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边关摆烂三年,李二求我当女婿 过年打酱油

第123章:老乡们把世家祖坟都刨了

小说:

边关摆烂三年,李二求我当女婿

作者:

过年打酱油

分类:

古典言情


王玄策被当街斩首的消息,三天便传遍了整个河北道。
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恐慌。
那些前一天还在和王玄策推杯换盏的地方官吏、豪族士绅,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
皇帝,真的在**!
而且是不经三省复核,直接就地行刑的杀!
一些胆小的县令,当天就病倒了,连官署的大门都不敢出。
而另一些心思活络的,则连夜备上厚礼,偷偷摸摸地找到了当地金吾卫的临时驻地,声泪俱下地表示自己是被世家胁迫,愿意弃暗投明,戴罪立功。
恐慌,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蔓延。
就在这人心惶惶的当口,林浩的第二道命令到了。
“三司调查组通告!”
一张张盖着三司大印的巨大榜文,被金吾卫贴满了魏州城内,以及周边所有州县的公告栏上。
榜文的内容简单粗暴。
“凡举报五姓七望及其党羽,私采盐铁、私铸钱币、垄断粮价、侵占田亩、欺压良善等罪行者,一经查实,证据提供者,不仅自身过往罪责可免,更可按罪证价值大小,获得百贯至万贯宝钞之奖赏!”
“举报地点:各地大唐宝钞务!”
“凡敢报复举报者,一经发现,株连全族!”
通告一出,整个河北道都安静了。
百姓们围在公告栏前,对着那白纸黑字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举报……还给钱?”
“万贯宝钞!我的天爷,那得是多少钱啊!”
“是真的假的?别是官府的圈套吧?咱们前脚去举报,后脚就被崔家的人沉了井!”
“就是!崔家在咱们这儿,那就是天!谁敢去捋虎须?”
疑虑,担忧,还有一丝被压在心底最深处的期盼,在人群中交织。
没人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们在等。
魏州城外,一个叫张老三的农户,在公告栏前站了整整一天。
他双拳紧攥,指甲都嵌进了肉里。
去年大旱,崔家的管事封锁粮仓,将米价抬高了十倍。他走投无路,只能将自己刚满十岁的女儿,以三斗粟米的价格,卖给了人牙子。
每当夜深人静,他都能听到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
张老三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榜文上“万贯宝钞”四个大字。
他猛地一转身,拨开人群,朝着城里宝钞务的方向,疯了一样跑去!
“我举报!我要举报!”
张老三冲进宝钞务的大门,将一份他偷偷藏了一年,记录着崔家管事如何囤积居奇、逼**命的**,拍在了柜台上。
宝钞务的掌柜,立刻将他请入后堂。
不到一个时辰。
在金吾卫的陪同下,宝钞务的掌柜亲自将五十贯崭新的宝钞,交到了张老三的手中。
“张义士,此乃朝廷首笔奖赏!你的义举,明日便会登上长安邸报,昭告天下!”
张老三捧着那厚厚一沓宝钞,浑身都在发抖。
他没回家。
他拿着钱,冲进了街对面的“大唐宝钞指定商号”。
半个时辰后。
两辆装得冒尖的大车,被从商号里推了出来。
车上,是雪白的大米,是厚实的棉布,是油汪汪的腊肉!
张老三赶着牛车,在全村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回到了村口。
他跳下车,对着所有乡亲,嘶哑地吼道:“分了!都分了!”
“朝廷说话算话!举报崔家那帮畜生,真的给钱!”
这一下,彻底点燃了**桶。
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两辆堆成小山的物资,比任何言语都有说服力!
“我也去!王家二管事去年强占了我家三亩水田,地契我都还留着!”
“还有我!郑家的护院打断了我爹的腿,我亲眼看到的!”
“走!都去!”
消息如同长了腿的野火,从魏州开始,迅速向整个河北道,甚至周边的山东、河南蔓延。
压抑了百年的怒火,在宝钞的刺激下,彻底喷发!
各地的宝钞务门前,排起了望不到头的长龙。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有被地主打断腿的佃户。他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许多人甚至是连夜赶路,揣着发黄的地契、带血的衣物、按着手印的状纸。
他们要的不仅仅是赏钱。
他们要的是一个公道!
地方上的世家彻底慌了。
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信任的管事、最熟悉的佃户,一个个跑去官府“背叛”自己。
博陵崔氏的一名旁支族长,气急败坏之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