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怔了好一会儿,目光停留在瑶公子的左脸颊,那里被一束垂发遮掩。
"檀夫人,您怎么了?想画什么?" 瑶尘又问。玉声泠然,眸光波澜不惊。
安澜蓦然回神,捺住纷飞的思绪,将视线移到纸上。
"画什么好呢?"
诗画比赛,可真为难她了。她会琴会棋,但画作较丑。
而沈清婉精通四艺,尤善精致细腻的花鸟人物。
只能写意了。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她来个安式"撒野"。
"我想换种风格,与平常不太一样的。" 安澜装模做样地凝思良久,继而挽袖,露出一段皓腕,右手揾墨提笔,在纸上随意勾勒。
一角檐牙高啄,空中三两只飞燕,底下是身影模糊的孩童,看似在野草花竹间嬉戏追逐,再添一双小猫小狗。
画纸右边空白过多,似乎缺点什么。
唰——
安澜果决挥笔,添了一道长线,线从一位孩童手中牵出,尾端风筝飘飞,两条长尾迤逦。
"好了。" 安澜微笑搁笔,"瑶公子觉得怎样?"
这幅画,她曾经绘过类似的,也给一个人看过。
眼下她继续试探。
"在下以为,檀夫人此画朴素简约,大处留白,颇有野趣。" 瑶尘眸光一闪,低沉的声音略微干涩。
安澜注意到他表情极其细微的变幻,故意说道:"这副叫作什么好呢,嗯,叫归乡,如何?" 她将笔递去,"还请瑶公子题诗。"
瑶尘从容地接过笔,思量片刻,写下。
—— 春来故里燕子归,旧人重踏二月花。
落墨刚劲遒健,一气呵成,写罢,他问道:"檀夫人作此画,是思念家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不是么?" 安澜温婉笑答,心却越跳越急。
不但这人的手,连他执笔的方式也颇为眼熟……
很像。
若真是阁主,他也易容了。
但又不太可能,堂堂阁主,他怎会成为长公主的面首?!!
安澜心跳如鼓,想再试探他一个问题。彼时唐姑娘伸过头来,瞧见那副抽象画作,蓦然一惊,轻笑道:"这是你的画?沈清婉,看来你成亲后,不仅心宽体胖,画技也大有长进。" 唐妍觉得自己这句形容很妙,报了适才之仇,心里畅快些。
安澜的念头聚焦在瑶尘身上,没有搭理唐姑娘。
瑶尘缓缓起身,作揖辞别,与其他幕僚回到长公主身旁。
侍女们前来收集画作,少顷,长公主瑞安主持大局,一一欣赏姑娘们的佳作,无不是华美的花鸟鱼虫,轮到安澜那副,长公主蹙了蹙眉。
好抽象的玩意儿,像似孩童所绘……
不过,当今大周的才子圈里盛行文人画,讲究抒情写意,通常这般寥寥几笔,粗略的,质朴的,说这叫诗情画意,没料到沈清婉居然懂这些?
似乎小瞧了她!
还有瑶公子的题诗,合景合情,怀乡思故,寓意深远。
可不能让沈清婉得了第一。
长公主很快镇定,挑选三五副精美的、传统风格的画作给予评价后,传人给每位女宾赏赐珠钗绢花。长公主将所有画作收起来,莞尔一笑,接着旁敲侧击道:"今日,你们都看见了,我的这些位幕僚,才貌双全,尊重女子,诸位觉得如何?"
好,必然是好。
姑娘们拿团扇掩唇,俏生生地偷笑,其中更有几位大胆夸赞。
长公主瑞安挽唇,镇定自如地说道:"我隐居深宫多年,与驸马和离后,招募一些幕僚,切磋切磋,不过为了多长见识,知悉如今大周天下的世俗风情。哪知,朝堂有些人指指点点,御史风闻奏事,竟拿本宫与山阴公主相提并论,说本宫贪图男色,淫恣过度,令我十分难堪。"
瑞安的目光瞥向安澜,面容依旧含笑,稍稍抬声道:"清婉,你夫君是御史台的长官,还请你好言相劝,帮我明辨。"
所有的目光皆聚往安澜身上,多是妒嫉的,幸灾乐祸看好戏的。
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安澜被瞧得头皮发麻,幸好檀昭提醒过,她已有斟酌。
安澜起身,向长公主瑞安福了福,恭敬说道:"长公主威严,可叹世间,女子做些不俗之事,容易遭人揣摩……" 她不想将檀昭扯进来,以免惹出事端,只能敷衍道,"长公主万金之躯,堂皇正大,言信行直,那些闲言碎语必会不攻自破。"
"清婉这话略微不妥。" 唐妍抓住她话里的把柄,添油加醋地说道,"你又不是不晓得,朝堂那些男子,尤其你家檀郎君,只认存天理灭人欲的道理,若是他带领御史们状告,只怕会对不住长公主殿下!"
姑娘们纷纷应和,有些乘机扯到先前的婚事上,说是沈清婉捷足先登,抢了长公主的探花郎,公主这才将就与榜眼成亲,以致于婚后不和。也可怜邱榜眼离京,回到故乡成都府任官。
你一句我一言,唇枪舌剑,大有含沙射影之意。
长公主笑盈盈地观摩,心里出了口气。不过,时间久了,她也不再计较,三只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遍地皆是,还怕寻不出几个好的来。
然而,不知谁人提及"百里"两字。
长公主即刻变了脸,缓缓起身。
"百里?适才哪位,敢在本宫面前提及这个名字?!"
蓦然,香洲石舫内一片静寂。
"谁人敢说不敢当?" 长公主没料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冷厉的目光往四下一扫。
福明郡主慌张站起,欠身道:"是我方才口误,说及您与百里家的三郎自幼定亲,若非,若非……"
旁人万分焦急,悄声提醒郡主:"百里氏是罪臣,郡主别说了。"
福明郡主花容失色,噙着泪水,乏力地跌回座上。
"百里"是镇北侯的族姓,族人饶勇善战,当年百里将军帮助大周皇帝开国,受到封王封侯,百年来,每届皇室遵循太祖的规矩,会将一位公主许配给百里氏的子嗣。长公主瑞安出生时,与镇北侯的三子定下娃娃亲。然而,十五年前,番国十五万大军出其不意地举兵南下,镇北侯百里羿,因为军纪不整,失守边疆,大周最精锐的十万大军,连同百里氏的男儿们统统战死沙场……
那场战败,令大周背负割地求和、缴纳岁币的奇耻大辱,百里家族名誉尽毁,先帝也将他们永久削侯剥爵。
往日被视为荣耀的百里氏,多年以来成为禁忌,无人敢提。
安澜对此早有所闻。师父临终前挂念的那个孩子,便带着"百里"之姓。安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