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书生辩论!
接下来两日。
随着一道道榜文张贴在长安城各处。
长安数十万百姓原本的愤慨,悄无声息转变。
虽然大部分百姓大字不识一箩筐。
但有识字的读书人帮着阅读解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都错怪新封的镇国侯了!
长安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然而原本的怒骂鄙夷,此刻全都变成了赞美崇敬!
一处酒肆,几名书生正在侃侃而谈。
“听说了吗?那镇国侯竟是直接带人从泾阳将八千大唐百姓从突厥人手中抢了回来!”
“不仅如此,还斩敌千余人,俘虏了突厥大将!”
“我先前就说,民间流传绝非真实,那可是陛下亲封的镇国侯,又岂能是**求荣之辈?!”
“此言有理,陛下英明神武,生的一双慧眼,若是那镇国侯当真是庸才,又怎会被陛下看中!”
两名书生说的口沫横飞。
李二自从登基以来,免除多项苛捐杂税,大力整治贪官污吏!
如今在民间的名声极好!
其中一名书生面露神往:“听说那镇国侯年纪轻轻,却文韬武略无一不全!实为我辈楷模!”
“能让突厥蛮子吃这么大一个闷亏,还灰溜溜的滚回草原,少年英雄,莫不如是!”
众人纷纷赞叹不已。
却有人提出不同看法。
“我却不这么认为,谁知道这消息会不会是朝廷为了平息民怨,虚构出来的?”
“我是不信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够做出这般辉煌之举!”
先前歌颂罗颢的书生斜瞥一眼,冷笑道:“你若不信,自可以前往周边各县亲自查看一番!”
“那八千百姓都已经回家,这事难道还能有假?”
那提出不同看法的书生轻哼一声,依旧嘴硬:“即便突袭突厥后军,解救我大唐百姓之事为真,也不一定就是那罗颢所为呀!”
“说不定是某位国之大将的功劳,被陛下强行安在那镇国侯头上!”
“听说这位镇国侯,如今可是陛下的宠臣!”
自古以来,阴谋论总是比真消息更值得人们讨论!
这名书生的说法虽然听上去荒唐,但历朝历代也不少见。
于是,其他书生也有些神情松动。
那名书生趁热打铁:“你们也不仔细想想,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纵然天纵奇才,又如何能想出如此步步为营的老辣计谋?!”
“反正我是不信的!”
书生正在高谈阔论,一只修长手掌却突然按在他肩膀上。
“这位大哥说得有几分道理,不知能否带我听一个?”
书生突兀被打断话语,不爽回头。
却见一个少年读书人正笑吟吟凝视着他,身着淡蓝色蜀锦袍子,腰间系着一枚云纹玉佩。
一看便是出身名门的公子哥。
少年怀中抱着一个可爱至极的小女孩,约摸五六岁。
身旁还站着一名柔美可人的女子,只是此时的脸色很是冰冷。
而他身后……
那个铁塔一般威武雄壮的护卫,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书生不自觉咽了咽唾沫,神情僵硬。
随后便心中一动,连忙露出讨好笑容:“公子谬赞,只是我们喝的酒水粗粝,恐怕不合公子胃口!”
罗颢似笑非笑道:“无妨,我对你刚才的说法很感兴趣,可以请你们喝酒!”
他顺势坐下,一挥手。
裴婉儿将手上拎着的两壶好酒轻轻放在桌上。
几名书生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敢开口。
罗颢目光越过窗户,凝视下方热闹的大街。
他今日进宫看望长孙皇后之后,小思思吵着要逛长安城,便带着小丫头一路从朱雀大街溜达。
时至中午饭点,几人便寻了这酒肆吃点东西。
却没想到刚上二楼,就听到这几名书生的争论!
他很好奇,这些读书人为何会在自己什么都知道的情况下,如此笃定自己是抢了别人功劳?
罗颢回神,见一众书生紧张盯着自己,微微一笑。
“诸位不必拘谨,小弟是真心实意请你们喝酒的!”
他在自己杯中斟满酒,随后抬起酒杯道:“小弟素来敬仰读书人,请!”
浓郁酒香弥漫,一众书生吞了吞口水,连忙举杯。
几杯酒一下肚,气氛终于不再紧张。
罗颢笑眯眯问道:“方才这位大哥说,那镇国侯罗颢并无本事,只是窃取他人功劳,不知可有凭证?”
那书生酒喝的开心,闻言摇头晃脑道:“这还需要什么凭证?一想便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