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商战 >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车窗外

第23章 天时地利人和

小说: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作者:

车窗外

分类:

都市商战

张局长比陈主任更有远瞻性,从全县的工作来考虑。办好一个有影响力的小商品批发店,能够带出一大批个体工商户,增加就业、增加税源,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到。这件事很重要,办好了对大家都好,觉得陈主任的建议说的好。

张局长暗自决定,把扶持李明办好小商品批发店做为自己目前的中心工作,亲自参预,为李明排忧解难,保驾护航,把全县第一个个体批发商办成一面全市个体商品批发的旗帜。

陈主任一说带李明去找店铺,张局长就表示同意:“好吧,我们一起上街去。”

李明跟着张局长、陈主任在街上走了一圈,张局长、陈主任以业内的眼光将各个地段给李明作了详尽介绍。

最后李明看中了菜市场出口的一个店面,这个店铺面积大,能摆放很多的货物,还是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方,显亮抢眼。

李明把他的客户定位在,周围四县的各个集市的小商、小贩,这些小商、小贩勤劳,脑子灵,会说话,是做零售小生意的能手。

这些小商小贩鼻子灵,耳朵灵,嘴巴勤,信息灵通,只要哪里有了一点利益可图的机会,很快就会知道,随之就会蜂拥而来。

铺位定下之后,陈主任说:“小李,店铺收拾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回去帮你办营业执照。你给商店想好了名称没有,没想好的话现在想好,营业执照上好填写。”

李明一听,立即就就想到了前世的时候,自己的那个跨国公司的大名——济仓公司。可惜前世这个公司的前后两任总裁均被几个海外财团的老板合**害了。

为了吸取前生的教训,为了不忘报仇,就沿用前世公司的大名,好提醒自己时刻牢记血海深仇。卧薪尝胆,一定要东山再起。

“就叫吉昌批发店吧。”李明随口说了个与济仓谐音的公司名,既不忘前生之仇,就要此生吉利昌盛。李明的梦想要从这个批发店做起,一步一步实现商业帝国大梦。

张局长对老主任说:“好,老陈,你先回去给小李办好这吉昌批发店的执照,我在这里帮李明参谋货物摆放,经营方法,晚点再回去。”

陈主任起身去推单车,准备回局里帮李明办执照。

李明非常感动,不停地说:“谢谢张局长,谢谢陈主任。”

张局长拿起扫帚,帮李明搞卫生。把店铺清理好了之后,张局长提出了自己看法,供李明参考:“店铺后面有几间房做仓库,可能还太窄了,把店铺用货柜隔一隔,隔出三分之一做仓库。

吃饭的问题店铺里没办法解决,只能到外面吃,菜市场里搞饮食的很多,也不贵,可做为你的流动食堂,吃到哪家合口味,就让他们按时送餐就是。”

李明动情地说:“张局长,你太好了,什么问题都帮我考虑好了。我也没想到,刚走上社会,就踫上了两个贵人,第一个淅东批发市场的汪老板,是我的知音财神。再一个就是你,提携贵人。”

张局长好奇地问:“你几次提到知音财神,到底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讲给我听?”

张局长垂问,李明不能不答,叹了一口气说:“我说知音,其实是抬高我。但我觉得只有用知音二字,才能说出我真实的感觉。确切地说,她是我的导师、财神。

这位老板是幸运的,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两年之前是省级银行的中层干部。她有这样一个地位尊贵的职务,却下海做起了个体商,而且只是个摆摊的老板。

做为一个底层的摊主,她只有七个摊位,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就拥有了四五百万的身家。

仅仅是摆摊啊,一天的营业额高达几十万。我问她为什么舍得从那个尊贵的地位自愿到底层来做个小摊贩。她告诉我说,做小摊贩更能体现她的人生价值。

我觉得她说的没错,她一天卖出几十万块钱的商品,就是为那些小工厂解决了几十万块钱的产品积压,一年就解决了上千万的产品积压,为人民供应了上千万的生活用品。

现在小作坊、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冒出来,他们的产品全部靠自销,如果没有批发商为他们推销产品,他们的工厂、作坊就很难办的下去。

在一些人眼里,只看到她赚了很多钱,却没看到她为社会做的出这些贡献。只有她看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张局长笑道:“你说的很对,社会分工不同,但都有各自的价值。销售是沟通生产与需求的渠道,没有商业,产品就无法流通,产品卖不出,就进不了人民的生活。

商业与产业一样,都是很重要的。接着讲讲与这个王老板的故事吧。”

李明把在批发市场与汪玲谈好生意,到汪玲家里拿到货后发现匪徒****,自己挺身而出救了汪玲,再陪汪玲为住院病人送住院费,与病床上的汪霭邂逅。

与汪霭一见如故,经过交谈之后互相把对方视作知音,然后以赊货代借的前后经过说给了出来。

然后感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