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救赎对象出错后 青端

第 84 章 三殿下,你怎知洛子诚已死?...

小说:

救赎对象出错后

作者:

青端

分类:

穿越架空

第84章第八十四章

【三殿下,你怎知洛子诚已死?】

收到建德帝召见的诏令时,总是提前做了准备,盛烨明难免还是感到一丝慌张。

谢元提和盛迟忌回来了。

哪怕再不甘心,前世被盛迟忌率领大军破城而入,不得不降的那一刻,盛烨明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资质或许大概当真不如盛迟忌。

面对盛迟忌,他总是有种发自心底的厌恶与恐惧。

那种恐惧,甚至不是在后来出现的,而是最开始在文华殿的学堂上学时,就出现了。

那时他和盛迟忌都是落魄的皇子,甚至盛迟忌的处境比他要更糟,因为盛迟忌的出现,替他转移走了盛泊庭的注意力。

当一个比自己处境还糟糕的人出现时,在盛迟忌面前,盛烨明的腰杆不自觉挺直了些,甚至能作为站在高位的施舍者,向刚跟盛泊庭的几个狗腿子打完,额头上还淌着血的盛迟忌伸出手,怜悯地道:“七弟,我带你去我那儿包扎一下吧。”

对于他的好意,少年盛迟忌只是看他一眼,擦了下蜿蜒过眼角的血迹,看也没看他伸出的手,便径直离开。

盛烨明的后背发寒,凝固在当场。

他那时甚至自己都未发现自己的真正心思,盛迟忌的眼神却冰冷又锐利,宛如一眼看透了他的本质。

盛迟忌像头阴郁危险的狼,不声不响的蛰伏着,随时能扑过来咬碎猎物的咽喉。

所以后来盛烨明总是很不情愿与盛迟忌正面交锋,每次都让谢元提替他出面。

作为最了解谢元提和盛迟忌的人,他很清楚,这二人是多少是有点看不上他的。

在他们二人还在京城时,他只要表现得安静老实,什么都不做,就能让他们放下戒心,不至于立刻对他出手。

也正是利用这点,他才在写信递给洛子诚那一刻,就开始布白阳观的局了。

事态在他的预想中发展着。

假银票在南方的风声渐起,高家败落,盛泊庭万念俱灰,一定会拼命抓住机会表现,待他露出马脚,建德帝听闻假银票的风声,命谢元提和盛迟忌去查,他们顺着查到白阳观,一定会带上洛子诚,亲自走入白阳观后的那个山洞探查……

届时只要**一炸,就什么都结束了。

他能借机除掉盛泊庭,谢元提,盛迟忌以及掌握着他秘密的洛子诚。

本来一切都是很

顺利的。

仅一步之遥。

老天为何偏偏不站在他这边让谢元提和盛迟忌活了下来?!

胜利的机会失之交臂盛烨明每每想起都懊恼不已却不敢再有动作。

半个多月前他刚结束赈灾回到宫里谢元提的加急信也传到了建德帝手上不知他都说了些什么建德帝近来派了不少人将京中和宫里都盯得很严。

盛烨明手上就那么点人用一个少一个一时也不敢与宫外有密集的消息往来。

他暂时没法向江浙那边传信不清楚那边是什么情况。

但好在自山洞坍塌后就再也没见过洛子诚的踪迹他的人回来时也禀报过程文亦每日派人去抓药时抓的都是两人的份。

洛子诚要是挖出来了哪怕还有一丝气息谢元提都不可能任由他**。

抓药只抓俩人的份那洛子诚应该是死透了。

要对谢元提和盛迟忌下手很难建德帝盯得又严这些日子盛烨明只能不断打探着洛子诚的消息反复确认他的死讯。

只要洛子诚**死无对证仅有谢元提和盛迟忌的一面之词以现在建德帝对他的看重是不会贸然对他下手的。

毕竟盛栖洲的娘是罪臣之女当年那起**大案影响巨大多方会审证据确凿、板上钉钉不是说翻案就能翻案的非要顶着压力翻案必遭朝里朝外的言官和文人讥讽唾骂。

那些个文人骂起人来辛辣刺人又难听后世史书上也不知会如何评判建德帝本性自私不可能为了这对母子多个骂名——兰妃自然也是尝试过许多次都失败后才将希望寄托在了盛栖洲身上。

