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韫给父兄写完信,没过多久就收到了来自边境的礼物,父亲自不必说,不知从哪个部落王族搜刮来的几箱子宝石香料,大哥送了匹小马驹,听说是耶律将军战马的后裔,至于二哥么…她打开箱子最里头那个精致的紫檀木盒,差点被明晃晃的金光闪瞎了双眼——一把金算盘。
一时间有些无语,姜韫不信邪的将脑袋伸进了箱子里摸了摸,确定什么都没有了后,这才将疑惑的目光投向来送东西的小将。
那小将生得黝黑,义正言辞的看着姜韫道:“二公子说姑娘最近在学管账,正好用得到这把算盘,还说可千万别算错了,他还指着家中的爵田吃饭呢。”
这话若让沈氏听到定然要嗔他几眼,于侯府的众多产业来说,爵田最多算个添头罢了,但幸好沈氏还记得女儿只是刚开始学管家,所以只让她看爵田的册子。
不同于商铺那样繁复驳杂,爵田的册子记的大约都是每亩产了多少粮,每斗卖了多少文,有多少用于赈灾百姓,多少卖给粮商,多少放在自家铺中卖,又有多少作为存粮...清晰明了,加上现代教育的加持,姜韫看得并不是很吃力。
“永平二年,亩均产128斤,斗五钱半。”
“永平三年,亩均产126斤,斗六钱。”
“永平四年,亩均产132斤,斗五钱。”
......
姜韫翻了几页,觉得有些不对,她抬头看向佩兰:“永平四年,那不是五年前么?”
佩兰正在一旁做绣活,闻言道:“正是呢,姑娘怎么问这个。”
无怪乎姜韫印象深刻,五年前北境遇旱,加上流寇作乱,父亲治下死了许多百姓,那时整个国家刚经历完战乱不过平复几年,百姓堪堪吃饱,哪有余粮赈灾,于是粮价涨势不断拔高,姜韫那路过米铺时犹记得一斗需要二十钱,且日益渐涨。
京城虽远离边境,但也不至于只需五钱。
当然了,这并非是姜城故意敛财,而是三千亩爵田看着多,但耐不住姜城手下的兵能吃啊,加上阵亡和伤残抚恤,除了朝中给的,他还会另外发些粮食银钱,因此爵田的大半都用来给姜城私下补贴那些伤亡士兵的家属了,拿出来卖的那小部分在整个粮价上涨的趋势下,再是抑价也低不到哪去。
难怪母亲看账册的时候脸色不好,这些年他们不在京城,仅仅是爵田都有这么大的空缺,遑论那些宅子商铺,更别提京畿和江南的几处庄子。
白皙的手指在泛黄的纸张上轻轻点着,佩兰比姜韫大了几岁,加上是沈氏精挑细选出来的,看着姑娘的表情,心中也琢磨出了七八分:“我听说前朝宫破时,宦官宫女们四散奔逃,那些逃不出去的,便以全部身家赎其性命,而先皇身边伺候的那位总管公公,除了在屋中存放的金银,另外还有田产铺子若干,而其中那些田产,大多都在职田附近。”
姜韫不大了解古时的农田政策,因此佩兰解释的很详尽,耕地用田无非是分官田和私有,官田给谁呢,除了皇帝自己,就是分给宗室勋贵或者有功之臣,比如说姜家的田便是随着定北侯的爵位分下来的,算是爵田,以后可以传给姜家子孙,而另外的就大多就算作职田,也就是说但凡某个人做了官,朝中便会给他分配一定的田产,其中所出都算是你家的,并且不用交税,只是在卸任后要归还。
至于这个田产的管理权,多数都掌握在公中,每年再按时上交给官员所属的收成,毕竟每个官员在任也不过几年,想要雇长工都是从农庄附近的村子里寻人,可公中指派的也是当地人,与其因此弄出纠纷,还不如由着原先的安排,每年派人领一批粮食。
而官田并非全都连成一片,旁边也是有私田的,于是这样的后果就是官员卸任时,若重新勘测职田,就会发现莫名其妙少了一部分面积。
官员知道又如何,升迁或者卸任在即,难不成因为一点田产的事大张旗鼓,反正这地也不是自家的。
姜韫听懂了,但她没想到势大如父亲,家中还会遇到被侵占田地这种事情,哪知佩兰却笑道:“姑娘想多了,侵占倒不至于,但在收成和价钱上做些手脚还是简单的,终归夫人先前在边境有些鞭长莫及,养大了许多人的胃口,待腾出手来之后,自然会一一解决。”
她知道夫人让姑娘看账本是存着教育的心思:“以后诸如此事姑娘还会遇着许多,不只是爵田,朝中赐下来的那几个庄子至今还是先头的人管着不曾交任呢。”
定北侯府的主子还是太少了,统共也才五个,其中三个还没回来。
对于母亲的战斗力,姜韫有着绝对的信心,至于沈氏从庄妈妈手上得了份关于看完账册后的心得,又得知小女儿是熬夜写的,心中不由气恼,但又属实熨帖女儿的这份心意。
看着纸张上面熟悉的字体,她那一点子剩下怒意也全消了,这封心得虽说言语还有些稚嫩,但除了对于那几年粮价的分析,还包括了对铺子的看法,以及户部如何平抑粮价的疑问......很是详尽。
庄妈妈在一边不由啧啧称奇:“姑娘的性子和夫人年轻时候当真一模一样。”
“你就替她说话罢。”沈氏嗔了她一眼道:“再如何也不该半夜写这个。”话虽如此说,自己女儿写的终归怎么看怎么好,她恨不得当下就给侯爷去封信,也让那两个混小子瞧瞧他们的妹妹是怎样贴心。
当然了,若是姜珩和姜琰听了这话,怎么也得大呼冤枉,姜韫从小捉弄他们还少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