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煤城往事—东北流金岁月 倪红叶

15. 第十五章

小说:

煤城往事—东北流金岁月

作者:

倪红叶

分类:

现代言情

2004年9月份,凤珍从煤城日报看到一条广告,市里一个特色饭店对外转让,这家饭店是朝鲜族特色饭店,经营者是一家鲜族人。

凤珍看过广告沉思一会儿,将报纸递给了王玲。

王玲反复看了几遍问:“怎么有想法了?”

凤珍说:“这家鲜族特色饭店在煤城名气很大,当年是一个小饭店,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煤城人想吃狗肉必选这家饭店,而且各地的名人、政要来煤城,必定要光顾这家饭店,饭店的品牌是优良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王玲说:”你说的这些,我认同,只是这么好的饭店,为什么不经营出卖?我们去饭店了解一下情况。”

凤珍点点头说好,我们下午2点以后去饭店。

凤珍,王玲来到饭店中午饭口已经过去了,还有几桌人在喝酒。服务员小姑娘笑脸像盛开的牡丹花一样,热情地:“两位阿姨里面请坐!”

凤珍、王玲的情绪突然很快乐起来,也笑着说:“我们要找老板谈事情。”

服务员去找老板一阵风的走了。一会儿,服务员带来了老板。

老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鲜族小老头,瘦小精干。笑着问:“二位找我有什么事?”

凤珍说:“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你家饭店出卖的消息过来了,想了解一下饭店情况。”

老板说:“我们去楼上谈吧!”老板前面带路,三个人来到了二楼。二楼的服务员正在打扫卫生,一个服务员过来说:“大姨夫,你们坐在这个单间儿吧!”

三个人坐下,服务员麻利地拿过来几瓶矿泉水,老板递给凤珍、王玲,自我介绍说:“我姓金!”

凤珍说:“我姓于!”

王玲说:“我姓王!”

凤珍说:“金老板,我们这也是认识了。你们真是诚心要卖饭店吗?”

金老板笑着说:“这个饭店真的是不舍得卖,我是因为儿子和媳妇在韩国几年了,事业发展的很好。孙子、孙女无人照料,只能忍痛割爱了。

王玲说:”既然这样,我们不多谈了。金老板,你把饭店的详细情况给我们介绍一下。“

金老板介绍说:“饭店营业面积是这个二层楼,近500平方米。

楼上有10个单间,14个卡台。楼下有4个单间,6个卡台。厨房在一楼。楼上有一个女宿舍,楼下有一个男宿舍。另外,还有一个洗衣房30平米,一个仓库,30平米。这些房子都有房照。老板说着从保险柜取出来了房照,凤珍、王玲看过房照后,老板说:“我带你们实地看一遍。”

老板领着凤珍、王玲从楼上餐厅看到楼下餐厅,又到后院看了洗衣房,仓房,老板详细给他们介绍一番。

整体看过后凤珍说:”谢谢金老板饭店的大概情况,我们了解了我们回去以后和家人商量,然后给你回复!”

金老板说:“好我等你们电话。”双方留下了电话号码。

凤珍,王玲走到饭店门口,服务员像蝴蝶一样飞过来,笑弯了眼睛说:“欢迎两位阿姨再来!”这个微笑给凤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凤珍的心情特别舒畅。

凤珍、王玲回到记账公司,她们是这样分析的:这个饭店最初是一个小平房的鲜族冷面馆,十多年后发展现在的规模,它主要是顾客认可饭店的菜品味道。如果师傅不换、味道不变,顾客不会因为换老板不来吃饭。我们接过饭店,按原来的模式管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老板要的价格按现在的市场房价是高了很多,如果想买要认真的和老板谈价,而且我们的价格谈妥后,交给一部分现款,剩余的要用房照抵押贷款。思路有了,他们决定和厚成和洪涛商量,听听他俩的意见?

