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老骥伏枥

第297章 巡视青城山!

小说: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作者:

老骥伏枥

分类:

悬疑推理

“在下谯周,拜见君侯。”

周瑜坐在主位上,审视眼前之人。

身长八尺、衣着朴素。

若非事先知晓,还真不看出有什么大儒气质。

由于内心对谯周有些抵触,周瑜不自觉就表现的有些疏离,微微颔首道:

“先生免礼,坐。”

“谢君侯。”

对于周瑜并不热情的表现,谯周并未表露出什么情绪。

于下首落座,正襟危坐、一板一眼,给人一种规规矩矩的感觉。

“我意,在成都兴办一座书院。”周瑜开口道:“让蜀中学子免费读书。”

“君侯仁慈。”谯周称赞道:“这是贤主之举,蜀中学子都会感恩君侯的善行。”

“先生谬赞了。”周瑜并不吃这一套,摆摆手道:“书院尚缺一名祭酒,先生的呼声非常高。”

“非我轻视先生,实乃教育乃国之根本,不可不慎、不可不察。”周瑜继续道:“故而邀请先生过府一见,想听听您对于教育的理念与看法。”

纵然周瑜不喜谯周,但也不能随意打发,以免寒了蜀中人心。

总不能直接说,我怀疑你是软骨头,所以不让你当祭酒吧?这未免太扯了.

周瑜故意让谯周谈谈,对于教育方面的看法,然后再以理念相左否决此人,如此就能顺理成章,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启禀君侯,在下对此确实有些看法,若有说的不对之处,还望君侯海涵。”

“先生但说无妨。”周瑜点头示意。

“君侯,在下斗胆,私以为当下的经学.”谯周顿了下,“已然偏离最初的本意。”

周瑜闻言微微挑眉,谯周的发言不可谓不大胆。

经学,在当下可是“官学”。

这是什么概念呢?

经学做的好,就能直接当官。

谯周直接抨击当代官学,就显得耐人寻味。

尤其一点,凡是经学,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也就是所谓的家传绝学。

包括周瑜所在的庐江周氏,同样有这样的家传绝学,只有本族子弟能够学习。

为啥看得这么紧?

无他,学会就能轻轻松松出仕。

众所周知,举孝廉是当下的出仕方式,但却不是唯一方式。

或者说,举孝廉已经是比较高端的路线,往往那些重点培养的世家子弟,才能通过这个方式出仕。

要知道一点,每十万人之中,每年才产生一个孝廉名额。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平均算一下,一个郡一年最多五个名额顶天了。

很显然,就这点名额,肯定无法满足境内世家大族的需求。

简而言之,只有家族中的拔尖、杰出、嫡系的子弟,才有被举孝廉的资格。

那么,另外得不到孝廉资格的世家子弟,该以什么方式出仕呢?

明经。

所谓明经,通晓儒家经典者可通过此科入仕,也就是当下的经学。

“先生说说看,经学如何偏离了本意?”周瑜升起几分兴趣。

“回君侯,经学本是阐述圣人的经典,如今却变成借圣人经典之名,阐述自己的观点。”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前者,用各种经典著作中的论断,来解释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后者,歪曲各种经典的本意,来为自己的观点做注脚。

一句话,翻来覆去,能翻译出一百种意思.

周瑜作为世家子弟,从小学习过经典之人,自然明白谯周的意思。

“大势如此,如之奈何?”周瑜反问道。

能提出问题,算不得什么本事。

但凡是读过书之人,都能看到这个问题,谯周的见解也称不上什么高论。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仅能提出问题,更能解决问题。

“君侯,在下愚见,书院应当注重务实。”谯周拱手道:“而不是培养一些只懂得寻章摘句、皓首穷经的腐儒。”

“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拿来办事一无是处。”谯周继续道:“在下就不太喜欢诸子的文章,往往都是观其大略。”

周瑜微微惊讶,心道这家伙还真敢说

其实谯周说了假话,他不仅不是观其大略,而且非常精通经学。

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想告诉周瑜,他本人不喜欢经学,更注重于务实。

正因为谯周精研过经学,最终才得出一个道理,这玩意儿意义不大

从谯周教导的弟子就不难看出,此人的确非常务实。

既能教导处文立、李密等名臣,也能教导处罗宪这般名将。

甚至《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是是出自谯周门下。

但就这点来看,谯周教书育人的本事绝对不差。

“不知先生所说的务实,到底是哪方面呢?”周瑜继续发问。

“治政、治民、治兵、治法。”谯周不假思索,“君侯创立书院的目的,自然要多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让他们日后为君侯效力。”

**、经济、军事、律法,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多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对于周瑜而言自然百利而无一害。

一时间,周瑜不由陷入纠结之中.

