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洪波他们有4辆车、8个司机,甩开膀子大干了二个月,厚成和洪涛每人带一辆车,他们没有时间报账,装卸车的时间凤珍、王玲去现场算账,给他们送去换洗的衣服。孩子们有意见了,他们吵着问妈妈,这么多天没有看见爸爸,想爸爸啦!,做梦老是和和爸爸在一起……凤珍给厚成和洪涛打电话,让他们抽空回家,孩子们要造反啦!厚成和洪涛答应了,这几天一定回家看看孩子们。
这一天凌晨凤珍的手机响了,是洪涛打来的电话:“车肇事了,在北兴农场撞伤了一个人,现在120救护车正在拉着伤者去市医院,嫂子你和王玲去医院,我开着重车去配货站,然后再去医院!”
凤珍问:“伤者什么情况?”
洪涛说:“脚后跟受伤流血过多,已经昏迷,你们别急,感觉没有生命危险!”
凤珍带着钱去叫王玲,王玲把小刚叫起来送到凤珍家,两个人开车去市医院。
她们刚到市医院停下车,听到乌拉乌拉的急促喇叭声,看到闪烁着红蓝色光的120救护车到了。
救护员用担架抬伤者到了急诊室。
凤珍急问:”是在北兴农场交通肇事的吗!”
救护员回答:“是的!”
王玲随着救护员来到了抢救室门前,一个男护士把伤者的脏衣服脱下来交给凤珍,让凤珍去办理住院手续。凤珍从伤者衣服的口袋里掏出了身份证,伤者男性45岁,是煤城附近的乡镇农民。凤珍去办理手续,交了五千元押金。
凤珍回到抢救室,王玲说:“伤者已经被抬到手术室去了!”
她俩来到手术室门口,只见护士大夫穿梭似的进手术室,护士推了一车的器材进了手术室,王玲拉凤珍做的椅子上。她们急得流下了眼泪。护士过来安慰他们说:“家属不要急,医生们准备手术,伤者是创伤,不会有大事,放心吧!”护士边说边进了手术室。
伤者进手术时已经2个多小时了,凤珍和王玲焦急在等待。一会儿,一位医生从手术室出来轻声地喊着:“家属过来一下!”
凤珍和王玲立刻过来问:“医生什么事?”
医生说:“脚脖骨折了,通过手术能治疗恢复。可是脚后跟骨头已经粉碎,骨头和肉搅合在一起,现在即便是保留,也不会愈合,发炎的可能性极大,治疗的时间长,风险太大!”
凤珍问:“你的想法是?”
医生说:“把这个伤脚截掉,这样恢复得快!”
凤珍听后说:“医生,伤者才45岁,正是壮年,如果没有了一只脚,他是残疾人了!我们不是家属,我们是车主,伤者现在昏迷联系不上家属。我的意见是医生你们尽力给他保住脚。如果治疗过程有什么情况再想办法!”
医生说:“有可能会花很多医药费,可能最后还要截掉!”
凤珍说:“先不考虑钱的问题,先考虑保留脚的方案!”
医生很受感动说:“既然你这个态度,我们先保住脚!”说完进了手术室。
洪涛来到了手术室门前,凤珍把刚才医生说的情况告诉了洪涛。洪涛赞成嫂子:“你这么做太对了!我们不怕花钱,只要有希望,一定要给他保住脚!”
天已经亮了,凤珍让王玲回家照顾孩子们上学的事,然后去公司。将近七点,医生们疲惫地从手术室出来,凤珍和洪涛连声说:“谢谢医生,你们辛苦啦!”
医生摘下了口罩说:“听了你们的意见,我们给他恢复脚跟的骨头很复杂,骨头个要一块一块的的对上,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但愿伤者能保住这只脚!”
洪涛说:“谢谢医生!你只管用最好的药,不要考虑钱,钱是人挣的,一定要保住这只脚!”医生重重的点点头。
伤者被送进了病房,反应有些意识。凤珍、洪涛忙前忙后,洪涛买来了洗漱用品,凤珍打来水,用毛巾给伤者擦擦脸,擦擦手,洗了那只没受伤的脚。洪涛帮着挪动伤者身体。看着凤珍对这个素不相识的人的一片爱心,一点都不嫌弃病人,不知道的以为她是伤者的家属呢!
凤珍打电话给王玲,让她到商场给伤者买些日用品,买两套内衣送过来。
将近十点,农场交警队来了,两名交警看到伤者已经手术过了,然后又找洪涛谈了事故经过,交警说:“伤者过横道不瞭望,脚撞到车的后轮骨,头碰到车厢板,伤者他是主要责任者,你们车下坡又是重车,速度有点快,负次要责任。考虑他是农民,车有保险,你们尽量多承担费用!”然后说:“我们已经见到医生了,救治得及时,治疗方案也稳妥。你们车主也是有责任心的,有爱心的人,我们放心了,伤者醒了你们负责通知他的家属。他的家属来了,你们不用护理,医药费需要你们垫付,最后出院有保险公司按交警队认定的结果给你们理赔!”
洪涛、凤珍听到交警公正的评价,心里暖暖的,洪涛说:“交警同志放心吧,我们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两位交警说:“还有别的案子我们告辞了!”
