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王爷想从良,王妃偏不让 濡笙

61. 收着

小说:

王爷想从良,王妃偏不让

作者:

濡笙

分类:

古典言情

书房内光线沉静,檀香袅袅。

萧承砚身着浅青色常服,身姿挺拔如松,正站在长案后,背身看着挂在墙上的舆图。

他修长的手指在“澜沧河谷”与“黑石岭”之间缓缓移动,眉头微蹙,似乎在推演着什么。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冷峻的侧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更添几分深沉。

笃笃——

轻缓的叩门声响起。

“进。”萧承砚并未抬头,声音低沉。

门被推开,长风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行至书案前几步站定,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用干净丝帕包裹着的小小物事,双手奉上。

“王爷,谭太医那边……有结果了。”

萧承砚的目光终于从舆图上移开,落在长风掌心那方丝帕上。他伸出手,指尖捻开丝帕一角——里面静静躺着一枚小巧的、呈淡褐色的药丸。正是那夜抱走顾惊鸿之后,不知如何掉入他衣服中的药丸。

“如何?”萧承砚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但眼神锐利了几分。

长风压低声音,清晰回禀:“谭太医仔细查验了此药的成分。他说……此药丸配伍极其精妙,主药是几味罕见的寒凉解毒之草,辅以几味温养经脉的奇珍。其核心效用谭太医推断,并非寻常醒酒,而是……”

长风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更准确的古语,“专克酒毒之烈性,调和体内阴阳,使身负‘酒忌’之人,能勉强承受酒力侵蚀,不致立时引发脏腑剧痛或肌肤溃烂之症。”

他总结道,“简言之,此药……乃是抗御酒毒之奇药。”

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香炉里檀香燃烧的细微噼啪声。

顾惊鸿那夜灌酒时痛苦蹙眉、冷汗涔涔、强压不适闷哼的画面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原来如此,明知是毒,偏饮鸩止渴……一股难以言喻的涩意堵在胸口。

“知道了。”最终,萧承砚只吐出这三个字,声音比刚才更沉。

他示意长风将药丸重新包好收起来,又问:“谢琰的事,有结果了吗?”

长风眉头微蹙,解释:“王爷,谢琰和顾姑娘,他们二人应是属于某江湖帮派,谢琰武艺高强,应是专司暗杀之事,顾姑娘应是配合……两人早几年便认识。”

萧承砚虽然双眸看着舆图,但心思却完全在长风的汇报结果上,听到这里,他缓缓转过身:“没了?”

长风嗫嚅了两下:“属下翻遍了上京城的江湖组织,竟是未能最后确定……”

萧承砚眸光闪动——越是难以确定,两人涉及的组织便越暗、越庞大……难不成是……那颇负盛名,但朝廷找了很久都一直找不到“窝点”的潜渊阁?

忽然,书房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随即停在门口,似乎有些犹豫。

萧承砚和长风同时抬眼望去。

门扉半掩的缝隙间,顾惊鸿的身影清晰可见。

她今日穿了一身素雅的月白襦裙,发髻简单挽起,几缕碎发垂落鬓边,脸上还带着宿醉后的些许苍白,眼神却已恢复了平日的清明。

她显然是想来找什么书,却意外撞见书房内气氛凝肃,萧承砚和长风似乎正在商议要事。

“惊鸿。”萧承砚的声音却在她转身的瞬间响起,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书房的寂静。

顾惊鸿身形一滞,停在原地,有些诧异地回望。

只见萧承砚目光平静地看着她,语气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淡然:“既来了,便进来。无妨。”

顾惊鸿微微一怔,下意识地确认:“王爷在议事,惊鸿不便打扰……”

萧承砚的目光掠过她,落在书房角落那张专属于她的花梨木书案上,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这书房有了你的位置,便是你的地方。想来便来,无需禀告,亦无需避讳。”

顾惊鸿脑中忽然掠过多年前楼主过答那温和却疏离的警告“阿鸿,你以后来还是得让人禀告一声好么?”

而萧承砚……这个她曾视作虎狼的男人,竟将他的权力核心之地,对她彻底敞开?一股巨大的、混杂着震撼、酸楚与一丝惶恐的洪流瞬间冲击着她的心神。

她依言走进书房,脚步无声。

目光习惯性地扫视环境,最终不可避免地落在那张巨大的西南舆图上。

仅仅是一瞥,她的瞳孔骤然缩成针尖!

澜沧河谷,黑石岭……那舆图上描绘的核心山川走向、河流脉络、甚至几处用特殊古体标注的险要地名……与她费尽心机从南风密匣内翻出的图纸——几乎一模一样!

顾惊鸿指尖微凉,心跳陡然加速。

她强迫自己移开视线,却听到萧承砚低沉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是对长风说:“……粮草辎重按此线路押运,务必确保万无一失。一个月后大军开拔,本王亲赴西南。”

南风密匣指向西南。

萧承砚虽掌握整个大雍朝的军务,但他亲赴之地最多的便是西南,也就是说……萧承砚很可能也对南风密匣指向的事情非常熟悉,甚至可能超过谢琰和青梧,提供完全不一样的视角!

一个大胆的念头瞬间在顾惊鸿脑海中成型,她必须去西南。

跟着他,不仅能利用他的资源深入调查密匣和楼主线索,还有可能得到意外之喜,这对她判断全局至关重要!

