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定把你揪出来
审查结束。
御史在笔录上,签字画押。
众人走出审查房间,一名内侍伸手接过笔录,扬长而去。
看着离去的内侍,众人惊讶不已。
“看来这件事情,皇上十分重视。”
“刚审查结束就让人把笔录拿走。”
闻言,楚潇心里暗暗想着。
岂止是重视,简直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随后,他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
到下班的点了。
收工回去写日记,赚取奖励才是大事。
……
楚潇回到租住的地方。
念头一动,日记本出现在手里。
等有钱了,还是得住都察院近点才行。
省得每天来回都要折腾几个时辰。
按照大明的制度,都察院御史,根本不是什么大官。
只是九品芝麻官罢了。
薪俸少得可怜。
之所以允许参加早朝,也是因为朝会规矩甚多。
都察院御史负责纠正文武百官衣冠不整和礼仪问题。
一旦发现,便及时提醒。
朝会上讨论的事情,跟都察院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勤奋到极点的皇帝。
没有特殊情况耽误,那就每天都要上早朝。
天未亮,众多文武百官便要赶来皇宫集合。
为了上早朝方便,那些家底丰厚的大臣,全部在皇宫城北买房。
楚潇是实在的三无人员。
无钱、无房、无马车。
因此,他住的地方距离皇宫很远,每天往返至少需要三个时辰。
楚潇一边想着,一边走到椅子上坐下,开始动笔写了起来。
“今日日记。”
“北方考生不出意料闹了起来。”
“原本以为不关我的事,结果却让我们分成三批审查。”
“老朱真是吃撑了,干嘛让我们这些小小的御史查案?”
“搞得我连觉都没有睡好,还得强打精神。”
“赵高也牛,八十多岁的人,精神状态比我还好。”
“不过,虽然他为人坦荡,可太死心眼了。”
“他的操守,我当然相信。”
“复查结果出来,可以证明他的清白。”
“没办法,这次的科举考试,纯粹是北方的考生太菜。”
“但他们又不承认自己菜。”
“这件可不算完,他们还会继续闹的。”
“老朱后面还要头疼。”
楚潇写完日记。
合上笔记本的一刻,系统声音响起。
“恭喜宿主,日记完成。”
“获得一百两银票奖励。”
又是一百两!
楚潇很激动,把之前得到的一百两也拿了出来。
看着面前的两张银票,心情实在太好了。
一篇日记就可以得到一百两银票奖励。
这样写下去,成为大明的首富,好像也不会太难。
这当什么御史?
但冷静之后,楚潇意识到了什么。
大明王朝,毕竟是封建时期。
等级分化十分严重。
九品芝麻官,虽然不是什么大官。
但至少是个官。
真辞官去做商人,身份无疑跟着下降。
那时候,便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一块肥肉。
是人见了都会想来咬一口,根本不可能保住财富。
想到这里,楚潇一阵摇头。
“还是给老朱打工做御史。”
“反正不用再过苦日子了。”
楚潇伸手摸了摸肚子。
刚才写日记太入神,忘记自己饿了。
得出去吃顿大餐了。
把银票塞进衣袖中,他朝外面走去。
……
贡院之中,灯火明亮。
孙林带着翰林院的人,把所有考生试卷,全部进行复查。
北方考生的试卷是他们的重点。
朱元璋亲自任命他为这次审查的主官,他哪里敢怠慢。
而且,他非常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第一,身为翰林院侍读的他,对各种事宜非常熟悉。
第二,他是众人公认的状元。
由他带头审查出来的结果,具有很强的公信度。
为了让审查工作高效进行,他下令连夜审查试卷,中途不许回家,不许和外人接触。
审查的进度和结果,由他亲自跟朱元璋和朱允炆汇报。
后半夜。
翰林院的人眼袋都变得明显了。
所幸经过他们的努力,审查有了初步结果。
众人汇聚到一起,给孙林汇报起来。
“孙大人,北方考生的试卷,我们全部复查了一遍。”
“他们的水平和上榜的相比,的确存在明显差距。”
孙林听得眉头微皱。
这里的试卷,他自己也审查了几十份。
水平确实较为一般。
这次的科举考试,怎么可能出现徇私舞弊?
北方考生到底在闹什么?
孙林伸手揉了揉太阳穴。
此时,翰林院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
“孙大人,我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