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水浒]琼英郡主逃婚啦》

17. 江南烟雨,暗桩初立

就在张清所部于京西陷入地方官府掣肘与潜在军事任务的双重压力时,燕青率领的“四海货栈”先遣队,已乘船沿运河南下,驶入了烟雨朦胧的江南地界。

苏杭之地,不愧人间天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繁华远非北方州府可比。然而,在这片富庶之下,却潜藏着惊人的暗流。官府吏治腐败,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朱勔等权贵设立的“应奉局”更是如狼似虎,以“花石纲”之名肆意掠夺,民怨沸腾。方腊的摩尼教正是在此土壤中悄然壮大,信徒遍布乡野。

燕青化身豪商“燕七”,在杭州城最繁华的街市租下一处不小的店面,挂起“四海货栈”的招牌,主营北地药材与皮货。他出手阔绰,待人接物圆滑周到,很快便与杭州的一些坐商、牙行搭上了关系。

然而,建立情报网络远比做生意困难。江南势力盘根错节,本地商帮排外,官府耳目众多,方腊教徒行事隐秘。燕青深知,若无本地人引路,寸步难行。

他想起琼英的叮嘱,找到了那家名为“悦来”的客栈,亮出半块玉佩,见到了那位叫“沈三”的管事。沈三四十来岁,面容普通,是那种扔进人海就找不出来的类型,但一双眼睛却透着精明与沉稳。他是卢俊义早年布下的一枚暗棋,在杭州经营客栈多年,人脉颇广。

有了沈三这个地头蛇的帮助,燕青的工作立刻打开了局面。通过沈三的关系,燕青结识了几个对官府和“花石纲”极度不满的本地小商人,以及一些混迹于市井、消息灵通的落魄文人。燕青并未急于摊牌,只是以商人身份,请他们喝酒饮茶,听他们抱怨时局,从中筛选可用之人。

同时,燕青利用货栈生意作掩护,派出手下机灵可靠的伙计,以收购丝绸、茶叶为名,前往方腊势力活跃的睦州、青溪一带探查。他谨记琼英的指令,不主动接触方腊核心,只观察其控制区域内的民生、兵力调动迹象以及地理形势。

信息开始零零星星地传回杭州“四海货栈”。燕青将这些信息仔细整理,通过卢俊义留下的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往京西张清驻地,以及后方的琼英手中。

琼英在郓城接到燕青传来的第一份江南简报时,正是张清密信抵达后不久。简报中描述了江南官府的腐败、民间的怨气,以及方腊势力在乡村的深厚基础,并附上了一份粗略绘制的太湖周边水道与主要城镇分布图。

这些信息虽然粗糙,却极为宝贵。琼英立刻意识到,方腊绝非王庆那样的流寇可比,他在本土有着强大的号召力。梁山若与之硬碰,即便能胜,也必然损失惨重,正中朝廷下怀。

她立刻给张清回信,除了转述江南情报,更着重强调:“方腊势大,根植于民怨,不可轻敌,亦不可尽灭。当以剿抚并用,保存实力为上。若事不可为,或可借其势,牵制朝廷。”

这是极为大胆的建议,近乎“养寇自重”。但琼英知道,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必须抛开无谓的道德束缚。

就在江南情报网络初步扎根之际,海外基地的计划也迎来了转机。陈老舵的那位老友,被称为“海狐狸”的老舵工郑老大,终于被重金和“开拓新家园”的远景说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