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这一日,从贺家到齐家沿途的树梢上都挂满了红绸彩带,迎亲队伍喜气洋洋地吹着唢呐而来。
龙凤旗开路,提灯嫁妆随行而至,新郎官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一身火红的婚服衬得齐泓砚气宇轩昂,英俊非凡。
“哎呦!贺家与齐家结亲了?”路人都忍不住驻足围观,眼瞅着齐家商号的徽章停在贺宅门前。
“可不是嘛,你瞧那新郎官多气派呐!”
“是齐家哪位公子呀?”
“应该是二公子吧?”
“胡说,二公子出海行商都死了,肯定是三公子!”
“不对不对,二公子不是救回来了吗?”
“哎呦呦,你消息也太不灵通了,二公子昏迷不醒,早就药石无医了!堂堂贺家怎么可能将闺女嫁给一个活死人呢!”
“啊!原来如此,可惜了我还以为是新郎官是二公子呢!”
“嗨,管他是几公子呢,只要是姓齐的不就行了?”
“哈哈哈,那倒是,高官配富商,门当户对最打紧!”
“快看!快看!新娘子来了!”八抬大轿停在贺家门口,里头一阵吹吹打打的热闹后,只见贺公子亲自背着妹妹出了门。
名贵的红木喜轿外罩大红锦绣轿衣,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百子千孙纹,鎏金圆形轿顶四周挂着精致的流苏,既贵气又好看。
伴随着喜婆一声嘹亮的“起轿”,火红的队伍便欢欢喜喜地向着齐家而去。
这一日的齐府高朋满座,宾客熙攘。
齐青山三兄弟笑盈盈地穿梭在府中,招待宾客,寒暄敬酒。
富甲一方的商人与大权在握的知府成了亲家,众人表面上恭贺祝福,可心里无一不赞叹,这齐老太爷果真是精明了一辈子啊!
“听说了没有?如今湖州的桑园供不应求,齐家预备在城郊开辟新的桑园。”
“桑园,可城郊哪还有地方建桑园?”
“哎呀,这就不懂了吧?如今齐贺两家成姻亲了,旁人要建桑园自然是没有地方的,可齐家嘛····”
几位宾客点到为止,笑而不语。
新娘子被迎进门、热热闹闹地送入了洞房,城内最有名的伶人在后院戏台粉墨登场。
《锦上花》《天仙配》一首首喜闻乐见吉祥好戏逐一上演。
除了有病在身的齐颂与有孕在身的郑氏,其余齐家人都在前头宴客。
畅岚院里,小芝麻正在喂齐颂喝米汤,今日府上的热闹与二公子无半点关系。
她索性闭口不提,只絮絮叨叨地向齐颂细数眼前这碗粟米汤的好处。
“我娘说了,粟米最养人了,喝了这么多天,小奴瞧着您现在的气色都好多了!”
她轻轻吹了吹汤匙:“巧莲送来的腌笋就快吃完了,过些日子我再请她送些盐豆子吧?”
一提到美味十足的盐豆子,小丫头不禁咽了咽口水:“盐豆子佐粥,那可是我们老家的吃法。”
齐颂才将一口温热的米汤咽下去,十分满足,心里不禁开始好奇:盐豆子是何物?你老家又是何处?
“二公子肯定没吃过盐豆子!”小芝麻清甜的声音如期而至:“小奴老家在玢舟,是湖州边上一个很小很小的镇子,我们那里盛产荷花,盐豆子就是用酸水腌制的莲子!酸脆可口,佐粥下饭堪称一绝!”
齐颂被她热情洋气的语气感染了,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心中默念:玢舟。
幼时他曾去过那里,那时候母亲派人在湖州开辟桑园,新桑园落成时,父母曾带他去过湖州一带游览。
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那是他对湖州的初印象,后来父母相继去世,他接手了湖州的桑园,每年都少不得去巡查几次。
湖州一带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镇,玢舟便是其中之一,只是那镇子太小了,他亦只是无数丛丛过客之一。
“今早巧莲将经络书送来了,小奴草草翻了几页,感觉也不是很难。”她擦了擦他嘴角残留的汤汁,带着商量的语气道:“二公子,不如晚上,您···让小奴试试手?”
回想起上次的尴尬境遇,齐颂心里万般不愿!
小芝麻却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书上都画着穴位呢,小奴只要对照着图,一定可以找准的!那药油还剩一半,怎么着也不能浪费啊!”精打细算的小芝麻笑眯了眼睛,满脸都是跃跃欲试的期待!
忽然,屋外传来一阵高亢的乐曲,邻人婉转的唱腔隐隐约约传进了畅岚院。
小芝麻还没见过府上办喜事呢,止不住好奇地朝门外瞅了一眼。
当她再回过头时,正好看见齐颂那对长睫正轻轻颤抖。
小芝麻:!!!
他苍白的眼皮也随之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
眼仁在眼眶内转动,他似乎正在努力地睁开眼睛。
“二公子!”小芝麻抑制住激动之心,忽而想到今日的新娘是贺家姑娘,心上人嫁给弟弟,二公子一定伤心至极。
那边热热闹闹的拜天地呢,二公子却只能死气沉沉地躺着。
唉,老天为何要如此作弄人?
小芝麻忍不住叹了口气,齐府宽宅大院,可今日毕竟是办喜事,热闹的动静终究是藏不住的。
“二公子,您若是嫌吵,小奴这就去把门关上!”她看不得齐颂这般可怜憔悴,作势就要起身去关门。
可榻上的齐颂心思却截然不同:别啊,我躺了几个月了好不容易听见点动静,你别关门啊!
吱呀!
随着她关门的动作,那喜庆热闹的声音被隔绝在外。
与此同时,同样被这喜宴搅和得不得安生的人,还有大房的郑氏。
自今日晨起,她便觉得身子不大爽利。
心口闷闷的,整个人也绵软乏力,早膳后,罗氏亲自送来一碗燕窝,她喝完歇了片刻,却越发难受得紧。
郑氏第一时间想到了丈夫,可她差人去唤齐泓文,对方却说前院客人太多,实在抽不开身。
她的心情登时一落千丈。
“少夫人,不如叫曹大夫来看看吧?”奶妈也发现她的脸色不大好看。
郑氏摇了摇头,眼神凶煞地看着院子:“什么狗屁戏班子?吵死人了!”
喜宴上的动静不小,她听了只觉得心烦意乱。
“新娘子,新娘子。”此时,下人抱着郑氏的大女儿进了门,小丫头乳名阿瑶,今年五岁。
郑氏听着女儿口口声声念叨着新娘子,手里还抱着十分别致的大红封,想必是刚从新房那边过来。
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