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今日去二姐家吃喜酒。
中午休息时,吴二姐与她一道去翻找孩子小了的衣裳,好让吴氏带回来。
吴二姐便问吴氏,想不想让你家老二读书?
吴氏自然是想的。
她家孩子并不比别人差,尤其是陈孟乔,生得跟年画上的娃娃似的,别提多招人喜欢了,性子也特别乖巧、懂事。
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疼父母。
三岁那年,她带着孩子去学堂那儿玩。
孩子听陈三爷教学生背古诗,话都讲不太利索的陈孟乔,只听了两遍,便记得真真的了。
当时吴氏回来,便与陈大勇商量让孩子去读书,可陈大勇当即就拒绝了。
原因有二,一是没钱,二是年纪太小。
年纪确实有点小,吴氏也觉得自己有些着急了,便又等了两年,岂知,这个时候陈大勇还是拒绝,与先前的理由一样。
吴氏也不是软性子的人,当即与他细细算了一笔账——
其实陈家并不算穷。
陈大勇会养马,这些年一直在县衙里养马,一年能赚个五两银子。
家里还有两亩田,吴氏忙完家务,便去地里忙活,吴氏勤快又聪明,他们家的地总比旁人的收成好些。
陈大勇平日又不在家里吃饭。
也就吴氏和两个孩子,光田里的收成,就够母子三人填饱肚子了。
若真读书,一年除了束修之外,纸笔、书本等等,听说也就二三两银子,以他们家的情况,还供得起。
如今老大也有八岁了,能帮忙做点事,现在也开始学绣花,过上一两年可以跟着她绣绣花什么的,也能赚点银子贴补家用。
且陈大勇如果有时间,还会去后山淘点山货,吴氏不忙的时候,也会绣绣花卖点钱。
他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更何况,孩子将来读书读出来了,他们一家子受益可比这大多了。
但是陈大勇就是不同意,咬定了没钱。
吴氏便有些急眼了,与他算了一笔账。
陈家二老如今跟着小儿子到镇上生活,陈大勇做为长子,因为没法照顾老人,于是每年给二两银子。
至于剩下的三两银子,陈大勇吱吱唔唔说了半天,才说清楚,老人年纪大了,需要看病吃药什么的,他也会给钱。
过年、过节,买点东西什么的……
还有就是陈二勇的大儿子天富五岁了,因为聪明好学便去了镇上的一家私塾读书,陈二勇向他借了一两银子。
总之,他在县衙养马赚的钱,一分没得了。
为了这事,两人还吵了一架,吴氏把陈大勇的脸都给抓花了。
让他把钱要回来给自个儿子读书,陈大勇怎么说都不去,吴氏气不过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后来虽被陈家人接回来了,但这事却让陈家两兄弟闹得特别不愉快。
就算是过去好几年了,见面依旧火花带闪电。
吴氏还落了个不孝顺的风声。
老两口直接给他们长了养老钱,这可把吴氏给气懵了,等于这些年陈大勇养马赚的一分拿不回家里。
没法让儿子读书,便成了吴氏心里的一根刺。
现在听吴二姐这么问,心头一喜,颤声道:“姐姐,可有门路?”
吴二姐笑着点了点头。
许家这些年的卤肉店生意越做越好。
女婿家比他们家还要富足,在府城也是有铺子的。
儿子许正兴今年十二了,跟着先生读书也有六年了,拖了刘员外的关系,在府城给他找了个好先生。
让他苦读这大半年,待开了年便让他下场试试。
可儿子去府城,吴二姐多少有些不放心。
身边的书童年纪也与他差不了多少,吴二姐思来想去,便想让妹妹的孩子也一道跟着去。
虽说是书童,但是都得读书识字的,在先生上课时,坐在旁边也能听,总比没书读的好。
吴氏一听这个那是千恩万谢。
吴氏说完,得意地看了一眼陈大勇,“这些年来,多亏了二姐一直帮衬着咱们,现在又有机会让咱们老二去读书,多好的事你说是吧。”
陈大勇闭口不言。
吴氏说事就说事,还东拉西扯一大堆,把父母兄弟全给扯了进来。
非得这个时候恶心他一把。
吴氏见他这幅如丧考妣的模样,只当他是愧疚了,笑盈盈地把一块点心塞给陈孟乔道:“咱们老二跟着表哥去了府城,可得好好学知道吗?”
她目标不大,能中个秀才就成。
吴氏的开心,一点没能感染到陈孟乔,反而令他心头一沉。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吴二姐这老女人没安好心。
这书他不能去读。
原书里,陈孟乔八岁那一年随着表哥去了府城,一家人都憧憬着他能好好读书,将来有所成就。
可到了府城没多久,陈孟乔便被人拐走了。
因为生得好看,又颇为聪明,便被庆梨园的班主买走,精心培养了起来。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十六岁那一年一登台便名动京都。
在那个时候,戏子很多都是达官贵胄的玩物。
班主当年就是瞧上了他生得好这一点,如今见机会成熟,便将他献给了长公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