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水浒]琼英郡主逃婚啦》

15. 十里坡会,星火明志

十里坡位于郓城以西,地势略高,坡上有一座废弃的驿亭,四周草木丛生,人迹罕至。

琼英依旧作“青石子”道人打扮,在哑仆石秀的暗中护卫下,提前来到了驿亭。初夏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动她灰白的假发和宽大的道袍,却抚不平她内心深处一丝莫名的悸动。

她没有等太久。

马蹄声由远及近,不疾不徐。很快,一骑白马出现在坡下小径的尽头。马上的骑士未着甲胄,只一身玄色劲装,身姿挺拔如松,正是张清。

他勒住马,利落地翻身而下,将马缰系在一旁的树上,然后迈步向驿亭走来。数月征战的风霜似乎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那双眼睛,比琼英记忆中更加深邃沉静,仿佛蕴藏了无数未与人言的波澜。

他走到亭外,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背对着他的“青石子”身上,顿了顿,才开口道:“道长,别来无恙。”

琼英缓缓转身,迎上他的目光。四目相对的瞬间,仿佛有无数话语在无声中交汇。她看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探究,有赞赏,或许还有一丝……她不敢深究的暖意。

“张将军,恭喜凯旋。”琼英压下心绪,以“青石子”的声线平静回应。

张清步入亭中,与她隔着一方石桌站定。“若非道长警示,此番‘凯旋’,恐是镜花水月。”他语气诚恳,目光落在她刻意修饰过的面容上,似乎想穿透那层伪装,看清其下的真容,“前线凶险,让道长费心了。”

“将军吉人天相,自有神明庇佑。”琼英避重就轻,转而切入正题,“听闻朝廷已有封赏之意,不知将军作何打算?”

提到朝廷,张清的眼神微冷:“封赏?不过是分化瓦解之策。欲将我等兄弟分调各处,名为升迁,实为囚笼。”

“果然如此。”琼英并不意外,“那宋公明哥哥之意……”

“公明哥哥……”张清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与沉重,“他仍寄望于朝廷信义,认为只要我等诚心效力,立下不世之功,必能消除猜忌,光耀门楣。此番班师,他意在整顿军马,准备南下征讨方腊。”

“还要打?”琼英眉头紧蹙,“将军可知,这方腊并非王庆,其在江南根基深厚,民心依附,梁山兄弟此去,即便胜了,也必是伤亡惨重,元气大伤!届时,朝廷再行鸟尽弓藏之事,尔等还有几分自保之力?”

张清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亭外起伏的山峦,声音低沉:“道长所言,清何尝不知?只是……军令如山,众意难违。公明哥哥在梁山威望无人能及,多数兄弟仍愿追随其脚步。”

“所以,将军便打算继续走下去,直到……无路可走?”琼英语气中带上了几分尖锐。

张清猛地转过头,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痛色与决绝:“不!正因前路已见深渊,清才更不能坐视兄弟们踏入死地!”他向前一步,压低声音,“道长,卢员外已将与道长商议之事告知于我。‘另觅江海’,保存实力,此乃唯一生路!清,愿与道长、卢员外共行此事!”

他终于明确表态了!而且是与卢俊义一样,旗帜鲜明地站在了“第三条路”上!

琼英心中一定,知道这几个月的苦心经营没有白费。她追问道:“将军既有此心,具体有何打算?宋头领那边……”

“公明哥哥处,眼下难以说动。”张清摇头,“强行分裂,只会导致梁山内讧,亲者痛仇者快。我与卢员外商议,此事需循序渐进,暗中进行。”

他详细说道:“首先,利用此次分兵驻防的机会,我与卢员外会尽力争取将志同道合的兄弟,如扈三娘、朱武、孙二娘夫妇等,以及其麾下精锐,分在同一区域或相邻驻地,以便相互呼应。”

“其次,需加快道长在后方的布局。‘四海货栈’需尽快向江南渗透,一来可为未来征讨方腊(若不可避免)提供后勤支援和信息,二来可提前在江南物色合适的隐秘据点,甚至……与方腊势力进行一些有限的、非官方的接触。”

与方腊接触?琼英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了然。这是要预留和谈或者利用的空间,避免死磕。

“第三,”张清目光灼灼地看着琼英,“便是道长之前提及的‘海外退路’。此事需尽早提上日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