四个人见面后,凤珍和王玲介绍要买饭店的情况,厚成夏天来过这个冷面馆吃饭,看到客流很多说:“这个饭店客流没问题,夏季吃饭要排号,整体接饭店对我们外行人来说是有学习的时间,按照他们的模式管理,这些方面不用多想。饭店价格凤珍和王玲你们俩去问问房地产方面的朋友,评估这个地段饭店大概每平方米多少钱,如果价格能谈妥还要付给一部分钱,房子要过户给我们,贷款抵押后再全额转给老板,如果这个条件达不到,我们资金不够!”

洪涛说:“我们不急买,你们俩把这些事搞明白,达到我们预期,然后再定!”

四个人就这样决定了。凤珍、王玲开始找业内人士探讨饭店的价格,经过了解找到了合理的价格。她们来饭店见到了老板继续商谈饭店价格,经过几次的磋商,最后老板同意了她们的价格。然后谈了付款方式,王玲提出先付百分之三十,剩下的要先过户用饭店的房照抵押贷款,到账后全额付给老板。老板听后说:“可以理解,我要和家人商量,才能决定!”

三天后,饭店老板打来电话,让他们过去谈谈。凤珍、王玲到了饭店,老板说:“家里人商量过了,也了解了你们的两个家庭,你们是下岗职工,无论在单位,还是干个体,为人信用都很好,是值得信任的人,就按你们说的办吧!我们鲜族人没读几年书,你们写个合同拿过来,我们一起协商签订合同。交了首付款,房照过户给你们,我们负责教给你们管理方面的事情!”

凤珍说:“可以,合作愉快!”笑着分手了。

王玲分别给厚成、洪涛打了电话,把买饭店的进展情况汇报了。厚成说:“好!”

凤珍说:“我和王玲准备合同,你们回到煤城我们定下合同条款!”

厚成问:“如果交百分之三十首付款手里资金够不够?”

凤珍说;“办理房产过户、办理贷款,资金不足。我们见面再详细商量。

第二天下午,厚成打来电话有事说:“要你和王玲一起听电话!”

凤珍问:“有事商量吗?”

王玲接着说:“哥,我听着你说吧!”

厚成说:“在服务区有个熟悉的司机,他们通过关系接到了一份活要用大吨位的斯太尔车拉白灰修高速公路,他说,咱们斯太尔车况好,在服务区经常看到每个月跑的趟子,问想不想卖车?如果想卖给二十万元不讲价了。厚成说,我和洪涛商量过了,洪涛同意卖,说车本钱早回来了,卖二十万元投入饭店也是一样挣钱,听你们俩什么意见?”

凤珍、王玲都同意卖车说:“我们四个人都同意卖斯太尔,你们卖吧!”

厚成说:“我和买车的人定下来给钱交车!”厚成和买车人约定了,冯文华继续跟着车,工资待遇不变。

买车人高兴连连说:“好!好!”买车的人本来要在服务区把车接走,厚成说煤城还有车上的备件物品,让他来把东西装上拉走。冯文华说:“那些配件是施太尔专用的,丢掉可惜了!”

厚成他们晚上回到煤城把配件物品装上车,买车人付了钱后,厚成、凤珍、洪涛、王玲他们围着斯太尔车,恋恋不舍地流下了眼泪向斯太尔车告别!

厚成紧握着冯文华的手说:“如果不适应给哥打电话,千万别挺着。哥想办法帮你!”

冯文华说:“哥哥谢谢你,我有困难,一定找你们的!”两个人手久久地握着……冯文华和买车人上了车,冯文华摁起喇叭滴滴——车开走了,扬起了烟尘。

翠日,厚成、凤珍、洪涛、王玲去饭店签了饭店的买卖合同,

按照双方约定,付了百分之三十现款,老板配合把房照过户到凤珍名下。国庆节前房产证抵押贷款到账后,转给了饭店老板。

厚成、凤珍、洪涛、王玲四个人开会决定分工:厚成、凤珍管理饭店日常工作,王玲管理记账公司,洪涛经营解放30吨货车。

国庆节这天,厚成、凤珍他们接了饭店,前期老板留在店里两天,教他们学习管理业务。店里员工仍然留在店里工作。

这个饭店名字《金达莱冷面馆》,其特色:新烀的狗肉特别香,紫色荞麦的冷面特别凉、特别筋道,打糕特别粘;别味的各种拌菜、麻辣鳕鱼、锅包肉等是特色菜。

厚成、凤珍考虑到店里菜品的特色风味,决定由厚成大妹、二妹来店里学习特色拌菜技术,大妹、二妹也已经下岗,都在打工。凤珍的表弟是炒菜师傅来店里学习本店的特色炒菜,店里的锅包肉、麻辣鳕鱼是桌桌客人必点的特色菜,做法与其它的中餐店不一样。

