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诸葛亮登场!
【北方的曹操志得意满、睥睨天下、傲视群雄。】
【而南方的一位仁兄则是无边落寞。】
【公元201年,官渡之战时曹操南攻汝南,刘备败走,随后投奔荆州刘表。】
【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准他屯于新野。】
【待他为上宾,三五时就请他聚宴喝酒,丝毫不曾怠慢了他。】
【刘备的人生就从“激情创业”切换到“佛系养老”模式。】
【但喝酒吃肉、养尊处优从来不是刘备想要的人生。】
【“备若有根本,天下碌碌之辈,何足道也?!”】
【刘备的话里想要的是驰骋沙场,建立霸业,复兴汉室!】
【而刘表虽然对刘备礼待有加,但却时刻防备着他。】
【无疑,完全是因为刘备先是露了一手,击败了曹军的夏侯惇和于禁。】
【其次就是刘备魅力太大了。】
……
天幕上,
荆州内的各个名士都争先恐后的宴请着刘备。
……
【而在“髀里肉生”的事情发生后,刘表就更加警惕刘备了。】
【把他从北边的新野调到了南边的樊城。】
【公元207年,曹操北攻乌桓时,刘备提议让刘表派他去袭击许都,但刘表没有答应。】
【至此,刘备成了荆州的“闲散人员”,而他也准备去襄阳城西二十里外的隆中而去。】
【他要去请一位被司马徽称为“识时务者在乎俊杰。”的“伏龙”,又被徐庶称呼为“卧龙”的儒士!】
……
大汉,
刘邦看着不得志的刘备怒其不争的一拍大腿…
“你小子!喝点酒嘴里没个把门的!”
“你这话一出!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你胸怀大志不甘人下吗!”
“寄人篱下就要低头!要能屈能伸!”
“让人起了防范之心,人家怎么可能让伱去打曹操!”
一旁的吕雉冷哼一声:
“哼,我看刘表倒是没防范错。”
“跟公孙瓒时奔徐州。”
“跟曹操时奔袁绍。”
“袁绍于曹操相持官渡时,他又奔到了刘表这里。”
“刘表但凡是正常人,也得防范他!”
刘邦挠了挠头。
“是,但抛开事实不谈。”
“那些不都是事出有因吗。”
一旁的刘盈探出头问道:
“既然刘表这么忌惮刘备,那为什么不放他走呢?”
刘邦看看刘盈,又看向吕雉。
“你看看,就这样的乃公能放心吗?”
吕雉瞪了他一眼。
“好好说话!”
刘邦咋咋舌,又扭头对刘盈认真说道:
“刚才有点戏言,刘表之所以不让刘备走,原因其实很简单。”
“你看他把刘备放到新野这个地方也该明白了,他就是用刘备来防备曹操。”
“所以,万一将来曹操打过去,他肯定是要让刘备到前面去打头阵的,那当然不能让他走了。”
刘盈听明白了,闷闷不乐。
“做人一定要这么复杂吗。”
看着刘盈脸上的郁闷之色,刘邦吕雉对视一眼。
随后刘邦摸了摸刘盈的头。
“你呀,干不了这些事就不要干了。”
“有阿父和阿母在呢。”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摸着胡须。
“这么突然的点出这名儒士。”
“看来是个奇才啊。”
“呵……卧龙?伏龙?好大的名头!”
一旁的卫子夫也轻轻点头。
“是啊,看样子还是要亲自拜访才行。”
“但既然有如此名号,相比非常人也。”
刘彻倒了爵葡萄酒。
“哼,朕倒要看看会是什么奇才。”
“伏龙?哼。”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画面中,出现一个竹子搭成的院子。
院子内有三间草庐。
“不在家?”