8个多小时过去后,伤者完全醒了过来,伤者是位朴实的农民,在农场里面煤矿打工,临时有事搭个货车来农场,下车要小便,尿完尿后转身过道,这时洪涛驾车过来了,这位农民撞到后轮骨。伤者说是自己过道没有瞭望,明白自己的责任大,一脸的歉意!凤珍问他家里人的联系方式,他告诉儿子在宝清县一中学校当老师,联系电话号码在家里。凤珍通过114台查找到了儿子单位的电话,联系上了他儿子,简单告诉他父亲受伤的过程及伤势情况,让儿子和他妈一起来医院,由于路途远他们最快也得明天上午到医院,儿子希望凤珍她们还要护理他父亲,等他们到来!说话很客气。凤珍说:“放心吧!一定能照顾好他父亲!”
伤者点滴一夜没停。凤珍和洪涛又是喂水,又是喂饭,接尿接屎。晚上8点多,王玲来换凤珍儿回家,夫妻俩在医院护理伤者。病房里的患者都很敬佩他们的人品,有个患者说:“我的病好了,一会儿回家去睡觉,你们在我这个床上换着休息!”
洪涛说:“这么晚你回家不安全!”
“我家在医院家属区,十分钟就到家了!”说着离开了病房。
王玲感慨到:还是好人多呀!
第二天上午,伤者的家属来了,护理的事家属接了过来。
伤者住院期间,凤珍、王玲每天去一趟医院,给伤者带去生活用品,还有时给伤者带去熬的骨头汤,伤者和家人很受感动。不知情的人认为她们是亲属呢!
二个月后,伤者的其它创伤都好了,只是脚跟一直不长皮组织。林医生有些失望,担心感染,前功尽弃,查房时和几位医生交流。
医生们尽心尽力的治疗,四个月后脚后跟还是不长皮。凤珍去医院见到林医生问:“还有没有什么办法治疗?”
林医生说:“手术时就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你坚持保留脚,我们也尽力了。我也反复地查找资料,请教老师,现在还有一个方法……”
凤珍一听有办法立刻精神振奋了起来问林医生:“你说什么办法,只要我们能做到,我们一定支持!”
李医生说:“要从伤者大腿处取一块皮肤贴在脚后跟的部位,如果皮肤能够成活,脚就能保住。这需要多住二个月院,要保证不发炎,还要多花一些医药费!”
凤珍听后马上说:“林医生,你只是大胆的治疗,不怕花钱,不会因为花钱放弃治疗!”
林医生说:“我这病房多数都是交通事故的患者,有的车主让我给省钱,不要给伤者用好药,我呸!他们的良心让狗吃了,钱迷住了心……我知道你们是下岗工人,人品好,不愧为工人阶级,到啥时候都是大写的人!”
一周后,林医生为伤者做了皮肤移植手术,由于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二个月后伤者痊愈出院了,只是走路受伤的脚有点笨。医生说,回去锻炼一段时间会康复的。所有的人都为伤者高兴,因为他没有残疾,是一位正常的人。治疗费用花了四万多元,保险公司理赔后,凤珍他们花了一万多元。
发生这次事故后,厚成他们8个司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更加重视安全行车,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无论是车、还是人,从不带病出车。天气不好,视线不清,到服务区休息……
中秋节来到了,厚成提议,洪涛、洪波一致同意决定放二天假,回家过中秋节看望老人。凤珍、王玲也同意。这两个月效益好,他们给冯文华、赵云龙、吕祥、杨林每人发了五百元红包,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过中秋团圆节了。记账公司放了三天假。
凤珍开车,厚成、小凯、小丹一家四口人回到“革命摇篮”的老家,路过农贸市场,买了很多副食,水果,备箱已经塞满了。
到了家门口,四位老人、弟弟,妹妹在院子里迎接他们。大家见面,高兴地打招呼。厚成自正月初二家庭聚会后,今天才见到四位老人,他拉着两位父亲的手,久久没有松开。宋凤桐看着厚成瘦了,头发出现白丝心疼地说:“厚成你累成这样哦!”看着嗮黑的脸色,手上长出老茧,拍一下厚成的肩膀:“很结实哦!”
两位母亲一脸的怜爱地看着儿子女婿问:“厚成,路上吃的顺不顺口,要不要做点煎饼带着路上吃!”
厚成说:“两位妈妈,你们不用惦记,路上的服务区,跟家里一样放菜可口。明年6、7月份不忙时,要带着四位老人坐自家的车去省城逛逛,然后到服务区吃饭,四位老人高兴得哈哈大笑:“好,好好,一定去省城!”
弟弟摘了大秋果,黄太平果说:“今年的果树结的果又大、又甜,挑大的一直留在树上等着大哥全家回来吃!”
今天的家宴主厨是玉林,秀娟负责凉菜,素兰负责热蒸菜,食材以鸡,鸭、鱼肉为主,四位老人商量的菜谱6道凉菜,16道热菜,4个蒸菜,这些食材主要是自家产的,全是绿色食品。厚成妈妈重点强调,蒸杂鱼,是两位老爸亲自在河里钓的小柳根、小鲫鱼,小泥鳅,是厚成最爱吃的。告诉蒸时要放点酱,放点醋,猫把蒿,这样蒸得鱼不腥!
负责摆桌的小弟、小妹摆好了3张桌子,上齐了餐具,做好的一道道菜摆上桌。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天高云淡,微微的秋风送来了丝丝的凉爽。天空的云彩,白里透蓝,一团团地、慢慢地飘着,好似俯瞰人间的秋色。南飞的大雁一行行,一排排,有时变化着队形,像是在表演比赛,时不时传来嘎嘎地欢乐叫声……
厚成娘看人已经到齐了,菜已经摆满桌子说:“开席吧,咱们边吃边喝!”
四位老人挨着坐,厚成、凤珍坐两边,其他兄弟姐妹,依次坐好。主厨的最后一道大菜锅包肉上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