是蔚蓝的亚得里亚海。那是二十几年前,陈楚在威尼斯赢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国际A类大奖。

“我记得那一届评委会争论到深夜,最后当时的评审主席德尼力排众议。他说你用东方的留白重构了电影时空。”这个意大利人的中文略显生硬,却说得格外认真:“陈,威尼斯需要你,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需要提香。”

陈楚被这个比喻打动了。

两个月前,威尼斯电影节公布《浮生三事》入围主竞赛单元,打破了外界说他“只认戛纳”的传言。一直保密的片方在微博开通了官微,PO出的第一张海报上,明岚舒身着素色旗袍回眸凝望。

在网上沉寂近一年半的人,重回公众视野,并迅速引爆热搜:

【卧槽???她不是退圈了吗???】

【去年在心理诊所见过一次,状态奇差,还以为要隐退了】

【笑死,这种劣迹艺人还有戏演?陈楚现在这么不挑?】

【法院早就还她清白了,造谣的营销号都道歉赔钱了好吗】

【终于等到你!!!我们明明值得最好的!!!】

【她演技确实能打,但经历那场风波后还能撑住大银幕吗?陈楚这次赌很大啊】

话题#明岚舒威尼斯#阅读量破亿。有人翻出旧照嘲讽她“资源咖回春”。有人搬出《美人记》哭戏动图力证演技。更多的路人则好奇,这个被全网审判过的女演员,将会以怎样的姿态重新站在镜头前?

答案在《浮生三事》全球首映当晚揭晓。

早在官方排片表公布时,媒体就敏锐地注意到,《浮生三事》被安排在殿堂级影院SalaGrande首映,19点的黄金时间。这通常是电影节看重的作品的待遇。

首映当天的红毯可谓星光熠熠,好莱坞重量级导演、意大利国宝级影星都来捧场。意大利国家电视台(RAI)不仅全程直播,还在主红毯外直接设立了live玻璃屋当临时演播厅。让粉丝和观众隔着玻璃就能看到主持人和明星们的采访,现场氛围直接被拉满。

“我是从马德里过来看明明的,”围挡外的年轻姑娘面对镜头晃动着手里的海报,忽然有些哽咽:“我等了五百多天,终于......”

当最后一位明星嘉宾走完红毯,现场忽然陷入一种蓄势待发的寂静。

戴着耳机的现场导播一把拽过摄影师:“听好了,等会儿明岚舒会从第三辆礼宾车下来。你一定要对准她的车门,明白吗?第一个瞬间,她踏出车门的第一个表情,第一个动作,我都要看到特写。”

与此同时,媒体区另一端的几位中文记者正低声交谈:“听说这次国内来了三十多家媒体?”

“是啊,主流媒体都派了记者,比五月戛纳还多。”

“我刚听RAI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导播特别交代要重点拍明岚舒下车的镜头,说是要记录历史性时刻。”

正说着话,隐隐听到了引擎的轰鸣声,大伙儿不约而同地交换眼神:“来了。”

三辆黑色礼宾车缓缓驶入红毯区,稳稳停住。所有镜头都不约而同地对准了那扇车门。

一只踩着银色高跟鞋的脚轻轻踏出的瞬间,整个现场被疯狂闪烁的闪光灯照得亮如白昼。

在数千只镜头前,在乌泱泱的人群注视下,明岚舒从车礼宾车后座俯身而出。

“这裙子......”站在最前排的记者忽然倒吸一口气,“是在隐喻她的经历吗?”

纯洁的白缎面上烧出焦褐色的破洞,裙摆被撕扯成不规则的的锯齿状。银色金属光泽的拖尾渐变为烧焦后的炭黑,仿佛女神穿越炼狱时被业火侵蚀。

这已远非传统意义上的礼服,而是一件自灰烬中涅槃的战袍,用烈火灼舔舐的痕迹昭示毁灭后的重生。

这件礼服的设计师是秦霜。在英国圣马丁读研的这一年,秦霜研究不同面料被火焰灼烧的纹理变化,终于完成了毕业秀的压轴作品。

当她把这条裙子送给明岚舒时,柏原还是觉得太冒险了,担心被媒体过度解读。

但明岚舒站在穿衣镜前,目光平静地扫过裙身上的破洞:“没关系,他们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柏原欲言又止。相比一年多以前的明岚舒,她眼神里没有了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风暴中走出来的从容。

“你知道到时候会有多少镜头对着你和这件礼服吧?”他最后确认道。

明岚舒理了理裙身上的褶皱,唇角扬起弧度:“我会让他们好好拍清楚。”

