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盲盒抽奖日常[年代] 春霖上

9. 第三次抽奖

小说:

盲盒抽奖日常[年代]

作者:

春霖上

分类:

现代言情

俩小孩把包里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跟摆摊一样放了一地,习澄看得叹为观止:青色的小杯子、已经没有光泽的铜壶、两串铜钱、一个没她巴掌大的小木盒、还有几块像是玉石的小石头、一个大概是砚台的东西……

林林总总的也有二十多样东西呢,每一个都用稻草或者油纸包着,姐妹俩拆都拆了好一会儿,看来小舅舅很重视它们呢。

这些都是完整的物件,以习澄的眼光来看……她也认为每一件看起来都很有古董的感觉!

挠头。

好吧,看来自己也是吃不了这碗饭的人。

方蕾就更看不懂了,不过以她对爸爸的理解……她抓起两串铜钱,塞给习澄一串,乐呵呵的肯定道:“爸爸说这个以前就是钱,他给我看过的,现在肯定也能换钱,我们就拿这个!”

习澄默默收下。

不知道这个可不可以拿来当召唤信物?

话说她还没进行今天的例行作法呢。

习澄看看铺了一地的看似是古董的东西,想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万一里面真的有古董呢?别给她糟蹋了。

舅舅带回来了三个包,另外两个包还没拆。

方蕾偷偷打开另外两个包看了一下,小包里面是她爸自己外出的行李,最后一个大包打开,里面装了一个......腌菜坛子?

跟奶奶腌菜时用的东西差不多啊,方蕾暗暗嘀咕。

坛子底部还铺了方卫东自个儿的衣服,里面同样塞了稻草防震,两人把布包的口子扒拉开看了看,也没研究出什么东西来。坛子内外都没有图案、没有颜色,更没有什么不认得的文字,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灰色陶泥坛。

姐妹俩对视一眼,重重的叹出口气。

田秋霞从地里锄草回来,见俩小祖宗把堂屋搞得一地狼藉,稻草乱飞,气得锄头一扔就要撸袖子揍人,姐妹俩慌慌张张抓住身边的稻草:“我们收我们收,现在就收!舅妈/妈妈你别生气!”

方卫东被动静吵醒,从屋里出来看到堂屋的“鸡飞狗跳”也是忍不住眉头一跳,抬手隔空点了点俩小丫头,得到两张透着浓浓心虚的讨好笑脸。

摇摇头,他跨出门捡起锄头放好,转身扶着媳妇在门口坐下。

“没事,别理会就行,让她们自己折腾去,受什么气,怀着孩子呢,好好歇歇,我去给你倒水。爹娘呢?地里还有什么活?我来干。”

田秋霞端着杯子灌了两口水,男人又在旁边用扇子给她扇着风,小意得很。

她歇了会儿,接过扇子拍了男人一下,嗔道:“行了别忙活了,这会儿地里忙得过来不用你,你先把你那一堆东西收拾收拾拿去给你师父看看。这次花了多少钱?”

方卫东干这一行是认真的,七拐八绕下来,还托关系拜了个在县里工作的师父。他收上来的东西自己不一定能把得准,就会去找师父给掌掌眼。

当然,人家肯定是有好处的。

“182,收东西花了137,路上村子里碰到个老人家,还花20请他先帮忙过了一遍。”

“不是骗子吧?”田秋霞一听立马皱了眉。

“我也没那么傻,人看着是老干部的样子,自己还从我这儿买了个物件呢,一本线装的医书,人家给了我这个数。只这个,我这趟就不亏了。”

方卫东比了个手势,眉眼带笑。

习澄悄悄侧头看了一眼,是七。

不知道是七十还是七百?小舅舅能说出“不亏”的话,那肯定不能是七块钱。

如果是真的,那后来家里出事,为什么没看到过这笔钱?

舅舅舅妈都不是那种藏着掖着的人。

难道是小舅舅后来大半年出去收货全亏了?

习澄不愿意相信,却不得不考虑到这个可能,毕竟下乡收“古董”,本来就是一件暴利与风险并存的事。

前世没有人和她详细说过这段时间的事,但结果已经明晃晃的告诉她:要么是这笔钱没保住,要么,它有问题。

心里顿时一沉。

舅舅既然信那个“老人家”,那肯定知道对方的姓名住址,可以悄悄去周边打听看看,现在得先确认收到的这笔钱是真是假。

问题来了,这时候的钱怎么分辨真假呢?

她琢磨着,小脸越来越冷,神情凝重的样子看得方蕾悄悄往一边挪了挪。

小妹怎么比妈妈还吓人呀!

习澄还没想好怎么开口和舅舅打听事情始末,午睡起来就发现舅舅又走了,立刻气得捶床。

果然,就不该拖!

还好,这次不是下乡,他带着那两个大包到县城找师父去了,顶多三天就会回家。

安下心来,习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每天早饭后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召唤仪式。

照旧依次用袁大头、鸡蛋、外婆的木梳、棕榈叶蒲扇、自己的千层底布鞋、吃饭的灰瓷碗、普通小石头等等乱七八糟的小东西进行测试,一连几种物品拿在手上都没有任何变化出现,习澄以为今天又会无所获呢,谁知在她拿起一个厚实的本子之后,“星空奖池”出现了。

她打开本子看看,发现这是外公从前跟着赤脚大夫学医时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写着字。

习澄呆住。

好消息,今天可以抽奖了!

坏消息,抽奖券是外公的宝贝笔记本,有去无回的那种......

怎么办怎么办!

放下笔记本,“星空奖池”瞬间消失,拿起笔记本后它又出现,情况已经很明显了。

相比上回,这次红色的光点好像多了几个,但在数量庞大的白色光点下依然不起眼。

重复n次后,习澄要哭了,陷入艰难抉择。

外公学医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笔记本能保存得这么久、这么好,足以说明外公对它有多珍惜——虽然他并没有什么学医天赋,不然现在也不会在家务农了。

可外公后来讲古时说过,早年家里日子不好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还多亏了他跟着学医,能收到些东西给家里贴补一点,所以他一直对当初带他入行的老大夫心怀感激,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笔记本更是被他视若珍宝,时不时就会翻看一下。

习澄将笔记本的角页抚平,收进抽屉里放好。

今天是距离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