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水浒]琼英郡主逃婚啦》

11. 义结暗盟,星火初燃

“玉麒麟”卢俊义!

这个名字如同惊雷,在琼英心中炸响。梁山泊副首领,武艺超群,家财万贯,本是河北大名府的豪绅,被宋江等人设计赚上梁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原著中,他虽对招安未必全心认同,但最终仍随了大流。此刻,他竟然秘密出现在这里,这意味着梁山内部的暗流,远比她想象的更要汹涌!

琼英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起身还了一礼,声音依旧保持着“青石子”的沙哑与平静:“原来是卢员外大驾光临,贫道失敬。只是不知员外不在军中效力,为何深夜至此,寻我这山野之人?”

卢俊义目光如炬,坦诚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卢某此番前来,正是受了一位兄弟的密信引荐。”他顿了顿,观察着琼英的反应,“信中提到,郓城有一位‘青石子’道长,见识非凡,或能解我梁山眼下困局。今日闻道长高论,方知那位兄弟所言非虚。”

一位兄弟的密信引荐!

琼英的心脏猛地一跳。是张清!一定是他!除了他,还有谁知道“青石子”的存在,并且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将卢俊义引向她这里?

张清在前线,不仅记得他们的约定,还在如此凶险的环境中,设法将卢俊义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引了过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酸涩,悄然涌上琼英的心头。他是在用他的方式,为她铺路,也为梁山寻找出路。

“原来如此。”琼英不动声色,示意卢俊义坐下详谈,“卢员外既然坦诚相待,贫道也不再虚言。梁山眼下之局,看似受招安,步入正道,实则如履薄冰,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员外能洞察此中凶险,实乃梁山之幸。”

卢俊义叹了口气,眉宇间染上一抹忧色:“不瞒道长,招安之事,卢某本就心存疑虑。只是宋公明哥哥一心为兄弟们谋个前程,众兄弟也多附和,卢某不便多言。然而近日来,朝廷粮草屡屡拖延,监军催促进兵却不问士卒疲敝,更有……”他压低了声音,“……一些来历不明的消息在军中流传,暗示我等即便立功,亦难有好下场。张清兄弟数次遇险,其中蹊跷,亦让卢某寝食难安。”

琼英静静听着,知道卢俊义这是交底了。她沉吟道:“员外所虑极是。朝廷并非铁板一块,高俅、蔡京之流,视梁山如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所谓招安,不过是暂缓之计,征讨王庆、方腊,便是借刀杀人之举。待到鸟尽弓藏之日,便是清算之时。”

“那张清兄弟信中所言,‘另觅江海,保存实力’,道长以为,可行否?”卢俊义目光灼灼地问道,这才是他此行的核心目的。

“非但可行,而且是唯一生路!”琼英语气斩钉截铁,“但此事千难万险,需满足三个条件。”

“哪三个条件?”

“其一,梁山核心须有共识,至少需有部分掌握兵权的头领同心协力,否则号令不一,大事难成。其二,需有可靠的根基之地,此地需易守难攻,且能避开朝廷与各方割据势力的主要兵锋。其三,需有充足的财源与稳定的补给,方能支撑长久之计。”

卢俊义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光芒越来越盛:“道长所言,句句在理!共识一事,卢某可暗中联络几位志同道合的兄弟。根基之地……梁山旧寨虽好,但目标太大,且已被朝廷知晓,恐非良选。至于财源……”他微微蹙眉,梁山虽有些积蓄,但若要支撑一支独立力量长久发展,恐怕力有未逮。

琼英见状,知道火候已到,缓缓道:“根基之地,贫道或有些线索。海外有岛,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或往西南边陲,山高林密,朝廷鞭长莫及。此事需从长计议,仔细勘探。至于财源……”

她略一停顿,目光扫过这间陋室,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员外可知,这郓城县内,近日有一‘同信会’?”

卢俊义一怔:“略有耳闻,似是些市井之人互通消息的松散组织,道长提及此会……”

“此会虽小,却是‘星星之火’。”琼英意味深长地道,“消息,有时比刀剑更利;银钱,亦非只有打家劫舍一途。若能以商行、货栈为表,以‘同信会’这类组织为脉络,串联南北货殖,收集四方情报,何愁财源不广,消息不通?”

卢俊义是何等人物,瞬间便明白了琼英的深意!这是要将梁山的部分力量,从单纯的军事集团,转向军政商情一体的复合势力!这是何等惊人的构想!但细细想来,却又无比契合“保存实力,另觅根基”的需求!

他看着眼前这位“青石子”道人,灰白的头发掩不住那双眸子里的智慧与魄力。此人绝非寻常江湖术士,其见识、格局、手段,堪称经天纬地之才!张清兄弟,真是给梁山找来了一位了不得的“军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