让他们记住她从灰烬里站起来的样子。

这件礼服果然成全场焦点。粉丝百万的时尚博主迅速在社交媒体发文:【这件礼服不是装饰品,而是一件流动的装置艺术。被舆论暴力灼伤过的女演员,在红毯上完成了最优雅的复仇】

国内此时正是半夜两点,然而实时弹幕量激增导致直播平台短暂卡顿,随后呈现井喷式爆发:

【这设计绝了......那些烧痕是故意的吧】

【???这是直接把网暴经历穿身上了?】

【笑死,黑子脸疼不疼?】

【设计师出来挨夸!!!】

【啊啊啊!!!我的启明星又同框了!!!】

随着镜头拉近,弹幕画风逐渐变化:

【她眼神好稳......】

【和一年多在心理诊所遇到时完全两个人】

【这气场我跪了】

【明明在发光啊QAQ】

最后当镜头跟随她进入大厅时,满屏弹幕统一变成:

【恭迎女王归来】

【内娱复仇记开演】

【这届威尼斯没白看】

威尼斯时间19点,SalaGrande座无虚席。

灯光暗了下来,苏州评弹的三弦声悠悠响起。

巨大的荧幕上打出:民国三十七年,上海。

煤油灯芯在玻璃罩内跳动,将沈蘅秋独坐的剪影投在绢丝屏风上。

门帘被掀开,古先生披着夜色入内。沈蘅秋起身相迎,素手为他解下灰呢大衣,又引他到铜盆前,绞了热毛巾递去。

屏幕上出现字幕卡:听说夫人肺炎,现下可大安了?

古先生接过热毛巾,雾气蒙上金丝眼镜。他点了点头。

[字幕卡]折腾月余,总算痊愈

观众席陆续响起交头接耳的低语。谁都未料到,陈楚竟用默片的形式开启了《浮生三事》的第一个故事。

圆桌前,沈蘅秋剥开橘子,细心挑去白络。古先生默默注视她一阵,忽然开口。

[字幕卡]方才楼下见你小妹在哭?

沈蘅秋手指一顿,叹了口气。

[字幕卡]绸缎小开愿赎她为妾,妈妈却要多索一千银元

古先生沉吟片刻,从内袋取出支票本,旋开钢笔便填起数字。

[字幕卡]不足的我可补上

橘子在沈蘅秋掌中被捏出汁来。晃动的煤油灯光里,沈蘅秋睫毛投下的阴影也在微微颤动。

[字幕卡]您昨日才在文人沙龙呼吁废止纳妾、解放人格,怎好......

古先生笔下未停,签完名后他将支票放在桌上。

[字幕卡]两情相悦,当尽力成全

沈蘅秋凝视古先生,眼眸映着烛火。良久,她对他笑了笑,低下头重新剥起了橘子。

她什么也没说,但眉梢的轻蹙、指尖的颤动,以及烛火中交错变幻的光影,也许都是她的心底事。

风尘女子等不到归宿,崇尚自由的男人无法让身边人自由。默片的形式让这种无奈更揪心。

而当邓丽君的歌声伴着绿皮火车隆隆向西,时间骤然跳转至1980年。

胶片的颗粒感与粗粝的风沙扑面而来,一个男人温润的画外音响起:

“阿兰,见字如面。我已在厂里安顿。宿舍外有棵沙枣,每日清晨雀鸟啄食果实的笃笃声,很像你敲我窗户的动静.....”

观众终于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平行叙事。

1948年的上海,1980年的西北,2020年的京州。三个时代,三个女性,在胶片中复活,在荧幕上灵魂共振。

当片尾字幕缓缓升起时,掌声如惊雷般在大厅炸响,经久不息。既是对陈楚导演叙事野心的致敬,也是对明岚舒一人分饰三角完美演绎的惊叹。

还未退场,媒体却都已沸腾。

《好莱坞报道》的记者在手机上快速编辑影评:“《浮生三事》可能是本届威尼斯最动人的发现。明岚舒证明了自己是同龄段最勇敢的女演员,从古典含蓄到现代癫狂的转变令人震撼。”

意大利《晚邮报》的专栏作家正激动地比划着,向同事分析“三个时代女性命运交织时的战栗感”。

而《卫报》记者已经拟好快讯标题:《从舆论炼狱到艺术巅峰:一个女演员的文艺复兴》。

与此同时,国内的网站上出现了首批影评。

【陈楚这次玩得真高级,用默片拍民国,用16mm胶片还原80年代,再用手持镜头怼脸拍当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