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商战 > 浴血正少年 江中塔

第一二九章 真不经打

小说:

浴血正少年

作者:

江中塔

分类:

都市商战

老杨他们朝小林手指的码头望去,除了自己那条小船,码头边上已是空荡荡的了。老杨没有表现出惊诧,好象是在他的预料之中。他说:“昨天我跟你们说了他有些奇怪,这下信了吧?”

“就是,杆子哥还说有什么好奇怪的。”小林还没有说完,卢钢便打断他的话:“你不是也说了,还说我。”

老杨朝四周江面看了看,说道:“走,到镇上去。”

木结构的房一排排分二边,错落有致,中间一条不太宽敞的路直向前延伸着,二边大多数的房门紧闭着,外面下着雪,从外朝窗户看去,火影闪烁,也许屋里的人都围在火炉边烤着火。再往前走,看到了一群小伢儿在一块玩着雪,欢笑着,倒是给这个镇带来了少许生气,他们在雪中滚爬,热闹喧嚣中打着雪仗。

左边一间房门上挂着一幅牌匾,写着四个字:沙头小吃。

进得屋去,热腾腾的觉得好暖和,老板见来了客人招呼着他们落了坐。

老杨要了几个包子和馒头,师生三人便开吃起来。

卢钢没有忘记昨天旅店说的话,他边吃边问起了老板:“老板,听说这里有鬼子?”

老板一听没有马上回答,看了一下门外,他用手顶在嘴前,嘘了一声,才小心地说道:“小伙子,在外面千万不要说鬼子,要叫太君。”

“少罗嗦,我杆子哥问你这里有没有鬼子?”小林才不管老板的小心提示。

“有,有,就在东头一间大房子里,那里原来是一个大财主的房,民国32年5月份,鬼子从长江那边打过来后,就留在了这里。”老板见小林动怒了,赶紧小心地说。

“是不是还有洋马?”卢钢问老板道。

老板连说有有有。他还说那些马好大好高,就在鬼子住的后院里一个马厩里养着。专门有人管。

一直听着的老杨抬起头笑着问老板:“那个院子里有多少鬼子?这里的伪军住在什么地方?”

老板也一一地告诉了他们。与旅社郑老板说得没有差别,看样子这些人还是有心计的,当然,做生意的也许都是这样吧。他们没再问了,心里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卢钢想的是要去杀鬼子。

小林想的是要去抢鬼子的洋马。

老杨想的是下一步该怎么办?怎样与当地游击队接上头,又怎样消灭这些盘踞在这里的小鬼子,还这里一片宁静。

“黄老板,米西米西的有?”这时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话音刚落便进来一个人,胖乎乎的样子,架着一幅深色的眼镜,鼻子圆挺挺的,一抹黑黑的胡须横在圆嘟嘟嘴上。身上一身伪军装,一支**斜挎在一边。

卢钢才知道这个老板姓黄。这时,黄老板一见来人,连忙收起了笑容,不太高兴:“我说赵队长啊,我跟你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你我都是这个镇上的人,乡里乡亲的,在我面前,你一个中国人干吗家乡话不说,非得要说这些难听的日本话呢?明天还要是听到你这样说话,别怪我兄弟明天就断了你的烟酒。”

被称作赵队长的一听,赶紧笑了:“黄老板,我也是说着玩的,闷在这里**的没劲,跟着那些太君一起也没劲,不就学了一点。莫讨嫌了,快快拿上酒来,外面的雪好大,今天真冷,让我喝上几口,暖和暖和。”

黄老板应了一声忙着给赵队长准备去了。这时,赵队长看到了老杨他们三个坐在墙角边吃着包子,看上去陌生得很,这个镇上的人他没有哪个不认得的。这时,禁不住地走了上去问老杨怎么没有见过他们?

老杨没理他,继续吃着包子。心里都很清楚面前的赵队长肯定是伪军的头。还没等老杨想好对策时,赵队长又开口了:“我问你们呢?哑巴?哪来的?”他有点不耐烦了。

老杨没有惊慌,站起来笑道:“赵队长,我们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是您来了,失敬失敬。”

“外地人啊。来这里干什么来了?”赵队长听出了老杨的四川口音。

“我们来这里关你什么事?”卢钢咬了一口包子慢条斯理地说。

赵队长不高兴了:“我的地盘我作主,你们这些外乡人到了这里,我都不知道,岂有此理,黄老板,你过来。”

黄老板已端着酒菜过来了。赵队长说:“他们是什么人?你认识?”

黄老板摇摇头说不认识。

老杨从容地道:“不瞒赵队长说,我们是昨天过来的,是船上的伙计,今天船老板先去办事了,让我们在这里等他。”

黄老板一听连忙说有这么回事,昨天晚上那个船老板还来他这里吃了一顿宵夜,喝了一些酒。

赵队长似乎相信了黄老板的话,接过他手中的酒坐到了一边桌上,黄老板把熟菜放在他面前,悄悄地说道:“我说赵队长啊,刚才他们的胆子还真大哩,敢叫皇军是鬼子。”

赵队长望着黄老板又看了看正在埋头喝着粥的老杨他们三个,对黄老板说,爱叫什么叫什么,关我卵事。举起了酒杯就了一口,呷着菜,黄老板见赵队长只顾吃着也就不

好说什么知趣地便忙着自己的事情去了。

其实,黄老板的话还是让赵队长记到了心里,他边吃边不时地望着老杨他们,直到老杨他们起身结了账,出了门外的雪地里,他的眼睛也没有离开过他们。见他们出去了,他赶紧胡乱地扒了几口菜,喝光了杯子中的酒,没顾着黄老板跟着也出了门。