念头一起,行动更快。

顾惊鸿几乎是立刻调整了脸上的表情,嘴角努力牵起一个弧度,试图让眼神看起来温顺又带着点期盼,转向萧承砚,声音放得又轻又软。

“王爷……要亲自去西南啊?”她往前蹭了一小步,眼神亮晶晶地看着他,“那地方……山高路远,瘴疠横行,多危险呀!王爷身份尊贵,身边总得有个机灵点的人照应着不是?惊鸿虽不才,但胜在……”

她的话还没说完,萧承砚已经抬起头,深邃的目光平静无波地落在她脸上,那眼神仿佛早已看穿了她所有的小心思。

“不行。”

两个字,斩钉截铁,毫无转圜余地。

顾惊鸿脸上的笑容僵住:“……为什么?惊鸿保证不添乱。我还能……”

萧承砚打断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冰冷的磐石,“军务,岂能儿戏?”

他顿了顿,目光在她瞬间垮下的小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底深处似乎飞快地掠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完全明了的情绪——或许是担忧,或许是别的什么。

随即,他移开视线,重新落回舆图,语气恢复了惯常的冷硬疏离:“你在……本王会分心。”

所以……不是因为觉得她累赘,不是因为不信任她的能力,而是怕她在,他会分心?

顾惊鸿落寞地回到自己的书案后,心不在焉地翻着那本厚厚的《南风国风物志》,书页上的字迹在眼前模糊晃动。

耳边,萧承砚与长风关于西南军务的讨论却字字清晰。

“……粮草辎重按此线路押运,务必确保万无一失。一个月后大军开拔,本王亲赴西南。”。

“澜沧河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敌军若在此处设伏……”长风指着舆图一处狭窄地带,忧心忡忡。

萧承砚的目光锐利,指尖敲在舆图上一个名为“飞鹰涧”的险要处:“此处是必经之路,也是最险之地。斥候回报,对岸山崖有大规模人为开凿痕迹,疑为伏兵据点或强弩阵地。”

“若不能提前探明虚实,或找到一条避开其锋芒的路径,大军粮道一旦被扼,后果不堪设想。必须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否则……”

萧承砚的声音顿住,眉宇间凝着一层化不开的寒霜。

这“飞鹰涧”的难题,显然已困扰多时,成了横在西南粮道上的致命毒刺。长风亦是面色凝重,显然深知其中厉害。

顾惊鸿不知何时已悄然起身,走到了长案旁,纤白的手指精准地指向舆图上那处险要的标记,红唇轻启:“王爷说的飞鹰涧……可是舆图上标注的这个位置?”

她脸上之前的落寞和讨好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而锐利的光芒,如同被磨砺的刀锋。

萧承砚和长风同时抬眼看向她。

长风微微蹙眉:“顾姑娘,你……”

“是此处。”萧承砚忽然出声打断,“你有何见解?”。

顾惊鸿没有立刻回答,她的目光在舆图上飞鹰涧及其周边的山川河流、等高线、甚至那些微小的古地名标记上缓缓扫过。

她的指尖在图上轻轻移动,仿佛在无声地计算、推演。

片刻后,她抬起头,语气清晰而笃定:“王爷,舆图所示飞鹰涧两侧山崖陡峭如削,水流湍急,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强攻或正面通过,伤亡必重且难以保障粮道安全。斥候所报的对岸开凿痕迹,若为强弩阵地,射程足以覆盖整个涧口及下游三里河道。”

“但,王爷请看此处——”她的指尖猛地移向飞鹰涧上游约五里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名为“老鸦滩”。

“此处河滩看似平缓,水流稍缓,但岸边乱石丛生,暗礁密布,寻常船只根本无法靠岸,更别提运送辎重。所以,这里一直被忽略,视为绝地。”

萧承砚的目光紧紧锁住她所指之处,眉头微蹙,而后似有所觉地舒展。

顾惊鸿又道:“然,惊鸿曾翻阅过前朝《水经残注》,其中有一则轶闻记载,前朝末年,有一支流亡的南风国残部,为躲避追兵,曾利用枯水期水位下降的契机,秘密疏浚过‘老鸦滩’的一段河道,并在乱石滩后开辟了一条极其隐蔽的栈道,直通飞鹰涧上游的密林!”

此言一出,萧承砚眸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看着顾惊鸿。

前朝南风国的秘闻,这种早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线索,她竟能记得并联系到眼前的困局?

萧承砚一晃神,忽然想到顾惊鸿刚入王府的时候也几次三番便往密室跑……所以,她不是提前知道了密室,而是对距离、方位、布局有着高于一般人的敏感性?

“王爷容禀,”顾惊鸿直视萧承砚,眼神明亮如星,“这条秘道,舆图上自然不会标注。但惊鸿观此图上山势走向、林木标记与《水经残注》所述极为吻合!且王爷请看,‘老鸦滩’乱石虽多,但其底部多为泥沙淤积,而非坚固岩层。”

“若能以火药精准炸开几处关键阻塞点,再辅以人力迅速清理,趁枯水期水位最低的几日,完全有可能打通一条足以让小型运粮船队通过的临时水道,避开飞鹰涧主险,绕行至上游!”

书房内落针可闻。

“你如何能确定那秘道尚存?又如何保证能在枯水期内完成疏通?所需火药、人力、时间,皆是难题!”长风忍不住,再一次冷冷开口。

顾惊鸿毫无惧色,甚至微微扬起下巴:

“秘道是否尚存,只需推演一条路线,再派遣最精锐的斥候,携带攀岩索具,趁月色潜入‘老鸦滩’后方密林探查,两日内必有结果!至于疏通——惊鸿粗通机关营造之术,可绘制精准爆破点及疏通方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