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典吏为了敛财,无所不用其极。”顾从斯无奈道,“县学能租的地方,全都被他明码标价租出去。”
“附近几个酒楼,甚至也给他贿赂,好推荐外地考生入住。”
如果只是这样,顾教谕还能忍,反正眼不见为净。
“苏典吏还想私透考题,一直在询问我爹,问他县试的初试,准备出什么考题。”
苏清对此并不算意外。
都赚钱了,谁还管那些。
尤其是苏典吏这种人,他能干出卷带自己二哥家的细软逃跑,还一个劲地打老婆这种事,还有什么做不出来。
顾从斯坐到一旁,颇有些无奈。
任由事情发展下去,他爹的官声彻底没了,这次的考生,也会深受其害。
因为大家都知道。
县试还未正式开始,就有这么多幺蛾子。
再办下去,就完了。
顾从斯看向苏清,想请她拿主意:“这次的事,是我们太过心急。”
苏清不等他继续道歉,也没用这件事为难他的意思,直接道:“县学的麻烦,似乎跟衙门这里没什么关系。”
“你说是为何?”
顾从斯顿住。
县学乱子颇多。
但大家要骂也只骂县学,也不会找衙门麻烦。
为何?
因为苏主事早就撇清干系。
从一开始,她就是最反对办县试的人。
故而出了事,大家也不会来找她。
自己来找,也是求她解决事情。
顾从斯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让我爹也跟这件事撇开关系?”
“为什么不一劳永逸,直接停办?”
苏清笑,看向二十岁的顾秀才。
放到现代,也是清澈大学生的年纪。
也是最近稍微闲了些,苏清有心解释:“现在停办,有三项不好。”
“一,此事顾教谕一力促成,骤然停办,岂不是证明你爹判断有误。那这件事,便是板上钉钉的错误。”
“二,折腾一圈,六个县的学生报名,总共四五百考生,说停就停,谁来安抚?退一万步说,苏典吏还了报名费,那这段时间的食宿呢?”
“三,除去这些事,还有周围五个县衙门,他们给当地书生开条子,收了不少钱。前脚收钱,后脚就停了,他们脸上无光。”
苏清难得解释这样多。
细致入微地解释停办的坏处。
既让顾教谕脸上难看,也让学生,甚至其他各县同僚不好做。
当然,还有一项,苏清没说。
那就是苏典吏现在犯的错不够大,这就不必提了。
顾从斯突然想到,苏清方才的话。
她说,县学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没人找衙门麻烦。
因为撇清了关系。
她是在暗示,顾教谕也能撇清关系。
“可在透题上做文章。”
“只要你爹能扛过去就行。”
苏典吏的恶行,周围人谁不知道。
他想卖考题,也是瞒不住的。
要是顾教谕坚持科举公平,硬是守住这一关。
在逆境里颇显清流。
顾从斯眼神变换,以他的聪明,成长速度会非常快。
苏清心道。
怪不得大家都好为人师,要是有这么聪明的学生,她肯定愿意教。
见苏清继续忙公务,顾从斯微微抬头。
若苏清看到他此刻的表情,大概率再也不想教了。
她只想教徒弟,不想要对手啊。
苏清又想到什么,安慰一句:“乡试是否能办,跟县试关系不大。”
“依我来看,明年乡试应该不会耽搁。”
从今年,也就是永晟元年三月起,广乐府就没有知府。
总不会到明年永晟二年八月,还没有知府吧?
有了知府,各项事情就能支持起来。
为讨新皇欢心,也为安民心,乡试也不会耽误。
“让顾教谕放心吧。”
这话让顾从斯皱眉,过了好一会道:“你知不知道,我爹为什么注重乡试。”
见苏清一顿。
顾从斯自己道:“你知道。”
不就是考上举人,你全家就能离开吗?
而顾从斯想问的是。
我爹这么着急逃离口头婚约,你怎么不在意,甚至还安慰他。
不用苏清回答,顾从斯就知道答案。
再看费开宇走进来,面容本就清秀的小费,十分殷勤地过来,看着十分讨喜:“苏主事,你看这份公文写的如何。”
苏清笑:“很好,不过我也不专业,简洁明了就好。”
“怎么可能不专业,苏主事这么厉害。”
顾从斯拂袖而去,让费开宇一头雾水。
这顾秀才,阴晴不定的。
听说他跟苏主事还有婚约。
脾气这么差,配不上苏主事啊!
顾从斯果然是个好学生。
当日,县学就传出苏典吏跟顾教谕的争执。
顾教谕坚定守着底线。
绝对不透题。
不仅如此,还对在县学借住的考生严加看管。
行走坐卧,乃至何时起床,何时休息,都有规定。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君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言行一致。
一番吵闹过后,县学果真清静下来。
传出去后,多数人都把苏典吏跟顾教谕区分开。
提起苏典吏,自然说他贪婪无度。
提起顾教谕,反而道:“好心办坏事了,不过他一心为科举,可以理解。”
苏典吏听了这话,在酒楼大骂顾教谕是小人行径。
都在办县试。
怎么你的名声突然好起来了?!
是不是你儿子跟未来儿媳搞的鬼?
顾从斯跟苏清两个狡诈小人。
合该你们是未婚夫妇,确实天生一对!
苏清听到苏典吏这么骂,差点笑出声。
好啊,苏典吏是知道,怎么往顾教谕心口插刀的。
明知道顾教谕最不想认这门亲事,却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出来。
让对方想反驳,都无从下口,只得吃哑巴亏。
只是等顾从斯淡定回应:“多谢三叔祝福。”
苏清笑不出来了。
正看热闹呢,怎么火烧了自家房子。
反而梅娘十分高兴,拉着苏清道:“本以为。”
“算了,不提了。”
“清清,娘去找顾家,把你们的婚事定了如何?”
梅娘虽然欲言又止,苏清却很容易听出里面的意思。
本来以为顾家,或者说顾从斯不愿意了。
而且苏家还在热孝,不好提婚事。
现在苏县令下葬半年,若能私下里敲定,等三年孝满,就能直接成亲。
这对梅娘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她只有一双儿女,小儿子苏澄不过四岁,年纪小不用管。
女儿今年十六,虽说年纪也不大,但在她看来,没有比顾秀才更合适的人选了。
毕竟相公在时,都夸顾从斯忠君爱国,以后是个好臣子,肯定前途无量。
苏清不吐槽忠君爱国跟好臣子,跟前途无量之间的关系,只糊弄道:“这事不一定呢。”
“明年乡试,他考中举人,顾家肯定不乐意。”
这是苏清头一回说的这样直白,再次道:“娘,咱们不必贴人家冷屁股。”
“顾秀才答应了啊,不然怎么说谢谢三叔的祝福。”梅娘确定道,“他满意这门婚事的,未来夫婿满意即可。”
苏清劝不动,肉眼可见地,梅娘做了一双鞋给顾从斯。
顾从斯那边不仅接了,又买了两方帕子给梅娘跟苏清,更攒了自己的蒙书送给苏澄。
除此之外,来往频频。
这在外人看来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反正顾教谕看苏清的眼神,让苏清颇有些心虚。
怎么看起来,像是她救了顾教谕的名声,他儿子顾从斯就以身相许啊。
这叫什么?
儿子卖身救父吗!
真不至于啊。
算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转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