刘备备好礼物狂奔二十余里,然后提着礼物呆愣的看着眼前的书童,又看了看书童身后那茅草屋。
“是的,先生出门访友去了,您若有什么要事可以转告于我,我替您转达。”
扎着总角的书童半掩着门,警惕但有礼。
“好吧,这些请交给卧龙先生,就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刘备刘玄德,特来拜见先生。”
书童:“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刘备:……
书童:……
“刘玄德,来拜见先生。”
“这记住了。”
刘备将手中的礼物叫给书童,又望了一眼草屋,随后转身离去。
第二次来,又没见到。
第三次,刘备总算见到这位卧龙先生了。
草堂之内,
被书童引进屋内的刘备与卧龙先生相对而坐,
刘备看着眼前之人。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
真乃飘飘然当世之神仙也!
两人互相拜谒过后,刘备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如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备不度德量力,欲伸张大义于天下!”
“怎奈智术短浅,迄无所就,遂用猖獗以至于今。”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诸葛亮饮了一口热汤,叹声道: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名微而众寡。”
“而终能攻克袁绍者,以弱为强,既靠天时,更得益于人谋也。”
诸葛亮放下杯盏,拿起羽扇轻摇着。而对面的刘备则是仔细听着。
“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刘备点点头,诸葛亮微微一笑,站起身,在屋内踱步,且朗声道: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此乃上天赐予将军之地,难道将军无意于此乎?”
面对诸葛亮的询问,刘备默默无言。
而诸葛亮也毫不在意,轻摇羽扇继续道:
“荆州之西乃益州,州路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军民,故而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诸葛亮对刘备拱手道:
“将军既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若跨有荆、益之地,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郡国都县人。】
【先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为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十三岁与弟弟诸葛均跟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住在离襄阳城不远的隆中。】
【诸葛玄病故后,诸葛亮带着弟弟在南阳隆中盖了几间草庐,开垦了少许田地,过着隐居生活。】
【虽然隐居隆中,但诸葛亮却胸有韬略。他对自己的学识和才干颇为自负,经常自比于春秋名相管仲和战国名将乐毅。】
【公元207年,四十七岁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出山,得隆中对。】
【史学家称隆中对为“未出隆中,已定三分!”】
【出山后,诸葛亮与刘备相见恨晚,常常乘同车、吃同食、住同屋、倚同榻。待在一起畅谈天下大势】
【让关、张两人很是嫉妒。】
……
{二十七岁就有这么雄伟的战略构想和执行能力,他到底是不是天才。}
{关键是诸葛亮会进化,本来只是当萧何,没想到后来连张良和韩信的事情也做了。}
{诸葛亮生对了时候,乱世之下建功立业:诸葛亮又没生对时候,乱世还没到该结束的时候。}
{老刘家最擅长的一句话:“计将安出?”}
{计将安出?为之奈何~}
{诸葛亮小的时候和叔父住在琅琊,就是那时候的徐州。}
{曹操带兵要屠灭徐州城时,唯一带了几千人前来救援徐州的只有刘备。}
{可能在那时候,还是小孩的诸葛亮站在叔父身后就已经见到了那个浓眉大眼仁厚忠义的刘皇叔。}
……
大秦,
嬴政听得奇怪,
自古以来,占据中原之地的诸侯都对天下四周的诸侯有天然性的优势。
因为北方中原土地肥沃,水草丰茂。
粮食与战马数不胜数。
而南方之地……
不说寸草不生也是荒无人烟了。
但这诸葛亮的对策明显是占南据北。
难道……
南方之地的民生已经能抗衡中原北地了吗?
嬴政轮指点着桌面。
看来,南越之地还要开发一下啊。
……
大汉,
刘邦看着天幕上诸葛亮,恍惚间他以为是张良跑进去了!
“别说,你还真别说。”
吕雉奇怪的看着在那说废话的刘邦。
“这么长时间了,乃公居然没注意到这小子到现在连块地盘都没有啊!”
吕雉也是一愣。
是啊,没有地盘你争什么天下啊?
刘邦吕雉二人对视一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