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夫人出了大门,正要上马车,眼睛瞥到一个有几分眼熟的身影。
是杨府那位姑娘。
她停了下来,看向杨绾柔。
只见杨绾柔将一个摔倒受伤的小乞丐扶起,面带微笑又温柔地与他说了几句话,然后抽出自己的帕子,用这帕子给小乞丐仔细擦了擦手,还从婢女手中接过一块碎银,递给了小乞丐。
小乞丐接了钱,跪下磕了个头,起身一溜烟跑了。
杨绾柔望着他的背影笑了笑,看上去端的是人美心善。
驻足望了小乞丐一会儿,杨绾柔才回过头。她像这时才发现了国公夫人,赧然一笑,上前给国公夫人行礼。
她端庄一福,“夫人,阿令有礼了。您是要出门吗?”
看见杨绾柔方才的举动,国公夫人心中对她的好感又增了一分,笑道:“正是,杨姑娘是来找小女的?”
杨绾柔露齿笑道:“是,又来叨扰了。”
国公夫人:“欢迎之至,谈何叨扰?小女能有你这样的朋友,我高兴还来不及。”
国公夫人向来觉得自己的女儿性子不够稳重,这位杨姑娘看起来端庄贤淑,应是个不错的朋友。
杨绾柔羞涩一笑,垂下了头。
待国公夫人的马车走远,杨绾柔将擦过小乞丐手的帕子扔给了她的丫鬟翠玉,用另一条帕子狠狠地擦了擦手,低声道:“下次让他们把手弄干净些!恶心死了!”
乞丐是真的乞丐,不过是杨绾柔提前找好的,配合她演一出戏,为的就是让国公夫人看到她心善的一面。
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能赢得国公夫人的好感,以后那碍眼的陈灵珠没了,她坐上世子夫人位置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加。
翠玉应是,低声道:“姑娘,这真的有用吗?”
杨绾柔觉得有用,看刚才镇国公夫人看她的眼神,多慈祥欣赏!
“夫人你还信不过?”
翠玉忙道信得过,说夫人向来足智多谋云云。
杨绾柔满意地笑了笑,进门找李照芙去了。
……
陈灵珠做了一锅莲子绿豆沙,因舍不得昨日未看完的书,便装了一大碗,亲自送去了书房。
“世子,”她笑道:“我做了大半个时辰呢,你快试试看。”
梅林上筑离外书房有些远,她走得出了一层薄汗,此刻脸红扑扑的。她微笑着,露出洁白的贝齿和小酒窝,一脸诚挚地看着李济。
虽然明知她亲自送汤来是为了昨日那本医书,但她的绿豆沙确实做得口味适中、软烂可口,李济从心赞许道:“味道不错。”
陈灵珠也没有谦虚:“这个绿豆沙我做过很多回了,吃过的人都说好吃。”
尤其是紫苏,每次吃,都要夸得天花乱坠。
李济吃着,她连忙将昨日未看完的书抽出,坐下看了起来。
眼见昨日又要重现,他顿了顿,将绿豆汤咽下,问她:“你……不用忙别的事吗?”
他自觉意思已经相当明显,陈灵珠只要稍微敏感一些,应当就能察觉到。
可惜陈灵珠有了喜欢的医书,不但不再敏锐,连五感也迟钝了起来。他又问了一次,她才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点儿看到入迷处被打断的不满:“嗯,不用。”
如今没什么事比她看这本书重要,就算有,也不是不能推迟。
“我看书的时候世子不必理我。”
说完,她重新埋首于书中,再也不理他了。
李济:“……”
过了许久,她应是看书看得疲倦了,闭了闭眼,又揉了揉眼睛。
李济见了赶紧道:“既然累了,你先回去罢,莫要看得太多熬坏了眼睛。”
陈灵珠想了想,笑道:“你说的是,我去花园逛逛,让眼睛休息休息。”
陈灵珠起身走了,进来送茶水的阿拙对李济笑道:“世子也看了半天了,何不跟少夫人一起去花园走走?”
阿拙被太夫人、国公夫人都叮嘱过,让他看着世子,不要让世子过于劳累,所以见少夫人要去花园走走,便提醒李济也去。
李济坐久了确实有些眼睛干、脖子酸,他知道自己需要活动一番,但他不想同去。
或者等陈灵珠走了再去不迟。
见他坐着不动,阿拙催促道:“世子,一会儿再回来看也不迟,您就跟少夫人一块去罢!您是要打仗的人,这眼睛看坏了可怎么好……”
李济:“……”
这小厮实在聒噪,简直像个多嘴的八哥。
转念一想,也罢,倒也不必避开她似的,何况他们两日在书房相对,倒也不差花园这一会儿了。
他起了身。
夫妻俩先后去了后花园的同时,李照芙也带着杨绾柔来了后花园。
“阿芙,你们对陈灵珠真好,在别的人家,像她这样冒名顶替在先,私会外男在后的,早就被赶出去了。”
李照芙恨恨地摘了一朵花,将花瓣一瓣一瓣地摘了扔到地上,“我也想这么做,可我二哥和祖母不知道怎么想的,偏要护着她。上次我亲眼看到她与她那表哥私会,我二哥不但不信,还怪我胡说,罚我去祠堂跪了一晚。”
说到这个,李照芙的膝盖就隐隐作痛。
听到李照芙说李济护着陈灵珠,杨绾柔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转念又想,未必真是对陈灵珠这么好,或许是不高兴自己的男人尊严受到了挑战,又或者,根本没将陈灵珠看在眼里。
“她这个人诡计多端,我猜呀,她定是用了什么手段哄骗了你二哥和祖母。”
李照芙嘟着嘴不说话,越想越气。
“阿芙,那位是谁?”
湖的对岸,一个年轻男子正在一丛花后,那男子年约弱冠,器宇轩昂、丰神俊朗,他的步伐不慌不忙,然而杨绾柔的心却飞快地跳了起来。
李照芙看了一眼,道:“还能是谁,我二哥。”
杨绾柔呆住。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她总是错过见到李济的机会,所以她从未亲眼见过他。
她当然听过李济的大名,都说他所向披靡、貌比潘安,但她总以为人们是因为他的家世和官职而夸大其词。
以己度人,李济身为镇国公世子和辅国大将军,就算是癞蛤蟆,她也能找出美丽的地方来。她真的不知道,原来传言一点儿也没有夸大。
她情不自禁地喃喃道:“传言不真。”
李照芙没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