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灯人》
夜色渐深,鸳鸯居烛火摇曳。
温毓指尖捏着几张银票,递给云雀:“收好了。”
云雀将银票仔细掖进衣襟:“那郑老爷还挺大方的。”
温毓身子一松,往榻上枕去,盯着火盆里的炭火,语气清淡淡的道:“顾元辞的事,得加快办完。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咱们。”
“您说谢大人?”
“此次进京,本就是为了他。”温毓想起在谢景的眼睛里看到的那口冰棺,心里便疑虑不断,很认真的想了片刻,似是有了个不错的主意,脱口而出,“还是得剖了他,看看他身上到底藏了什么?还有他的骨头,为何那般香。”
云雀也很认真地把这番话听了进去。
当即摸出腰间**,刃身映着烛火泛着寒芒。
“主子,你看,这**我今儿磨得极快,真要动手,用我这把最利落,保准什么秘密都能剖出来。”
温毓被她这副认真的模样逗笑,唇角弯了弯:“好啊,到时候你给我递刀子。”
主仆二人一拍即合。
谢景:狠狠打了个喷嚏。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喜儿轻细的声音,说四小姐来了。
温毓让喜儿泡了一壶从洛氏那里拿回来的夏茶。
郑嘉欣进门,却没心思碰桌上的茶盏,只在椅子上坐了半盏茶的功夫,很突然地问起镯子的事。
温毓说:“表婶送我的,说衬我肤色。那是只好镯子。”
郑嘉欣沉默片刻后抬眼,眼底带着点了然:“我娘是故意拿镯子探你口风,还好你稳住了。”
“可惜没戴多久。”温毓轻轻笑了笑,“碎了也好,表婶就不会借镯子来问我话了。”
“碎得倒是及时。”郑嘉欣弯了弯唇角。
那笑意里藏着几分说不清的意味。
深深看了温毓一眼。
温毓也看她。
两人心照不宣。
郑嘉欣又坐了片刻,和温毓随意聊了几句家常,便起身告辞。
刚走到庭院里,她忽然被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攫住,脚步不由顿住,目光转落在廊下那几盆兰花上。
凝神想了半晌,却什么都没抓住。
最终轻轻叹了口气,走了。
两日后的清晨,府里婆子到各院传话,夫人要所有人去暖厅。
也请了温毓。
她和双胞胎挨坐一起。
“叫大家来,是有件大喜事要宣布。”
洛氏坐在上首,看向白姨娘和她身边娇俏的七姑娘,说:“伯安侯府一早派了管事来传话,说明日一早就来府上下聘,给七姑娘和侯府的三公子定亲,这事我已经让人回了话,应下了。”
“总算等来了。”白姨娘长松一口气,心中的石头落了定,喜极而泣道,“好事,好事。”
七姑娘郑悠宁坐在母亲身边,穿着一身水粉色的袄裙。
她脸颊绯红,嘴角忍不住向上扬着。
立刻起身对着洛氏福了福身,声音细软却清晰:“宁儿谢过夫人成全。”
洛氏说:“你能嫁进伯安侯府,是你自己的造化。”
大家都开始道贺。
七姑娘的头微微扬起,眼睫轻颤间,那点藏在眼底的光彩像浸了蜜的灯芯,悄悄亮了起来。
何等荣耀啊!
商贾之女能叩开侯府的朱门,不是单凭运气。
这一步踏出去,她便再不是和府里姐妹们站在一处的人了。
从前那些藏着的清高,往后也不必再掩着。
虽说侯府三公子是庶出,可读书好、样貌周正,如今在翰林院当差,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能得见天颜。
而郑家有的是钱,又极为大方,陪嫁定然丰厚。
三公子在仕途上要铺路,最缺的便是银钱。
因此各取所需。
七姑娘嫁过去,断不会受委屈。
这是她最好的归宿。
可这满室的道贺声里,又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
有的眼底藏着羡慕,有的透着敷衍,还有的嘴角挂着笑,眼神却冷淡淡的。
大家不过是维持着表面的和睦。
心思早不知飘到哪儿去了。
洛氏倒没那些弯弯绕的心思——作为主母,府里的姑娘能嫁得好,是她们的福气,也是为郑家添光彩。
可作为母亲,她心里却另有一番计较。
目光沉沉地看向女儿郑嘉欣。
郑嘉欣也正抬着眼看她。
母女二人四目相对,没说一句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