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之蝴蝶效应》
七月的热浪炙烤着科克沃斯,连蜘蛛尾巷污浊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但在伊万斯家佩妮的房间内,温度却被一台自制的小型空调维持在宜人的范围。
佩妮正伏在工作台前,台灯的光线聚焦在那本来自艾琳·普林斯的古老笔记、几本从丽痕书店带回的书籍(包括《如尼文入门》和《魔法符文:历史与实践》),以及无数张铺陈开的设计草图之间。
几天前对角巷的经历,那些嘈杂的能量、不可控的魔法迹象,让她潜意识里拉响了警报。
HW-01项目的风险评估等级在她心中悄然调高。她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一种能保护莉莉的方式,在她无法触及的魔法世界里。
她的指尖拂过《如尼文入门》的书页,上面是她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了基础符文的形状、名称和核心含义。这些古老的符号,以其严谨的结构和逻辑深深吸引了她。
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浮现:那块蕴含着未知特性、切割时会泛起荧光的“镜木”,是否能够成为承载这些符号、激发其描述效果的载体?
她没有贸然行动。理性告诉她,在未知材料上进行不可逆的雕刻是极其冒险的。佩妮首先在普通木块上进行了大量练习,试图找到将符文与护腕的物理结构结合的方式。
她尝试了多种布局,将代表“保护”、 “力量”、“稳固”的符文以不同组合和角度勾勒在草图上。
然而,感觉总是差了点意思。图纸上的符文组合看起来像是生硬的拼贴,缺乏一种内在的和谐与力量感。她无法确定怎样的“书写”才能真正与镜木的特性共鸣,而非仅仅是表面的刻痕。魔法书籍的描述过于玄奥,缺乏她所需要的定量依据。
思路似乎陷入了僵局。
佩妮合上魔法书籍,决定暂时跳出这个框架。她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佩妮。有时候,答案在别的领域等着你。”
第二天,她去了市立图书馆,在应用数学、结构工程学甚至古典建筑力学的书架间流连。她并非寻找直接的答案,而是寻找一种“灵感”,一种关于“稳定性”、“力量传导”和“最优结构”的普遍原理。
就在翻阅一本关于桥梁应力分布与桁架结构优化的书籍时,她的目光被一系列描述力流在复杂结构中传递路径**的图表牢牢吸引住了。工程师们通过精确计算,设计出最有效的结构来分散和承载负荷,使材料发挥最大效能,同时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的破坏。
这些图表中优雅的线条和节点,与如尼文符号的几何结构,在她脑中产生了奇妙的碰撞。
一个假设瞬间形成:如尼文是否并非随意刻画,其笔画走向和角度,本质上也是一种引导和优化某种“能量流”或“力场”的结构设计?
这个想法让她心跳加速。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符文的“正确”刻写,或许就不仅仅是模仿形状,而是要遵循某种内在的“力学”原理,确保能量(或魔力)能够顺畅、高效地流动,而非淤积或耗散。
她冲回家,重新摊开草稿纸。这一次,她不再仅仅临摹符文的外形。她将那块深色的镜木放在面前,指尖感受着它的纹理,回忆着切割时那瞬息的荧光——那是能量被激发的表征。
她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那些选定的符文。Algiz (保护),形同张开的手掌或鹿角,其分支的角度是否决定了防护场的覆盖范围与强度分布?Uruz (力量),那简练而充满张力的曲线,是否优化了原始力量的传导效率?Isa (稳固),那一道垂直的冰柱般的直线,是否象征着能量的聚焦与锁定?
她运用在图书馆汲取的灵感,以镜木的物理特性(已知的应力分散能力)为基底,将符文视为微型的“能量导流结构”,开始进行复杂的几何计算和角度推演。工作台上,草稿纸越堆越高,上面布满了三角函数计算、向量分析和初步的拓扑构图。
这不再是魔法学习,这是一场跨学科的工程设计。
她画了不知道多少草稿,废弃的方案几乎塞满了纸篓。直到某个黄昏,夕阳的光线透过窗户,落在其中一张最终确定的设计图上。
图上,三个选定的符文并非简单并列,而是以一种极其精妙的角度相互衔接、嵌套,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图案,这个图案的大小和弧度,正好与护腕内侧的曲面完美贴合。
每一个笔画的深度、起始与收尾的角度,都经过了反复计算,旨在理论上实现能量的最优路径引导,并与镜木本身增强“韧性”的特性形成叠加效应。
就是它了。
佩妮深吸一口气,从工作台下拿出她最精细的雕刻工具——一套经过她自行打磨改造、硬度极高的微型刻刀。她调整好台灯的角度,戴上放大镜,将那块温润的镜木在固定架上小心夹好。
房间里只剩下她平稳的呼吸声。
雕刻,开始!
她的手腕稳定如磐石,眼神专注如鹰隼。刻刀的尖端沿着计算好的路径,精准地切入致密而光滑的木質。她控制着下刀的深度和速度,力求每一笔都符合设计参数。
起初,镜木没有任何反应,只是默默承受着刻刀的雕琢。然而,当她完成 Isa符文最后那一竖的收尾,使三个符文彻底连通形成一个完整回路的瞬间——
“嗡……”
一声极其轻微、几乎难以察觉的震颤从镜木内部传来,仿佛某种沉睡的东西被悄然唤醒。
紧接着,那些刚刚刻下的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