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春山又逢青 春风归渡

1. 第01章

小说:

春山又逢青

作者:

春风归渡

分类:

穿越架空

“京中原来是这般景象,我们入了京日后住在哪儿啊...”

"..."

“我们要在这里待很长时间吗?”

“……”

“归期不定。”

“哦。”

暮春时节,飒飒细雨。

城外雾气连绵不绝,晨光渐显,照在身上,叶片上不断聚起一滴清露,落在泥里。

刚过卯时,京城城门才打开,早早等候在城外的百姓蜂拥而至,远处一辆马车不急不缓的驶来,静静停在后面。

廖青玉抬手掀开帘子,黑漆漆的眸子看了一眼城门口长长的队伍,马车前拉着缰绳的女子心有灵犀的回头看向廖青玉:“要先去廖府看看吗?”

“去,信送到他手里了么?”廖青玉似乎有些犹豫。

本不该写这份信的,可她却是的确需要这样一个人的,若是他不愿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我亲自去办的,不会出差错。”

马车穿过层层雾气入了城,街上此时陆陆续续热闹起来,商贩打开临街的铺子,酒肆食店此时倒是清冷没有多少人关顾。

廖青玉面上藏着心事,眉头拧着,耳边忽然传来青棠絮絮叨叨的声音,她不自觉舒展开眉头。

青棠坐在车前拉着缰绳,没有人回应,她便继续说着,像是早已习惯。

越是靠近廖府,马车上的气氛便愈发的浓厚瘆人,不同寻常,絮絮叨叨的话语也没了声音。

……

万康十一年的春尾,还淅淅沥沥的洒着小雨,雾气浓厚,廖青玉的心似这萦绕的雾气被围拥了多年。

廖府,竟然十年也未曾有人占了,这座宅子是几代家臣耗尽心血所换,已在京中屹立多年,几代肱骨之臣却最后仅仅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除了廖青玉,无一人生还,实在是唏嘘难平。

廖青玉长居山野,京中朝堂之上的一举一动却尽收眼中,至于这罪魁祸首,京中的魑魅魍魉,自然是一个都不能放过。

远处,传来几声马蹄声,踏碎了一时的安静。

廖青玉睁开眼睛,眼下一片猩红,她用力的闭了闭眼睛,脸上恢复平静。

青棠掀开马车遮挡着的帘子,眼神示意廖青玉。

廖青玉顺着青棠的目光看过去,外面站着位锦衣玉带的中年男人。

廖青玉连忙起身。

“伯父怎么亲来了。”清脆的声音说道。

男人似真似假的看着马车里的人,马儿甩着尾巴打断了浓厚的气氛。

他主动向前走了两步:“你初来京城伯父应当亲自来接你,眼瞧着要下雨,快跟我回府。”

廖青玉扶着青棠的手,弯腰下了马车,走到郭尚书面前,弯起嘴角温和的轻轻一笑:“好。”

男人似乎是被这笑慌了神,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直到廖青玉再次喊了一声:“伯父?”

郭淮恩有些恍惚,似乎看到了多年前同他共事的那个人,温润如玉,谦和有礼,但却有着一身的劲,得罪了不少人,落得个不好的下场。

“像啊,真像你父亲啊。”

廖青玉闻言一顿,面前的人是朝中礼部尚书,也算得上是父亲要好的旧友。

不过自廖家全族血洗御前阶之后,旁的人便与廖家断了一切联系,现今只有伯父常会派人给她送一些钱财衣物,命人教她识字读书,过往十几年里细心抚养,与亲女无二。

“青玉这么多年,还要多谢伯父的恩情。”

“哎,这些也比不上当年你父亲对我的恩啊,当年若不是你父亲照顾我、提拔我,我...”尚书看向廖青玉意识到此事不能提便说起其他的,“春寒霜重,你初来京城便先跟我回府吧,芳舒还常常念着你呢。”

廖青玉只掀开马车帘子转头看向郭尚书,眼里有些被挡住的恨意。

“当年的事怕是只有伯父还记在心里,他人升官进爵,便是踩着我廖家的骨血才爬上去的,这么多年过去,不知道他们可还心安。”

几人站在廖府门前说了一会儿话,不多时便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马车向前驶去,车轮碾上水迹,廖青玉还是掀开帘子隔着雨丝最后看了一眼廖府。

郭尚书骑着马不紧不慢的跟在马车旁,面上有些愧疚,往来书信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故友之女的模样,她同他的父亲倒不是皮囊上的像,更像是廖家一脉相传的骨子里的气节。

廖青玉抚着压在袖子里另一份书信,入京前她在山野闲时便已经想明白,此次定要洗干净御前阶上的血,便是搅得他人无可奈何将踩着廖家骨血的功名还回来。

须臾之间到了尚书府,郭尚书将手中的马交给府门前候着的小厮。

廖青玉弯腰从马车里出来时,早有婢女撑着纸伞等在府门口:“堂姑娘。”

细雨朦胧,逐渐起了雾气,发丝被这雨水打湿,偶有几缕散落的碎发贴在脸上,廖青玉用手轻轻将这些发丝抚上去,温和一笑应了她。

尚书府中的婢女自然个个都是机灵的,默不做声的引着廖青玉跟在尚书大人身后。

几人行至偏厅,青棠眼疾手快的接过婢女手中的伞,她不放心别人靠近廖青玉:“交给我吧。”

廖青玉跟着郭尚书一同进了偏厅,偏厅置了博古架,上面摆着各式古玩、瓷器、字画,她慢慢走了几步,其中有好几样是父亲身前送的。

郭尚书先一步坐在窗边矮桌前,桌上摆着未下完的残局。

桌边点了香炉,盈盈绕绕的香气从炉子里幽幽钻了出来,廖青玉坐到郭尚书的对面,执手拿起一旁已经沏好茶的茶壶给郭尚书添了些茶。

“青玉,你想好了吗?”