下了第一场雪后,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少,接饭店第一个月赔了钱,店里的鲜族人张师傅40多岁,已经在店里工作了5年了,他对凤珍说:“老板娘,看你们夫妻都是诚实的人,我告诉你们,每年这个季节,店里都要减人,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岗位。到了春天旺季,再补充人。这个饭店冬季赔钱,春季保本,夏季挣钱,外行看热闹,内部人才知道饭店的实际经营情况!”

凤珍听后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回到家和厚成把张师傅说的话说了一遍!

厚成认为张师傅说得是实话说:“没有四季都挣钱的生意,无论做什么,都会有淡季、旺季。我们是下岗工人,知道失业是什么滋味,我们不能减员!”

凤珍也是这样想的,宁可赔一个冬季,坚持不减员工。从十月份到来年的三月份的半年时间,饭店赔了十三万元,他们还要定期还房贷,所用资金是从记账公司和解放货车跑运输的利润支出的,没有欠员工工资。

东北的四月冰雪开始融化,万物复苏,大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温暖的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让人心向往……店里将迎来金色的旺季。

四月中旬,张师傅告诉凤珍说旺季来了,要做准备工作了。凤珍安排后厨的师傅把库里存放的餐具、工具全部搬到厨房清洗,前厅的服务员清洗酒壶,水壶、前厅的物品、所有门窗玻璃擦得铮明瓦亮。房门前空地上摆放了上百盆“鸿运当头”的盆花,红红的一片,预示着店里生意红红火火……

凤珍给前厅服务员订了工装,上衣是粉色的带朝鲜飘带,海蓝色马甲和短裙,脚上穿得是黑色拉带平底鞋,扎着枣红色蝴蝶结的发髻高高地盘在头上;女孩们化着淡妆,一个个像出水的芙蓉妩媚娇艳。男服务生是红色的运动衫,蓝色带着白杠的运动裤,脚上是黑色白底的平底布鞋。后厨的师傅是白色的工作服。凤珍另给他们每人发一件天蓝色的运动衫。员工们的精神饱满,老话说,一分精神,一分财,人要有精神!

四月下旬,客人陆续增加,饭店开始忙碌了起来。张师傅每天听天气预报,他告诉凤珍,这几天气温突然升高,最高气温达到28度,店里要多备料。凤珍安排各岗位师傅比平时多备出二倍的料。

果然,这几天店里楼上楼下的客人爆满,中午饭口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员工们齐心合力圆满地完成了每一天工作任务。刚来的服务员看着饭店中午顾客像流水一样一直往里走,胆怯地不知道自己干什么了!还想这么多人吃饭后厨能不能做出这么多菜品?如果没有这些老员工,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啦!其实,刚来服务员想的,凤珍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她真怕后厨上不来菜品丢了顾客。事实上,员工已经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自从这天开始,营业额每天都在一万元以上,一个月后凤珍结账,心里有底了。

“六一儿童节”这天,张师傅说,今天要多备料,锅包肉要比平时多出三倍。各岗位师傅忙着备料,将近10点开始上客,全是家长带着儿童,店里已经满员了,这时店里秩序还正常。11点以后,大批客人涌入,因为没有空位置,客人们主动排好队等位。等位时间长了,孩子们着急吵了起来,家长也沉不住气了,开始抢位。抢到位的客人点完菜,厨房炒好的菜刚推出来,他们开始抢菜,乱套了,服务员被挤得靠不上前,菜出来马上被抢光。凤珍收款只能是客人给多少钱就收多少钱,没有了依据。但是抢归抢,没有吵闹。将近下午1点以后秩序正常了。这时有演出的小朋友集体来吃饭,服务生们在院子里摆好桌子,有位爷爷带着孙子来吃饭,他一直不吃不喝,光看这些热闹的场面,对凤珍说,我这么大年纪,第一次见到这么火的饭店。问凤珍饭店卖不卖?说这几天要来谈买饭店。

