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朝观众对于李亚子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抨击。
身为帝王,岂能扮作伶人唱戏?
简直荒谬!
【咏絮才女谢道韫:万朝自李隆基之后,又出一伶人昏君,而且还是被三国皇帝哄抢的李亚子,更让人扼腕叹息。】
【竟陵王萧子良:何不给他李隆基的待遇,把他骂到吐血为止。】
【东晋大司马桓温:我来替黄宗羲发言:帝王乃天下之大害,须趁早除之。】
【承天太后萧绰:黄宗羲能得你这个知己,直呼「吾道不孤」。】
【梨洲先生黄宗羲:呵,我看未必,桓温在九锡到来之前,一视同仁地反感每一个皇帝,等加九锡之后么,霎时为之一变。】
【周太.祖郭威:各位莫激动,庄宗皇帝与李隆基二人,有若云泥之别。】
【周太.祖郭威:朕以前是庄宗的从马直亲卫,庄宗少年起兵,十余岁即独自领军抗衡逆贼朱温,又十五年终灭梁,中兴唐室,若神武英豪,近古无此人主。】
观众本来觉得这话很正常,夸一夸老上司嘛,结果被热心人士一科普,才发现……
好家伙。
你们一家子关系真够乱的。
郭威是柴荣的养父,从前在李亚子麾下当亲卫。
他的夫人,也就是柴荣的姑母兼名义上的养母柴皇后,以前是李亚子的妃子,在其死后离宫。
慧眼识英才,一下相中了彼时寒微、尚不曾发迹的郭威,缔结良缘,演绎一段佳话。
按照这个逻辑,柴荣见李存勖,应该叫一声……小爹?
但是,柴荣的岳父符彦卿,他爹符存审(那时还叫李存审)是李存勖的义兄。
所以,他少年时就当上了李存勖的亲卫指挥使,深受宠爱,可以自由出入禁宫、待如亲子的那种。
这叫什么?
我岳父和我名义上的前任小爹,亲如父子?
观众们直呼关系太复杂,根本搞不清!
天幕前的柴荣:气炸. jpg
一个个再胡咧咧,他要拔刀了噢!
【庐陵太守欧阳修:周太.祖此言甚是。唐庄宗不但精通文艺,而且是马背上开国、亲自平定天下的一代战神,当其全盛时,「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可惜后来昏招频出,陨身于兴教门之变。】
【庐陵太守欧阳修:关于这段历史,给大家看看我最近写的《新五代史. 庄宗本纪》。】
欧阳修说罢,飞速输入《庄宗本纪》的全文,上传到评论区。
因为这段文字非常长,观众只顾着看文了,压根没注意作者的名字。
如果早知道是欧阳修的文……
踏马的,我们根本就不会入坑好吗!
欧阳修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
他毕竟是个鸽子,本性就是咕咕,所以仅仅写好了《庄宗本纪》,还没写到李嗣源称帝的剧情。
想来唐宫上下,应该暂且相安无事吧,今天也为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呢!
……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唐宫此刻乱作一团。
文武百官惊悚地看到,《庄宗本纪》有这么一行字:
“甲子,魏王继岌杀郭崇韬及其诸子于蜀,继岌将兵在外,后教非天子命,可止而不止。”
啥玩意,郭相公死了,而且还被灭门了?
虽然史书上说是魏王杀的,但谁知道实际上是个什么情况,陛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太可怕了,真的太可怕了。
郭崇韬是后唐第一重臣,兼管文武,功勋卓著。
其地位,基本相当于诸葛亮之于季汉,王猛之于前秦,于谦之于景泰,王朴之于柴荣。
他一死,国家焉能不乱,焉能不亡?
众人都吓得三魂没了七魄。
“这……”
李存勖本人更是愕然,将目光投向立在他身前的郭崇韬,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走下玉阶,解释道:“安时,你信朕,朕绝无害你之心。”
他现在刚刚开国,还处于明君英主状态,万万没想到自己过段时间就会宛如邪灵附体一样,怪事频频。
从“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到“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居然仅仅过了三年。
这搁谁身上遭得住?
别是被什么脏东西给缠上了吧?
郭崇韬半晌未语,只是定定地看着李存勖,这位自己亲手捧起的青年帝王。
从他刚继任晋王的时候,自己就一直陪伴在他身侧,兼任将相,送他登上皇位,为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为他治理中枢、灭国开疆。
哪成想,最后居然换来了满门俱灭的惨痛结局,内心的悲凉自不必多言。
杀他的命令不是李存勖所下,而是魏王在千里之外矫诏,事发时,李存勖并不知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存勖就能摘干净,对此毫无责任了。
天子万乘之主,坐拥万里之地,竟不能制区区一王,何等荒谬。
郭崇韬闭上眼,许久,一行清泪从面庞滴落,缓缓跪地说:“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使不得”,李存勖一震,急忙下座去扶他,“你有要求只管提便是,何必如此生分……”
郭崇韬不接他的话茬,仍是笔直地跪着,一动不动,唯有声音中带着一丝极轻的颤抖:“臣举兵破梁之时,一剑封喉直取汴京,陛下曾与铁券,恕十死,此言如今可还作数?”
李存勖沉声道:“自然是作数的。”
郭崇韬深吸一口气,将官服的衣袖从帝王手中抽出,复又散发抽簪,解开外袍,齐整地叠放在一旁。
他俯身长拜不起,乌发披散在肩上垂落如云,脊骨依旧萧然似青山般挺拔不屈,一字一句道:“臣请辞官归乡,高蹈山海,削迹岩林,终身不复启用。”
李存勖:“……”
郭相公,要不朕给你磕一个吧,你走了这朝廷还能运转?