廖青玉倒茶的手一顿,将白瓷杯递给郭尚书说道:“年幼时伯父告诉我,既然活了下来应当明哲保身,纵然廖家只剩我一人,断不可有寻仇的心思。”

“但如今剩我一人,我自不愿浑浑噩噩的活着。”廖青玉抬起头,看着对面的人。

郭淮恩苦口婆心道:“你这丫头,那可是虎窝狼穴,怎可只身犯陷,万一你出个什么事,怎么办……”

“伯父,我想好了。”廖青玉说的肯定,打断了郭尚书的话。

廖青玉看着眼下的这一盘棋局,看似无解若是如视死般再下上两子,便可柳暗花明,破局而出。

是日,郭淮恩明白廖青玉的坚持,尚书府中才开始布置起来,喜气洋洋,迎来送往的下人腰间扎着红缎子,管家带着小厮婢女仔细查过府中的物件摆设。

“堂姑娘成婚,一切可不能马虎了,那边的牌子往后挪挪,这花不行,换掉换掉…”

“可京中只能找到这种花了,其他的开的不是时候,倒是还有一些在宫中。”

去岁年末,皇上下旨为二人赐婚。

王爷成婚,宫中自当是要定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但传出来的旨意却让人一惊。

春末头一日。

是个不吉祥的日子。

郭尚书知晓后却也无能为力,不用想便知是中宫插手了此事,更为甚者,偏偏将廖青玉许给了瑜王。

“青玉,青玉…”

廖青玉直直透过敞开的窗户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自己觉得倒也热闹,颇有趣的看着,耳边是青棠从外面跑进来的脚步声,嘴里不停的喊着。

雨刚停,一时窗外潮湿的雾气涌了进来,廖青玉轻呼出一口气,将窗户掩上。

“着急什么?”

“我给你说,郭尚书让人去宫中讨花去了。”青棠双手插着腰,气喘吁吁的,像是连路跑回来专门告诉她的。

廖青玉看着她的模样噗嗤笑了出来。

“你居然还能笑的出来?”

廖青玉淡定的饮了一口茶,青棠不解的走到她跟前,刻意挡在她面前,斟酌说道。

“你为何不再等等,说不定咋们走了之后,乌公子倒是来了呢。”

廖青玉放下杯子,不在乎道。

“身在朝中,万事由不得自己,留心留行,若是被有心人抓住了把柄,便是黑的也能说成白的。虽说他是我父亲的学生,但过了这么多年,我也不敢赌。”

廖青玉最后一句说的刻意,她不敢赌人心,万一他忘了呢?万一他觉得自己的身份会牵连到他,挡了他的仕途?

“你总是这幅样子,什么事都风轻云淡的,什么事都不在乎,明日都要成婚了,那喜服还放在那里,碰也没碰。”见廖青玉有些怏怏的,青棠也不再提。

廖青玉听到后转过头看了一眼床上鲜红的衣服,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却被青棠手疾眼快的夺了去。

“你告诉我,你心里真打算这样?”青棠压低了声音。

廖青玉被拿掉了杯子,只好有气无力的趴在桌子上,没说话,盯着青棠摇了摇头。

青棠看着她的模样,皱着眉头:“你要是不愿意,我们明日就走,我们回去。”

屋子里默了一瞬,廖青玉又摇了摇头,青棠一眼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不愿意,也不想,就是身不由己,明明在乡下呆的好好,被一纸圣意叫了回来,本来都相安无事,可他们却时时刻刻都提醒着她,既然非要提醒她,那廖青玉便顾不得其他。

第二日一大早,还未等府中的婆子来叫,廖青玉便起身坐在了床上,给自己倒了杯凉水喝了喝。

婆子敲了敲门,廖青玉朝外面喊了一声,随手将桌子上的东西装好。

“进来吧。”

“姑娘早起了。”婆子进来后看到端坐的人,她才挥挥手将后面的人叫了进来。

这婆子自廖青玉前几日入京后便一直照顾着她,两人倒是比院子里的其他人熟些。

“哎呦,瞧你这脸色,定是夜里没睡好,姑娘是不是紧张啊?我听那瑜王可是个好相与的…”

“无妨。”廖青玉起身,打断了她的话。

婆子将四处的窗户打开,屋子里瞬间冷了下来,廖青玉皱着眉头将外袍穿上,静静坐在妆台前等着。

“王府谁来接亲呢?”她闭着眼睛扭过头说道。

谁人都知,瑜王体弱,且无权无势,比不得其他几位皇子,更何况这婚事本就不是两人心甘情愿的事,若是瑜王不悦,便是随意指派个人,怕是第二日尚书府就成了整个京城的笑话。

“姑娘,该上胭脂了。”嬷嬷咧着嘴突然笑了笑,有些瘆人。

廖青玉顺从的闭上眼睛,任由嬷嬷在脸上动作,她似是觉得无聊,又睁开了眼睛主动往镜子前凑了凑。

廖青玉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有些恍惚。

嬷嬷正要帮廖青玉拉一拉袖口,廖青玉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一动不经意间避开了嬷嬷的动作。

片刻后,屋子里只余下两人,廖青玉端坐在镜子前静静等着,渐渐府外传来一阵一阵的吵闹。

新上的胭脂遮住了她眼角一夜未睡的乌黑,胸口起伏,廖青玉长叹了一口气,散了眼底的情绪。

屋门被人敲了敲,青棠将门打开,廖青玉应声看去,有些惊讶。

“这个时辰,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