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
官方的介入比预想的要快。
两天后,晨光刚漫过商业街青灰色的青砖路面,在砖缝里的青苔上投下细碎光斑时;
工商所的银灰色执法车就和派出所的蓝白警车一前一后停在了街口,轮胎碾过路面的轻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身着藏青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拎着黑色的检查记录仪、红色手柄的消防检测工具走下车;
这场以“规范经营、优化环境”为名的突击检查,不仅来了6个人(比上次多了2位消防专员),还特意携带了最新版的《商户安全检查细则》,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显郑重。
检查清单上,消防设施、卫生条件、营业执照、商品质量仍是核心项目:
执法人员会单膝跪地,眼晴平视着查看灭火器压力表上的指针是否精准停在绿色的区域(低于1.2MPa就算不合格),翻开店铺仓储区的消毒记录册时;
还会用指尖点着日期核对“是否每天记录,有没有漏签”;到了童装货架区,他们会拿起一件浅蓝色的婴儿连体衣,先摸一摸面料厚度,再凑近吊牌仔细查看安全类别——
确认是否标注“GB31701-2015A类”(这个标准是国家专门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制定的;
要求甲醛含量≤20mg/kg、pH值在4.0-7.5之间,还得能经受住50次水洗不褪色),甚至会拉开拉链检查里层的缝线是否有毛刺,怕划伤孩子皮肤。
当检查组走到“笑笑宝贝屋”门口时,步伐明显放缓。
工商所的刘科长——
中等身材,鬓角有点发白,总爱把执法证别在胸前——
先是绕着店铺外墙的红色消防栓走了一圈,用手背蹭了蹭接口处的金属,看有没有锈迹,又拧开侧面的水压表,确认指针指在0.8MPa的合格区间,才推门走进店里。
他翻台账时特意停在“进货渠道”那一页,手指划过“蓝天童装厂”的公章,才转头对林凡轻声问:
“最近店里有没有遇到什么特殊情况?比如有人故意刁难,或者影响正常经营的事?”
一旁的**小王也跟着补充,他手里还握着个黑色记事本,笔尖悬在纸上方:
“要是有麻烦别憋着,不管是堆垃圾还是砸玻璃,及时跟我们反映,我们有24小时值班电话。”
林凡攥着账本的手指紧了紧,指节泛白;他想起前几天半夜砸玻璃的事,
却怕给执法人员添麻烦,最终只点头道:“谢谢各位领导,目前都还顺利。”
这一幕,被斜对面五金店二楼窗帘后的刀螂看得清清楚楚。
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黑色T恤,嘴里叼着的烟卷烧到了滤嘴,烫得手一抖才扔进窗台上的易拉罐里——
那罐子里已经堆了七八个烟蒂。前半个月,他还带着两个小弟在“笑笑宝贝屋”门口耍威风:
故意把馊了两天的外卖盒、沾着烂菜叶的塑料袋堆在店门口,酸臭味飘出好几米,有位提着菜篮子的张奶奶本来想给孙子挑件防晒衣,凑到门口皱着眉捂了捂鼻子,转身就走了;
看到年轻妈妈挑衣服,就凑过去假装“熟人”嘀咕“这料子是化纤的,穿久了容易起球,我侄女上次买了件,洗一次就变形了”;
到了晚上更过分,会拿小石子砸店铺临街的大橱窗,“哐当”一声响,玻璃上就多了道裂纹,有天半夜两点,林凡被砸玻璃的声音惊醒;
起来一看,橱窗右下角破了个拳头大的洞,冷风往里灌,他只能找块胶合板临时钉上,第二天找师傅换玻璃花了600元。
可现在,看到穿制服的人特意跟林凡“唠嗑”,他再浑也明白这是啥信号——
上回东街“李记水果店”的李老板跟隔壁“鲜多铺”抢生意,“鲜多铺”老板找了混混骚扰;
不仅堵门不让顾客进,还划花了李老板的送货车,结果工商和派出所联合查了三次,最后骚扰的三个混混被拘留了5天,还罚了2000元;
“鲜多铺”老板也被警告,差点吊销营业执照。“这姓林的小子,居然真敢找官方撑腰?”刀螂骂了句,又想起昨天钱老西找他的场景。
钱老西是这条街上的“老资格”,开了家叫“便民杂货铺”的小店,已经二十多年了,据说早年工商所年检时,他帮过一位老所长的忙,所以跟所里人多少有点交情。
昨天他把刀螂拉到巷子里,手里叼着个铜制烟斗,烟丝的味道混着霉味飘过来,慢悠悠道:
“你别跟林凡较劲了,人家上周去工商所办营业执照延期,跟刘科长聊了半个多小时,还主动提了商业街的安全问题——
你再闹,万一被当成‘黑恶势力’抓了,划算吗?