这一天,中午10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员工们抽空吃饭,晚上十一点关业后凤珍拢账,一天卖了二万多元,备的料全卖光了。晚上吃伙食饭,厚成买了各种熟食,全体员工喝啤酒,员工们边喝着边说一天的趣事,时而哈哈大笑。有个新来的两个月的服务员小杜看到这么多客人开始发懵,看到那个桌客人吃好了,起身要走时,他都要像玩老鹰捉小鸡一样,张开两个胳膊说:“买单,买单!”客人见状哈哈大笑,逗着说:“不买单,要跑掉!”客人们像在自己家这样随便,店里一片笑声。

凤珍嗓子喊哑了,回到家进屋脱下鞋,光着脚直奔沙发躺下睡着了,厚成去卧室拿了一条毛巾被慢慢的给凤珍盖在身上,看着凤珍疲劳的样子,心痛不已。

6月3日这天早上,凤珍买完料回到店里,后厨师傅正在备料,三个炒菜师傅没穿工作服,坐在大厅聊天。凤珍觉得有什么情况了,她去后厨问弟弟,他们三个师傅怎么不备料?表弟说他们说饭店旺季太累,要每个月加100元工资。

凤珍听后想,这刚刚是旺季,一个冬天客人少,店里赔钱工资照发,这也太没良心了吧,凤珍确实想不通。她没有理那三个炒菜师傅。

厚成来到店里了,凤珍把三个炒菜师傅要涨工资的情况对厚成说了。

厚成沉默一会儿说:“现在进入了旺季,我们没有时间调整人员,答应他们过了旺季,我们把带头的人找了出来辞掉!”

凤珍心想,只能这样了。

凤珍把三个师傅叫过来说:“每月涨一百元工资可以,以后有什么想法正常提出来,合理的想法一定能解决,不能像今天这样影响工作!”

三个人不好意思地穿上工作服备料去了。

晚上关业后,厚成、凤珍给员工开会,宣布从5月份起,后厨员工每个月每个人涨一百元工资,员工们响起了热烈掌声。

凤珍说:“进入旺季,每个岗位工作量都大了起来,一个厨房不能有两种待遇。前厅服务员工资以外有酒商给的酒水提成奖励,所以店里不给涨工资了,问大家这样合不合理?”

员工们齐声说:“合理!合理!

凤珍、厚成从被动变主动,保证了旺季员工的稳定。饭店旺季5个月来,除了雨天顾客少特殊情况外,晴天店里天天爆满,一张桌平均翻三次台。早九点之前,单间全部预订了。服务员、服务生点菜,传菜,撤桌,后厨的员工只要有一点时间赶紧去前厅把撤下来桌的餐具端到后厨清洗盘碗,餐具没撤下来,洗盘工帮忙传菜,餐具撤下来之后,谁有时间就伸手刷碗洗盘,总之每个人像陀螺一样转着圈得忙!晚上,关业前撤下来的餐具,一方盘、一方盘的从楼上摆到楼下。每天王玲记账公司下班以后带来两家的弟弟妹妹、妹夫、弟媳妇过来帮忙。厚成看到员工这么辛苦,从菜市场买了烧鸡,各种熟食为员工增加营养。这个季节,凤珍、厚成每天早晨四点要到农贸市场买菜,最多要买三到五三轮车。后厨烀狗肉、做拌菜的师傅4点开始工作,其他员工6点开始工作。早上9点之前,一盆盆烀好冒着热气的狗肉装在保温桶里,等待饭口上桌;一大盆一大盆的各种拌菜,打糕、和好的冷面一卷一卷的,所有都要准备妥妥。炒菜师傅要备好锅包肉、麻辣鳕鱼料……一切就绪,员工吃早餐,稍作休息。到了饭口,都各就各位!上客了点完菜,后厨开始锅碗瓢盆叮当响,炒菜颠勺咔咔声、抽烟机轰轰声,客人喧闹声,汇成了人间烟火的交响曲,好不热闹!