这三个人来历不明,他得提防。赵队长保持着距离悠闲自在地踏在雪地里跟在了老杨他们的后面。

这时,街头上有了不少的人在活动,脚步踏在雪上发出嘎嘎的声响。他们三人搓着手朝前慢慢地走着。迎面走来一队鬼子,老杨看出他们是在巡逻。

让过他们照样往前走,他们没有注意到赵队长正在风雪里跟着他们。

“看,杆子哥,杨老师。”小林小心地说着。

不用小林说,老杨和卢钢都看到了那个大院。

他们走到了离财主大院不远的地方,那里鬼子在门前布了岗。

老杨拉住要继续往前去的卢钢他俩,往回掉头就走,迎面遇上赵队长。

赵队长见来不及躲避,只好迎上他们笑着说:“怎么又返回去了?这风雪天的在外面可要留点神啊,一不小心让皇军给抓了,那可就不好办了咯。”

“赵队长,您这哪里来的话?我们不过就在这里走走,也没干什么,总不至于会被你的太君抓了去吧。”老杨平静的笑道。

“那也是那也是。”赵队长有点想找话似的想了一下,又问:“刚才听黄老板说你们叫皇军是鬼子,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卢钢一听,上前一步看着赵队长:“叫了又怎么样?”

“你,你叫了,我就可以抓你。”赵队长见卢钢一脸怒气,他也来了气就要去摸枪。

卢钢不信邪,一时冲动:“你敢?”说完朝赵队长就要冲上去。

老杨见势不妙,赶紧挡住赵队长要拿枪的手和卢钢的身体,笑道:“赵队长,您看您这是干什么?要去跟这几个伢儿计较,他们不懂事,你就莫放在心上了,都是中国人,这个世道不就是睁一只眼闭只眼,都在忙活着生活吗?赵队长,过去了就过去了,算了,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您一脸的福相,好人有好报,您千万别让他们不小心说的话给气坏了身体。”

赵队长听了老杨的话,缩回了摸枪的手。看着高大的卢钢说道:“哼,你小子,你这小子一脸的凶相,我告诉你,别再让我碰着,碰到了我非得让皇军教训教训你不可,信不信?”

卢钢还要开口,老杨拉住了卢钢,叫着小林快走,与赵队长笑着打了一声招呼走了。

赵队长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恨恨的,骂了句:“**小杂种,敢在老子面前耍威风。等着瞧。”骂完便回了队部,找了几个伪军说了此事,几个伪军一听都说支持赵队长,还说每天每日呆在这窝里闷得慌,出去找些事做做也好,散散心,找些人外地人去乐乐,何况对方就三人。他们都是本地的,与赵队长有交情,土生土长一起长大。他们决定为赵队长出出气,商量好趁晚上的时候去西头“水上人家”客栈。

卢钢走在回客栈的路上,依然没有沉下刚才的气,对老杨说:“这**姓赵的,老子真想一拳把他打成肉丸子丢到江里喂鱼去。”

“杆子哥,要不这样,今天晚上就去端了他的老窝。”小林也赞成卢钢的话,不过他想的是要去端伪军的窝,想着的场面还要大,不象卢钢一样只想着打赵队长。

“胡闹。真是胡闹,不长脑壳的东西。这个地方还不熟悉,由得你们冲动?就那么沉不住气呢?你以为就只有姓赵的在那里,你们以为还是在山里?啊,周围都是鬼子和伪军,你们就不想一想出了事怎么办?人生地不熟,瞎胡闹。回去。”老杨训斥了他们。

“杨老师,我们是不是就呆在这里?”小林让老杨骂完了问道。

卢钢见杨老师生气了,赶紧笑呵呵接过小林的话题:“就是,杨老师,我们还要在这里呆好久?我还要回去看我爹妈呢。”挨了杨老师的骂,卢钢没有怨言,他知道杨老师的脾气,骂过了就没事了。

果然,老杨也没纠结这件事了,他回答说:“只能等,有人来接应我们后,只有与地方上的游击队汇合才能再作打算。”他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他只能奉从**的命令,必须要找到当地抗日力量,然后协助友军消灭盘踞在这个地区的日本鬼子,此时听他们问着自己,他心中也没有底。友军在哪?自己人在哪?他一点都不清楚。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杨老师?”小林嘀咕着。卢钢笑了一下说:“杨老师,你在这等吧,我和小林回去给我爹上香扫墓去。”

老杨听了没说什么,没赞成也没反对。路过黄老板店的时候,老杨让小林去他那里问他能不能送餐到客栈。黄老板说,本店面小本经营,人手不够,从不送外卖,要吃就先订好,自己来取。

也只能这样,客栈不管吃的。离开“沙头小吃”店后在中途经过码头时,老杨朝码头上瞟了一眼,那里依然是空荡

荡的。

他们师生三人在边走边说时踏着积雪便回了客栈。

老杨见时间还早,便与老板进行了交谈,老板姓郑,是本镇上的人。从他的口中知道了赵队长的一些底细。郑老板还告诉老杨说最好别与这种人打交道,他是一个有奶便是娘的无赖,别去惹他,省得引火烧身。还说了一件事,赵队长问他要过保护费什么的,没给,倒是去他老娘家里硬是把一袋米还有过年的鱼和腊肉抢了,又说,想起来这件事就有点气,但胳膊扭不过大腿也只能是忍气吞声。

说过这些后,郑老板奇怪他为什么会问起这个?老杨笑笑,起身说道:“随便问问。今天是这个伢儿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