你那两个小弟还在上学,不怕留案底?”当时刀螂还不服气,梗着脖子说“他能奈我何”,现在看到检查的阵仗,才算彻底怂了。
从那天起,“笑笑宝贝屋”周围那些鬼鬼祟祟的身影没了,晚上也听不到石子砸玻璃的声音,连巷子里那盏坏了半个月的路灯,都被市政工人修好了,暖黄色的光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
笼罩在“笑笑宝贝屋”上空的阴云,似乎暂时散去了。
王猛——林凡的合作伙伴,总爱穿件蓝色运动服,帮着看店兼送货——
抱着一摞刚到的童装外套冲进店里,嗓门比平时大了三分:
“凡子,你这招太绝了!早上我在巷口碰到刀螂,他本来想跟我瞪眼,一看我往你店这边走,扭头就进小卖部了!”
他说着就要拍林凡的肩膀,却见林凡正对着电脑里的销售数据皱眉。
“你别高兴太早,”林凡指着屏幕上的柱状图,声音沉了些,“这半个月因为骚扰,咱们的销售额比上个月少了15%——
上个月卖了8万,这个月才6.8万,光连衣裙就积压了40多件,本来夏天是连衣裙的旺季,现在都挂在货架上没人问。
而且刀螂心里肯定还记恨,钱老西也没放弃想抢咱们的乡镇集市渠道——上周我去河湾镇赶集,听说他跟集市管理员打听咱们的摊位呢。”
他想起前阵子听商户协会的人说,城西有家叫“童乐坊”的童装店,就是因为被竞争对手长期骚扰,没及时找官方帮忙,最后客源流失,不到半年就关门了——
他现在能稳住,靠的是官方的威慑,不是自己真的有能压住对方的实力。
危机暂时解除,林凡把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店铺的经营和“笑笑”品牌的发展上。
之前开拓的乡镇集市渠道,如今走得越来越顺:
每个月去周边三个乡镇赶大集——
红星镇逢每月初二、初七,柳溪镇逢初五、初十,河湾镇逢每月十五、二十,每次都要凌晨五点起床,开着那辆二手面包车装货,带去的纯棉童装;
防滑学步鞋总能卖空,上个月的集市销售额甚至突破了2万元,比开店初期的1万元翻了一倍。
他还特意做了顾客调研,找了30多位乡镇家长聊天,发现他们更在意童装的耐穿性和性价比——
比如孩子爱爬爱跑,裤子膝盖处容易磨破,于是跟“蓝天童装厂”的王经理定制了一批12盎司加厚耐磨的牛仔裤,裤脚缝了三道加固线,腰头还加了松紧带;
刚到货就订出去了三十多条,其中有位张阿姨一次性订了5条,说“给我家三个孙子一人两条,耐磨的能穿到冬天”。
最近,他又开始琢磨市区的代销点——
上周六他特意关了半天店,去市区考察了两个商圈:老城区的钟楼商圈工作日每天人流量约3000人,周末能到5000人;
周边还有一所实验小学,但是临街15平米的店铺租金每月要8000元,还得押三付一,超出了他每月6000元的租金预算;
新开发的滨河商圈租金只要4500元,同样15平米的店铺,押二付一即可,虽然现在每天人流量只有800人,但周边有三个新建小区——
滨河壹号、水岸家园、幸福里,共2100多户,开发商说下个月开始交房,入住的大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夫妻,商户协会的人统计过,这类家庭有小孩的比例能到60%;
而且小区门口还规划了一个幼儿园,未来潜力大。他把两个商圈的人流早中晚数据、租金付款方式、周边配套(钟楼有小学但停车难,滨河有停车场但餐饮少)都记在蓝色封皮的笔记本上,晚上关店后反复对比,还画了个简单的收支预估表。
一天晚上,送走最后一位顾客——
一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