凤珍、厚成关心员工,员工的伙食,员工的福利,比之前的老板提高了一大截,员工前厅、后厨配合默契,忙而不乱,几种特色的菜品有鲜族师傅把关,味道不变。客人称,店里比以前管理的更好了,服务更到位……张师傅说:“今年比往年更火,算一下,一个夏天,啤酒卖上了上万件,鲜啤卖掉几千桶,饭店销量大,酒商让利给饭店,仅在酒的这一项饭店获得了很高的利润!”

凤珍在旺季开始,顾客反映晚上饭口冷面汁不凉。凤珍问冷面师傅:“这是什么情况?”

冷面师傅说:“冰箱备好的冷面汁还有冰块,中午饭口过后就用完了,下午冰镇的时间短,晚上吃得冷面就不凉!”

凤珍和厚成商量,冷面馆核心就是个“冷”字,顾客到冷面馆里吃得是个“凉”字,没有“冷”,哪有“凉”得味道!他们决定买几个制冷水柜,一台水柜近五千元,他们买了三个,又买了制冷的拌菜的展柜,满足顾客对冷面及凉拌菜的需求。

人忙时间过得快,凤珍、厚成经历了一整年的春夏秋冬,掌握了饭店的淡旺季的规律,实实在在收获饭店的第一桶金……

中秋节放假的前两天,厚成、凤珍、洪涛、王玲主持了宴请全体员工及帮忙的亲朋好友。厚成深有感触地讲话:“感谢全体员工,感谢兄弟姐妹,感谢亲朋好友,一个夏天的走来,是你们辛勤付出,燃起我们饭店的火热,我给大家深深鞠躬啦……”

店里的鲜族男女跳起欢快的鲜族歌舞:“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白胖的桔梗,长满山野,只要挖一两颗,就能装满筐里……

凤珍召集厚成、洪涛、王玲开会。

凤珍汇报说:“夏天饭店经营火爆,收入喜人,即使冬季饭店经营萧条,但年平均还是收入可观的!”

王玲汇报说:“记账公司客户稳定,经营稳增长。存在问题是:公司的电脑,还有其它设备,经常出现故障,维修人员不能及时修理,严重影响记账工作。还有日常的水,电等方面的维修维护,需要一位固定的维修人员……”

凤珍接过话题说:“现在记账公司需要固定的维修人员,根据目前我们的经营情况,解放货车贷款已经还完,记账公司饭店良性运行,我们不外聘维修技工,洪涛回记账公司学习维修电脑、其他设备,和王玲一起管理记账公司。解放货车首先问吕祥留不留车,如果吕祥留下,我们可以在价格上照顾一些,吕祥如果不留,我们外卖其他人。”厚成支持凤珍的意见说:“洪涛这几年出车已经有了严重的胃病,我们目前不需要拼命挣钱还贷款了。”王玲、洪涛想了想,一致投了赞成票。

洪涛问了吕祥,他同意留这辆车,洪涛四人商量了十三万价格后告诉吕祥说,现在你能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其余的边开车挣钱边还钱就行!

吕祥十分高兴说:“感谢厚成、洪涛和两位嫂子的照顾”。首付五万元车就开走了……

9月末,饭店生意开始进入了淡季,饭店留下了所有朝鲜族师傅,炒菜师傅留两个人,服务员留四个人,这些是明年旺季的骨干力量。明年旺季之前,配齐各岗位人员。针对中午客人多,服务员、服务生不够用的问题,招聘饭店附近的妇女做钟点工,还有大学生放暑假的钟点工,他们、她们的工作是从中午10点到下午2点,负责传菜、撤桌,吃完工作餐后下班。这样既节省开支,又提高服务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