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音之父,乃是大乾当代英国公。
大乾从开国伊始流传到如今,公爵之家仅剩下三家。
英国公徐氏、镇国公常氏、魏国公李氏。
本代英国公徐英便是皇后徐妙音的父亲,由于身体原因一直深居简出。
不参与朝政,只在府中偶尔操心家中的生意。
徐妙音兄妹三人,徐天、徐妙音、徐臻感情笃厚,兄长徐天在江南军中任指挥使,幼弟徐臻任大理寺少卿。
一位走军中获取战功,未来要继任英国公爵位,一位走仕途为兄长臂膀。
本代镇国公,便是大将军常茂,掌管天下兵马威风八面。
常茂膝下有一子三女,长子常春今年立下不少战功,让常茂面上有光。
将来镇国公的爵位,必定是他的。
三个国公之家,唯独魏国公李氏稍显落魄,只因前代魏国公早亡。
李家兄弟李成业、李成梁关系算不上和睦融洽。
兄长李成业承继了爵位,常年待在岭南任岭南总兵官,与獠人激战。
李成梁又远在辽东防备北蛮人,使得李家没有人留在京城主持大局,声望渐渐不如其他两家。
朱晟说起往事,颇为得意,他对徐皇后是真心爱之、怜惜,才多年不曾纳新的嫔妃入宫。
徐皇后眼含柔情,轻声说道:“臣妾知晓陛下您对臣妾的怜爱,只是臣妾与陛下成婚多年,却一直没有生育一儿半女……”
她的眼中流露出一抹悲伤:“臣妾对不起先皇嘱托,对不起陛下。”
皇后成婚十年无所出,皇帝没有直系子嗣,这件事儿前几年闹得很凶。
六部官员,尤其是礼部的官员没少上书,请皇帝纳嫔妃,留子嗣。
否则皇帝无后,动摇江山社稷!
官员们的上书一次比一次激烈、露骨,发展至最后,直接将怒火烧到了徐家身上。
外界传得沸沸扬扬,声称皇后“善妒”,生不出子嗣便利用手段让其他两个妃子也生不出子嗣。
还百般阻挠皇帝纳嫔妃,她分明包藏祸心!
正统六年,继位后从未有过独断专行的皇帝朱晟下令:缉捕京城内妄议、诋毁皇后者!
朝中官员、市井百姓,因此获罪者多达一百零六人,一时间全城骇然。
从那之后,再无人敢妄议皇后,请皇帝纳妃的声音虽然还有,也只是零星之语罢了。
朝臣们看明白了,他们这位陛下是待皇后真心,皇帝是个痴情种,如之奈何?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朱晟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握住了徐皇后的手,轻叹口气:“这些年,你受委屈了。
徐皇**着朱晟有些冰凉的手,神情变得哀伤无奈。
“臣妾在深宫中听不见外面的闲言碎语,只是我家中幼弟常在大理寺行走,风言风语没少令他难过。
“陛下,这些年其实父亲偶尔与臣妾通信,让臣妾劝说陛下一二。
朱晟半眯着眼,沉默了片刻,问道:“他让你劝说朕什么?
徐皇后忍着眼泪,柔声说道:“他说,凡事过犹不及,过刚易折,陛下您所行之举要对抗的是大乾的勋贵文官。
“大乾三百年了,您不是太祖皇帝,也不是太宗皇帝,何苦劳心伤神至此呢?
朱晟闻言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可是你从未劝说过朕。
徐皇后摇了摇头。
“臣妾清楚陛下心如磐石,根本不会为外人所动,臣妾不懂朝政,只能在衣食住行上为陛下操持一二,帮一点陛下的忙。
朱晟握着徐皇后的手又用力了几分。
徐皇后懂他,支持他,虽然能做的不多,但已经够了。
“世上懂朕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皇后,一个是三弟,朕已经知足了。
朱晟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眼皮越发沉重。
“朕初登基的时候雄心万丈,自认为堪比太祖太宗,可事到如今朕才明白,人力有时而尽。
“朕终究不是太祖太宗,朕光是与自己的臣子斗,便耗费了大半精力……
朱晟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声音如同呢喃。
“老天爷,再给朕五年就好,五年……
朱晟睡了过去,呼吸略有些急促,好一会儿才平稳。
徐皇后为朱晟盖好被子,掖了掖被角。
“陛下,您对臣妾的情与恩,恩重如山。
徐皇后眼中含泪,轻声细语。
“如今陛下与臣妾的恩情,终究要断了,臣妾舍不得您。
泪水簌簌落下,徐皇后抚摸着朱晟的脸颊。
“可是徐家还在,徐家不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