所以建德帝也算颇为喜爱看重盛栖洲将他当做储君的备选但若是有更好的选择会毫不犹豫放弃他。

原本这个“更好的选择”是盛迟忌但盛迟忌又锋芒太锐一看就不好拿捏。

到了建德帝这个年纪

这个时候盛烨明再出现既有一定的能力和手腕又谦逊低调没有攻击力身份家世也比二皇子盛栖洲要简单。

建德帝就会有一种经过他重重筛选终于找到了一个最适合的储君的感觉。

前往乾清宫的路上盛烨明再次将事情前前后后又捋了一遍心里定了

不少,旋即跨过乾清宫的大门,跟随着引路的内侍跨进了书房之中,露出一个得体的笑容,假装什么也不知道:“儿臣见过父皇……嗯?谢大人与七弟怎么也在此,何时回来了?

见他一丝不乱的,不像盛泊庭那般,做点坏事全写在脸上,还慌里慌张的不知道隐瞒,建德帝心里略感满意:“既然见到了你七弟和谢元提,你应该也清楚发生了何事。

才跨进来的那一刻起,盛烨明后背就在一阵阵的发毛。

出京之前,盛迟忌看他的眼神也不善,但今日再一见,那道目光简直像一把森森利剑,随时要捅死他,散发着宛如实质的杀气。

上辈子被一刀一刀剜掉血肉、生不如死的痛如附骨之疽,一见到盛迟忌,身上便再次浮起了剧痛,盛烨明无声打了个颤,不敢与盛迟忌对视,将目光落到谢元提身上,尽量让表现自然。

“是与七弟和谢大人出京所查之事有关吗?盛烨明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可儿臣在宫中待了十九年,不知宫外事,也从未与外人有过接触,只在前俩月第一次跨出宫中,前去赈灾,不知谢大人所查是何事,可是有什么误会?

盛烨明这话说得十分在理。

在出京赈灾之前,他的确从未出过宫,更遑论出京,况且他从前不受重视,母族又微不足道,哪会有官员愿意搭理他为他做事?

换言之,盛烨明一个对朝堂形式几乎空白的人,如何去了解一个远离京城的地方官,又与之携手,做出那么多事?

所以在听到谢元提说出盛烨明的名字时,建德帝的确如他所言,并不相信。

在建德帝看来,于情于理,他都更信任盛烨明一点。

谢元提没说废话,转头看了眼盛迟忌,盛迟忌会意,开了口:“父皇,儿臣在洛子诚家中搜集到了证据。

他一开口,建德帝斟酌了下,还是点了头:“呈上来给朕看看。

东西在进宫时都准备好了,盛迟忌即刻着人去取,等待的时候,盛烨明背后有点冒虚汗,垂在袖中的拳头紧了紧。

他就知道,谢元提和盛迟忌必然会顺着洛子诚这条线,搜集到那些与他相关的东西。

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盛烨明眼底很快掠过丝嘲讽。

谢元提难道还不清楚建德帝的性子吗?当建德帝决意偏心一个人时,在没有决定性的证据前,他是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的。

就如同从前建德帝宠爱五皇子时不管盛泊庭有多嚣张跋扈做了多少恶事但没触及到底线之前哪怕是欺辱兄弟建德帝也毫不在意。

就算有证据但没有人证一样可以说是伪造的。

一切只看建德帝的心意。

这就是皇帝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别人的生死都只看他的心情。

盛烨明心口滚烫火热只要熬过了这一茬得到建德帝的信任他的皇位就可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