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惜春时(双重生) 六约七

14. 第 14 章

小说:

惜春时(双重生)

作者:

六约七

分类:

古典言情

一夜好眠。

顾清音习惯早起,穿戴洗漱完毕推开窗,四月的空气争先恐后涌进来,挤走屋内的沉闷,留下满室清新。

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邻居家院子里的动静。

顾清音站在窗前听了阵,划破空气的声音很有节律,还有男子间歇的嘿哈之声,顾清音猜测,是隔壁邻居晨练时在舞刀弄剑。

既没有危险,顾清音就没多理会。

休息足了,就该办正事了,早日解决谢家的隐患,也就能早日看到妹妹与谢大哥成亲,她也就别无所求了。

顾清音走出房门,迈出门槛。

昨夜临睡前,她将谢家的事粗粗想过一遍,有些复杂,写下来更直观。

后院没有笔墨纸砚,顾清音于是去前院的书房里找,可惜她们离开太久,笔已损墨条已干。顾清音于是去厨房找周婶要了点合适的炭块后回到爹爹的书房,在书案上铺开麻纸写画起来。

她先画了个圈,代表江南省。

江南省织造业发达,在她还是太后时,最鼎盛时,光兴宁一府六县就有两万台织机,男女工逾四万人,专为皇家与王公大臣生产上品丝绸。

江南省共有十府,所生产的丝绸占了整个大梁丝绸产量一半,外销邻国的丝绸中,六成来自江南,可想而知,江南省的织造业会达到怎样的规模。

为此,朝廷特意新设织造局,由户部派织造郎中专管江南省的织造业。

而在目前,江南全面改农为桑才刚刚开始,兴宁府的织造业尚处于蓬勃发展的前期,两年后一场粮荒,处于无序猛涨的兴宁府乃至整个江南省的织造业差点夭折。

度过困难之后,朝廷有意采取措施控制规模,扶持织造厂采用速度更快的织机,同时部分退桑还田,确保江南省的粮食至少半数自给,而不是全部仰赖外省调入。

接着,顾清音按照十府的位置关系大致标出兴宁府,江城。

兴宁府织造业兴起与一个人有关,此人便是如今的兴宁府知州卢修平,他就是第一任织造郎中。

可惜那时皇帝年幼,她要关注的事情太多,江南省的织造业平稳有序发展后她就没再关注此人。

江城乃兴宁府州府所在,所以卢知州也在江城。

顾清音握住炭块,再写下谢家。

前世她在离开京城后就没有和谢正廷见过面,不知道谢家遭祸的具体细节。

昨日依谢正廷的意思,谢家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有自己的织造厂,也能生产兴宁府数一数二的丝绸制品,他想效仿那些专为皇家供应用品的人家,专为皇家供应丝绸。若谢家的产的丝绸能被用做贡品,谢家就不再仅是普通商家,到时不止在兴宁府,在整个江南都会有一席之地。

但此事办起来并不容易,光有钱和技术还不够,还得同官府打好关系。

前世她与萧惟凛八月十六成亲,十天后娘家人去东宫看她,唯独妹妹没有去,她那时才知道谢家已经出事,满门被屠。

今日是四月初三,距离八月才四个月,谢正廷突然变得激进只是她的看法,实际上,从昨日对谈中,谢家父子到现在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在逼近。

顾清音看着写下的日期,也就是说,她只有四个月的时间查清真相。

锦瑟来了:“姑娘,吃饭了。”

顾清音搁下炭块,用干净的那只手阖上麻纸,随锦瑟前往后院东厢房的堂屋。

洗完手擦干,顾清音落座,问周婶:“隔壁住的什么人?”

顾家是位于这条杏花巷的第一家,周婶知道她说的隔壁指的西边那户:“隔壁早换主人了,如今的主人家姓杨,之前一直在外地,也是最近刚回来的,说是带着外地来的友人游江南,听说不会长待。”

清楚来历就好。

对方若是长住的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倒是有必要出于礼仪拜访一下。

只是短期住一住就没有必要了,兴许人家不愿意被打扰呢。

心里有数了,就不用再多想,顾清音说起在院中的葡萄架下添置桌凳的事。

周婶一口应下:“姑娘喜欢木桌还是石桌。”

顾清音:“石桌。”

木桌好看,但石桌不怕日晒雨淋。

祖母虽给了她盘缠,侯府也只是个空架子,她这个“刑克六亲”之人,一旦离开了京城,很容易自然而然被遗忘。江城是有一个庄子,但是是祖母的人在打理,在她拿回庄子和找到别的收入来源之前,能省还是省些。

早饭很家常,比不上在京城是丰盛,和父母在时差不多,但前世在宫中珍馐百味全部尝遍,眼前的清粥小白菜包子也别有一番实在。

用过早饭,顾清音带着锦瑟出门,一来是添置些笔墨,二来也看看阔别多年的家乡。

江城比京城小得多,顾家本就位于县城的中心地带,去哪里都很方便,不赶时间的话步行完全可以。

两个人走了一段,锦瑟突然出声:“是谢公子。”

顾清音朝马路对面的戏楼看过去,果然是谢正廷,正热情地招待一名中年男子往里走。

以顾清音前世和朝中大臣打交道的经验,对方看起来像是官员。本朝逢三休沐,想到今日正好初三,顾清音几乎断定这个结论。

目送谢正廷引着中年人以及他的随从们进去,顾清音和锦瑟继续往前走,前往下一条街道上的笔墨铺子。

买好笔墨,再添置了些小东西,顾清音带着锦瑟去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酒楼吃午饭,宾客络绎不绝,从来往的食客的交谈中,顾清音发现这些人十句有八句离不开种桑、养蚕和丝绸。

锦瑟对家乡的记忆也停留在幼时,也觉得奇怪:“如今不是农忙的季节么,城里的人怎么这么多,都在提改田植桑?”

顾清音知道内情,一下子对朝廷的政令有了实感,前世她抱着小皇帝全程关注着江南的饥荒,见过一封封奏章里陈述的惨状,深知这样的热情下藏着的隐患。

吃完午饭,顾清音又带着锦瑟在更大的范围内看了一圈,果然发现城内有近半数商家在做或准备做丝绸生意。

锦瑟看出顾清音有心事:“姑娘怎么了?”

顾清音摇摇头:“没事,有些累了,回去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