二人这般僵持了一会,李存勖索性一撩衣袍,在他身旁席地坐下,又挥手示意其他人出去。
他道:“安时,你与朕辗转四方,开国登基,多年来既是同袍战友,也是死生知己,彼此之间何尝有疑虑。”
郭崇韬垂眸不言。
他也曾是这么认为的,觉得他们会成为乱世中最好的君臣,并肩而立,终结这一片烽火。
可是,史书青灯黄卷,何其残忍。
不论是他,还是李存勖,都倒在了漫漫征路上,没有抵达终点。
李存勖见他不答,沉默片刻,又轻声说:
“那年,你与朕在河东初相逢,已见亲厚,立誓要同心同德,共同平定天下。这大唐天下是朕的天下,也是你的天下,你说你「以天下为己任,遇事无所回避」,一往无前,无论朕遇见何等难事、亲临何等险地,都会与朕同行。”
“你还说,朕做千秋万岁的帝王,你就做朕的佐命元功第一。”
“梁唐交战多时,局势焦灼,众将皆劝退兵,朕不信别人,唯独只信你,夜间将你叫入军帐中密谋。彼时,也只有我们想到了一处,你说「数日灭梁」,胜则为王,败也无非同归黄泉路罢了。”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微微转沉,带着一丝诘问。
“我们花费了十多年的岁月,才走到了帝座前。如今天下未平,疆域未统,北有契丹尘氛待扫,南有蜀吴未及平定,你要这样中道弃朕而去么?”
“陛下。”
郭崇韬纵然哀莫大于心死,打定主意不理他,也被这一通颠倒黑白给气笑了。
他抬起头,厉声道:“我何曾弃陛下而去,是你先食言的!”
“——朕没有。”
李存勖按了按眉心,叹息着说:“十余年了,平日在朝在野在军中,朕很少违逆你的意愿。”
“你说的二十五条国策未曾改动半分,你推荐的人才都一一启用,如今枢密院里,甚至只留了你一个人主政,就是想让你去除掣肘,安心治理国事。”
他说到最后,深觉委屈。
自己平日对宰相是何等信任依赖,现在明明还什么坏事都没做,却要背未来的锅。
缓了一缓,又道:“你说,自己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因此身居高位,常不自安。朕为了安你的心,封你为世袭国公,允你辞去节度使之位。”
“每日那些弹劾你的奏章,如山如海,朕统统一焚殆尽,从未理会过。”
郭崇韬未想到还有这么一出,一时怔然。
难怪……灭梁之后,许多朱氏旧部入朝为官,欲图报复,都没有后文了。
不只是他出将入相,为了君王征战。
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他的君王也是这般极力回护着他。
“这些年,陛下与我夙兴夜寐,共同创业”,他神色中带着一丝迷惘,叹息道,“怎能料到却是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只有善始,而无法善终。”
这句话很轻,却真如一柄利剑刺入心口。
李存勖望了他许久,声音低低地说:“事已至此,安时就不能看在这些年的情分上,再给朕一次机会吗?”
郭崇韬沉默,想起那些过往,眸中泛起了些微的挣扎之色。
长风吹动檐下金铎,铃铃作响,李存勖心中一动,忽然伸手拉起他,走向了玄武楼的最高处。
暮色已深,从这里俯瞰洛阳,满城华灯初上,蜿蜒如星河,历历在目,远处的北邙山依旧迎立西风,苍茫万古。
李存勖凭栏而立,衣衫猎猎飞动,指向烟光明灭的城池深处:“这是长寿宫,这是紫微宫,这是曜仪城,这是九洲池……这些都是由我们共同点亮的万家灯火。”
唐末民生凋敝,自平乱后几度经营,休生养息,方得如此。
郭崇韬远望着一片星火长川,俱与自己相关,也觉心口激荡。
耳边听得李存勖又道:“再往北就是兴教门了……也是帝王本纪中,朕身死的地方。”
你真的要抽身离去,坐视朕身死国灭吗。
李存勖站在星河中央,回身看他,银汉清浅,眸中也落了一池碎裂的星光。
像他这样少年英武、亲定天下的帝王,一生骄傲,从未向人低头,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已经是极限了。
郭崇韬望着天际,沉默了许久。
直到李存勖心往下沉、觉得对方大抵不会同意的时候,才听见宰相声音沙哑地说:“为这万家灯火,只此一次。”
李存勖惊愕地看着他,仿佛没有反应过来。
郭崇韬冷冷道:“怎么?陛下还想再杀我一回?”
“当然不!”李存勖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一把握住他的手,“怎会还有下一次,从现在起,你剑履不朝,拿着朕的天子剑如朕亲临,一应事务悉可自决,看谁还胡乱矫诏。”
说罢,目光望向天穹,神色一肃:“万朝见证朕的誓言。”
观众纷纷在评论区发「知道了」,表示郭崇韬放心干活,我们会替你监督你家陛下的,量他以后也不敢再作死。
郭崇韬抬手接过天子剑,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转眸看向他:“陛下,敢问今年的避暑宫阙还建吗?”
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呢,李存勖以手扶额:“……不建了不建了。”
郭崇韬又道:“宦官、河南尹张全义为人贪鄙,理当褫夺衣冠,重审河南县令罗贯一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