无他,面前这家伙太对胃口了。

没见面之前,考虑到谯周“历史上”的声名狼藉,周瑜内心天然抵触。

见面后,一番交谈下来,周瑜发现这厮还真是个人才,而且教育理念非常先进,同时还对周瑜的胃口,不禁让周瑜生出爱才之心。

一番纠结之后,周瑜决定再试探一下。

“敢问先生,对于当今天下的大势,可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的意图,就是想看看谯周的态度。

保皇党?投降派?

到底是什么态度,就能从谯周的答案中窥见一二。

“当今天下,诸侯林立,汉室江山已然式微。”谯周拱手道:“君侯在南,面北而拜,施行仁政,以待天时。”

到底是文化人,说的话非常含蓄,好在周瑜读书不少.

翻译一下,就是让周瑜割据南方,表面上继续侍奉汉室,实际上积蓄实力,等待北方出现变化。

对味!

不得不说,谯周这番话实在太对胃口,最终让周瑜下定决心。

“先生的对于教育、对于天下的见解,我都非常满意,希望你能一以贯之。”

最终,周瑜还是下定决心,选择启用谯周这个人。

尽管此人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令周瑜有些抵触心理。

但反过来想一想,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在刘禅手下,谯周是个不折不扣的投降派。

但换到周瑜手下,也许谯周也会随之而改变。

尤其,周瑜已经改变历史的走向,说不定也会影响到谯周的走向。

未见得,谯周就一定如同历史上那样,周瑜打算给他一次机会。

倘若日后露出不妥的苗头,周瑜也能随时将其拿下,不必为此太过纠结。

念头通达之后,周瑜看着眼前的谯周,不由也顺眼几分。

“书院祭酒一职,还望先生能够出任。”周瑜当即表态,“还望先生莫要推辞。”

“固所愿,不敢请耳。”

得到周瑜的应允,谯周也是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能为蜀中的教育事业出一份,也是谯周求之不得的事情。

毕竟,在周瑜入蜀之前,谯周就已经在做这件事,广招门人弟子传授学问。

随即,谯周迫不及待告辞,兴高采烈去往书院主持事务。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周瑜坐在案几前,耐着性子把公文处理完。

正午,周瑜返回后宅用膳。

房间内,张琪瑛跟一尊菩萨似的,依旧在蒲团上打坐冥想。

吴苋就要显得比较热闹,在地上铺了一张竹席,就跟一条美女蛇似的,在上边扭来扭去还在持续练习“玄素”。

作为一个初学者,吴苋尚未完全掌握这项特殊技艺。

看着一动一静的二女,周瑜脸上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紫玉姐姐,别继续发呆了。”吴苋大大咧咧道:“夫君回来了,咱们开饭吧。”

张琪瑛不为所动,手中捏了个法决,然后才睁开双眼。

甩了下怀中的拂尘,正色道:

“跟你说多少次了,这是修行,不是发呆。”

“那你修出来什么了?”吴苋拆台反问。

张琪瑛闻言一窒,有些不好意思道:

“修行不够,尚未得道”

“我看还不如多多跟夫君又又修。”吴苋嗤嗤笑道:“至少还能得到一样东西。”

“什么?”张琪瑛好奇追问。

跟周瑜又又修这么久,张琪瑛一无所闻。

骤问吴苋这么说,张琪瑛还以为她有所收获呢。

“能得到快活儿啊!”吴苋坏笑道:“难道紫玉姐姐与夫君又又修时,不觉得非常快活儿吗?”

张琪瑛顿时面红耳赤,又羞又气,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就会欺负紫玉。”

周瑜手持折扇,在吴苋翘起的小屁股上敲了下。

后者顿时破功,一骨碌从地上起身,嚷嚷道:

“开饭开饭,肚子饿了。”

很快,三人并肩坐在案几前。

周瑜居中,二女一左一右紧挨着,桌面上摆满菜肴。

不过其中又有区别,张琪瑛吃的是斋饭,但也不是全素,周瑜对此就不干涉。

至于吴苋自然啥讲究都没有,每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